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深入贯彻落实学院“人才兴院”战略,夯实教学质量根基,促进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岗位、提升教学能力、融入教研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规划,各教研室积极响应,于9月初集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新教师培养活动,全院上下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一、数学教研室:模拟实战促成长,机制创新激活力
9月4日下午,数学教研室成功举办了“新教师培养启动暨学期初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以新教师模拟课堂试讲拉开帷幕,鞠老师进行了《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开学第一课”试讲。随后,经验丰富的白老师、高老师进行了精准点评,既肯定优点,也在课堂节奏、板书设计、重难点突出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充分体现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活动还创新建立了教研活动“轮流主持制”,旨在激发每位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热情。最后,全体教师围绕第一章教学内容开展了深入的集体备课,就教学目标、方法、案例、作业等达成共识,为迎接新生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新”火相传重规范,三轮试讲保质量
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着力于帮助新教师全面熟悉教学环境、系统掌握教学规范、有效提升教学水平。首先,老教师为新教师详细讲解了完整的上课流程、具体注意事项及明确的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还针对多媒体等教室设备的使用进行了专项培训,并组织实地操作练习,以助力新教师快速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规范。尤为重要的是,为严格保证教学质量,教研室严格执行“三轮试讲制度”,并于本周顺利组织了首轮试讲,老教师们不仅进行了现场打分,更针对试讲情况为新教师提供了具体且具操作性的改进建议。此外,教研室还严格落实听课制度,要求新教师认真学习老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与学生积极性调动方法,通过详实的听课记录与及时的课后交流,不断积累宝贵的课堂实战经验。
三、思政教研室:制度保障系统化,“老带新”帮扶促成熟
思政教研室系统规划了新教师培养的四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集体备课,要求新教师通过参与高起点备课,避免疏忽,严谨治学。二是严格听课制度,明确要求新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8学时,并做好记录、及时交流心得。三是实施“老带新”一对一帮扶,为每位新教师指定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要求、教案书写、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新教师需定期提交课件、教案请老教师审阅。四是组织上岗前试讲,明确规定新教师正式上课前至少进行三轮试讲,由教研室评议并提出改进意见。此外,教研室还开展了期初教学检查和新教师疑难问题解答,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的规范与质量。
本次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中开展的新教师培养系列活动,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是学院构建“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 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新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职业自信,营造了互学互鉴、共进共荣的浓厚教研氛围,更展现了马院教师队伍严谨务实、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将持续关注新教师成长,完善培养机制,助力每一位新教师在立德树人的事业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