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康养职业学院院校简介
日照康养职业学院为202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日照城投集团控股的山东国医坛国际养生城有限公司举办。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毗邻国家4A级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和“世界少有”的金沙滩,背靠大山,面朝大海,环境优雅。
学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一体规划、多期实施”的原则,一期规划522亩,已建成教学、科研、行政等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涵盖智能化教学楼、高标准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实训楼群、室内体育馆及标准运动场。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Wi-Fi及5G网络全覆盖,数据交换共享无障碍,已形成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行政与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
学校“N大”特色
日照市离海最近的高等学校
山东省首家康养类高职院校
国有大企业高标准建设高校
国家级名师管理的高职院校
康养全周期培养的高职院校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护理学院、康复治疗学院、中医学院、口腔学院、体育学院、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7个二级学院,设护理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医学技术类、体育类4个专业类别,设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运动健康指导、体育保健与康复、社会体育10个专业,规划在3年内完成20个专业设置,打造以医养健康类专业为主体、医养智能科技类专业和文体类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建设架构。招生专业均与医院、科研机构、头部企业等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师资互聘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康养专业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
师资队伍
学校秉持“强教必先强师”理念,拓宽教师引育路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已聘请山东省高校学术骨干、知名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等15人担任学校领导或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占34.2%,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33.3%,“双师型”教师占51.7%,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人。持续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定期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
办学特色
战略引领,锚定健康赛道: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精准对接医养健康产业升级需求,定向培育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全方位服务国家健康事业发展。
国企赋能,夯实办学根基:依托举办方日照城投集团资源优势,高规格建设校园硬件设施,引进优质师资与教学设备,实现教学环境与资源双优配置,为人才培育筑牢基础。
产教融通,创新育人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委托、订单、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创新“校中院”“院中校”实践中心,提升学生实践与就业能力。
集群发展,优化专业生态:以康养专业为核心,构建专业集群,规划3年完成20个专业布局,形成全产业链专业服务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优化专业与课程,精准培育适配人才。
教学实训
校内建有高标准实验实训中心7个、实验室65个,投资3600余万元配置实验实训设备,实验实训课程开出率可达100%。模拟仿真护理实训中心、智慧虚拟养老实训中心、医学检验实训中心、药学实训中心、运动治疗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康复辅助器具实训室、多媒体电教中心、电子阅览室、网络录播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训环境。
校园生活
学生餐厅:上下3层,满足6000人就餐需求。
学生公寓:高标准建设,上床下桌、4/6人标准间。
体育场馆:配备室内篮排馆、体操房、体育舞蹈房、瑜伽房、乒乓球房、健身房,设有人体技能训练中心、体质测量与评定实验室。
校园活动:举办各类非富多彩社团活动和比赛运动。
产教融合
深耕区域协同,整合本地资源:作为日照市医养健康产业协会会长单位,统筹区域康养产业资源,形成“教、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格局。与举办方国有企业关联产业、本地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园共建实验实训基地,与日照市康复医院、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非隶属附属医院关系,通过校企“双导师”指导临床见习,实现理论与实践高效融合。
链接行业资源,升级教学实践:建立北京丰台区医养健康资源深度对接机制,与北京健康(控股)合作养老院养护岗位实习实训,与通用技术集团、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携手苏州市健康养老产业集团开展康养护理和运动康复联合育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开发冰敷护具运动康复器械,深度对接民政部康复辅具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长三角地区医养健康产业等跨区域合作单位,打造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创新双向赋能,贯通产教链条:与企业协同开发课程,推动教师常态化驻企实践,邀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教学。依托“学生入企实践、企业人才进课堂”双向互融机制,创新“学科+产业”育人模式,为区域医养健康产业精准输送优质人才,驱动区域产业升级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就业创业
锚定“服务地方、促进就业”定位。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创新“全链式”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培育高技能就业创业人才,保障高质量就业。
依托国企资源,深化“产教互促”。学校作为集团人才培育基地,为其输送高端技术人才;集团产业反哺教学,为学生实训、科研转化、教师培训提供重要平台,实现资源双向赋能。
强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即可深度参与企业实习实训,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实现毕业即就业。同时,通过举办就业创业讲座、技能赛事,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经验,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展示的舞台,全方位提升就业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