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至4月,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本科生招生工作福建组成员滕忠照教授走进福建省福州和厦门地区的10多所中学。他以生动的日常问题开场,结合自身初高中学习经历以及在心脑血管与脑功能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中学生们带去10多场融合了脑科学、人工智能与教育以及科研创新的科学讲堂。
图/滕忠照教授在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作报告
科学讲堂激发了中学生们对人工智能与学习机制的好奇心,播下了爱科学的种子。也许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在思维的土壤里生长出科技创新的大树。
解码学习本质:从神经生物学到AI进化
在以《人工智能时代里的学习与成长》为题的报告中,滕忠照教授从社会适应性、神经递质分泌和应激调控的视角,剖析结构化学习和系统教育的必要性;从更为本质的遗传和知识传递角度,他指出人类和机器人在知识获取效率方面的巨大差距。
图/滕忠照教授在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作报告
他以"从图灵测试、AlexNet、AlphaGo,到ChatGPT和DeepSeek"为脉络,向同学们展现AI技术跃迁的同时,又指出当前算法在创造力和情感理解、个体和群体行为模拟等维度的局限,强调人类独特认知优势和系统性学习的重要。
滕忠照教授在和同学们分享人工智能的卓越能力的同时,还指出技术狂飙带来的阴影——"AI幻觉"、"数据放毒"、"数据战争"和"信息茧房"等当前科技界面临的严峻问题,他提醒同学们要在知识和算法洪流中保持批判性思维。
感受科学之美:抽象理论与生活场景交织
滕忠照教授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和互动方式,使同学们在抽象理论与生活场景交织中感受科学之美,让高深的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图/滕忠照教授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中学作报告
他从"神经重塑"和"记忆遗忘曲线"等理论讲起,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对高效学习给出了解释,与同学们分享了"好好学习,不一定天天向上"、"温故,不一定知新"等观点。通过解析智慧和智力物质基础,他勉励同学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勤于思考。
滕忠照教授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美国高校和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经历,鼓励同学们在拥抱国际化的同时心系祖国,成长为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中国科学家。
报告后,滕忠照教授还耐心回答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包括个人兴趣的培养方法、未来科学发展趋势等。
图/滕忠照教授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教育并不是要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团火。今年以来,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教授们走进福建等省份开展科学教育课堂。未来,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将组织校内教授和青年教师走进中学,尤其是教育资源相对欠缺的偏远地区的学校,开设特色科学教育课堂,让科学之光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成长之路,点燃他们的科学梦想,为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滕忠照
现任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教授
1994年,考入复旦大学就读。2003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复旦大学流体力学和剑桥大学放射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剑桥大学放射系心脑血管影像研究组负责人,研究方向包括血管成像和血液动力学,发表学术论文1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