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 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 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 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文化艺术和教育行业的文艺创作 与编导人员、音乐指挥与演员、社会文化活动服务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歌舞表演、舞蹈编 导、文艺活动组织与策划和艺术培训辅导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2、专业特色
紧跟行业前沿,构建 “歌舞表演+艺术拓展+AI 技术应用” 创新课程体系。核心课程覆盖声乐、舞蹈等多元领域,舞台表演、化妆造型等选修模块。依托校内先进实训设施,如艺术演艺中心、专业排练厅等,联动深圳彗星演艺传媒集团等优质校外基地,以赛促学、以演代练,在专业赛事、商业演出中淬炼学生实战能力。深度挖掘豫南民间艺术宝库,将非遗文化与大别山红色歌舞融入教学,打造 “现代歌舞艺术+大别山地域特色” 独特优势,传承红色经典,弘扬大别山精神。
3、主干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乐理、视唱练耳、音乐简史与作品赏析、舞蹈简史与作品赏析、戏剧作品赏 析、艺术概论等领域的内容。
(2)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包括:声乐、舞蹈、表演、合唱、剧目、歌舞创编、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等领域的内容。
4、师资力量
歌舞表演专业现有一支专家领衔、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目前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中级以上职称占比50%,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60%,双师型教师占比90%。
5、实训实习
专业建设得到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现有校内实训场地包括占地1000平方的艺术演艺中心(百花厅)一个,500平方实训剧场一个,四个舞蹈厅、100间钢琴房及声乐教室、钢琴教室和理论视唱课教室等;校外实习基地包括深圳彗星演艺传媒集团、信阳鲨鱼文化传媒、固始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家演艺和艺术培训机构。
6、就业方向
专业文艺团体演员、商业演出从业者、影视及新媒体艺人、艺术培训机教师、中小学艺术课教师、社区文化辅导员、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旅游演艺项目开发与运营等。
7、发展前景
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歌舞表演行业迎来黄金机遇期。国家 “十四五” 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融合化发展,为歌舞表演与新媒体、文旅产业融合创造政策红利。据权威数据预测,未来五年,文化娱乐行业人才缺口将超百万,尤其是掌握 AI 艺术创作、新媒体运营等复合技能的歌舞表演人才,更是市场急需。本专业依托校企合作资源与地域文化优势,不仅能助你抢占就业先机,更可通过参与国家级文化项目、国际艺术交流活动,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实现从艺术从业者到行业领军者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