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是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发展需求,为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及安徽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设立的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智能驾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车联网通信及系统集成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能力,具备车辆感知、数据融合、自动控制和信息安全等专业素养,能够适应汽车制造、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运维等领域,胜任智能汽车开发、车联网系统集成、智能交通管理等一线岗位,成为满足汽车产业技术革新与智慧交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
1.校企融合,项目育人,教学做一体化。本专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产学研融合,与蔚来汽车、腾讯云计算等知名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平台,资源共享,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实现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的无缝对接。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共建,形成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益,推动专业群协同发展,打造“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实用性与创造性并重,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实用性、创造性”原则,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推行准员工标准,在课堂与实训中实现“做中学、训中学、研中学、创中学”。通过校企合作创新推广混合式教学与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将基础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五级大赛制,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建立“五级技能大赛培养机制”,通过分层级的技能竞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技能实战能力。第一级:校级专业基础课程竞赛;第二级:行业协会级专业技能大赛;第三级:校内技能选拔赛;第四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第五级: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技能大赛。通过大赛促进教、学、赛一体化,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竞争力。
4.课堂双元制,提高技能培养成效。建立“校内教师为主、企业工程师为辅”的双元教学团队,邀请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指导学生完成企业级项目实训。通过引入真实项目与企业规范流程,使学生在校园阶段即可按照企业标准开展项目开发,缩短与产业岗位需求的差距,全面提升技能培养成效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5.持续改进机制,保障教学质量。依托OBE(“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建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通过科学化的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过程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输送具备前沿技术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围绕产业发展与岗位需求,从理论基础、技术应用到综合实践,以下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智能驾驶技术、车联网通信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1.《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应用》:本课程聚焦车辆环境感知,系统讲解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融合,培养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中视觉、雷达、激光雷达等多模态感知技术的应用能力。
2.《ROS原理与智能驾驶技术》:通过学习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原理与开发实践,培养学生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路径规划、运动控制与环境建模等核心技术能力,夯实智能驾驶系统开发基础。
3.《智能视觉技术应用》:本课程结合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讲解车辆识别、目标检测与跟踪等核心算法,培养学生在智能网联汽车中应用视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应用》:本课程围绕车辆的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关键技术,培养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执行控制系统原理与实际操作技能,为自动驾驶系统控制奠定基础。
5.《自动驾驶综合实践》:本课程通过项目实战,综合应用自动驾驶核心技术,涵盖感知融合、路径规划与车辆控制等模块,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与项目开发能力。
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1人具有博士学位,所有教师均为研究生学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团队中不乏具有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他们将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前沿发展。学校还与行业专家合作开展教学与实践指导,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企业项目实训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大赛获奖荣誉
1.2024年,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一等奖
2.2023年,在‘中银杯’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赛项中,我们团队分别以总成绩第一和第三的优异表现,荣获两项团体一等奖
实验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单位
1.2020年4月,学校与腾讯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共建“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2.2021年8月,学校考察华为安徽办事处,构建校企战略合作框架。
3.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我院与腾讯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共建了 “软件与人工智能综合实训”基地,服务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该实训基地依托腾讯云先进的技术平台与资源,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教学目标与实际应用需求,构建了云计算环境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平台,实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通过该实训基地,学生能够参与真实企业项目,开展智能驾驶系统开发、云端数据处理、车联网平台搭建、AI算法应用等实践训练,全面提升项目开发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为未来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开发、运维与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职业岗位(群)
相关资格证书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和核心技能培养,设计了与行业标准接轨的资格证书体系,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与职业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以下相关资格证书:
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颁发,主要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运营服务企业、信息通信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的研发辅助、生产制造、运营服务部门,从事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线控执行系统、智能座舱系统等关键系统(部件)的装配、调试、测试(诊断)、标定等操作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和测试报告、诊断报告编写,以及整车综合测试(诊断)操作和相关测试报告、诊断报告编写等。
2.CL2级智能驾驶等级认证: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ATARC)与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联合推出,针对L2级智能驾驶功能的整车产品认证规则。
3.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人工智能训练师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20年发布的新职业,旨在培养在人工智能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等辅助作业的专业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