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之际,7月14日至16日,我校财税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机关、教学、教辅五个党总支联合组织党员干部,赴吕梁兴县县委党校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双高’新篇”党员教育培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14日上午,举行开班仪式。兴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贺建军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安排。学员代表师小珂郑重表态,将珍惜宝贵机会,深学细悟,努力将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血脉,为学校“双高”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段文辉作动员讲话,他强调,本次培训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党性修养的生动实践,更是为学校“双高”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的务实之举。全体党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视察吕梁时关于“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指示,以及第五次考察山西时强调“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的谆谆嘱托,深刻感悟吕梁精神和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将其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夯实高素质人才培养根基的实践智慧。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铸魂与实践赋能相结合的沉浸式学习方式。理论课堂上,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白雪梅以“‘延安作风’为何能战胜‘西安作风’”为引,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专题课,深刻阐释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价值,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纪律根基。
15日上午,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走进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旧址。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斑驳的革命文物、一段段感人的英雄事迹,生动再现了晋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支援前线的光辉历程。学员们深刻感悟到吕梁精神“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丰富内涵,体会了革命先辈在极端艰难困苦条件下坚守信仰、开拓进取的崇高品格。
下午,学员们前往四·八烈士纪念馆,通过史料展陈与场景复原,完整呈现了1946年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等中共代表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的悲壮历史。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学员的心灵。在兴县蔡家崖航空纪念馆——这座依托抗战时期八路军首个航空队驻地旧址建立的专题馆,学员们在立体沙盘、模型复刻、原机原件等展陈中重温当年在日军封锁下创建“空中生命线”的奇迹。讲解员引述习近平总书记“永远铭记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的讲话,学员们眼含热泪致以长久静默。在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的掩映下,长眠着728位烈士,其中606位是无名烈士,还有114位志愿军的英魂。镌刻着毛主席亲笔题词“晋绥解放区烈士墓”的纪念碑高耸入云。学员们整齐列队,面向主纪念碑面和无名烈士墓群深深地三鞠躬,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7月16日,学员们深入兴县瓦塘镇,探访裴家川口村和姚家会村这两座红色文化宝库,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学员们实地感受了“耕读传家、清廉立世”的传统家风与乡村振兴新貌的融合,学习了“红色基因赋能基层治理”的鲜活样板,感悟了王光美与刘少奇携手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奉献精神。
参训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和震撼,大家一致认为,革命年代的斗争精神、奉献品格正是当前高质量推动“双高”建设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他们纷纷表示:要以吕梁精神筑牢党建根基,让党支部真正成为推动“双高”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和先锋引擎;以先烈精神砥砺担当作为,在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等关键领域敢闯敢试、勇立潮头;以优良作风狠抓落实见效,发扬“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拼搏劲头,将学习所获迅速转化为推动“双高”建设提速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扎实业绩。
此次兴县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党性洗礼,更是一次凝聚“双高”建设力量的出征动员。大家坚信,在学校“七位一体”党建领航工程指引下,必能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