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定位
服务国家战略·驱动数字化转型
本专业紧密对接“中国智造”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培养掌握工业设备互联互通、工业数据智能分析、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运维管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自动化集成商等单位从事工业网络构建、设备数字化升级、智能生产管控及系统运维等工作。
主要课程技术
融合实践,构建多维能力体系
课程体系围绕“工业网络技术+数据智能应用+系统集成管理”三大核心能力,强化技术实操与创新思维。核心课程有: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技术、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技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数据分析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应用、工业App开发与应用和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等。
岗课赛证
四位融通,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本专业以“岗位能力导向”为核心,构建“岗位-课程-竞赛-证书”一体化培养路径。通过校内课程教学、实训实践、技能竞赛与证书考核的系统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竞争力。
对接岗位能力
聚焦工业网络设备装调、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维和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岗位,课程内容嵌入工业设备组网、MES系统部署、数据采集处理等实战技能。
对接课程模块
课程设计注重与职业标准对接,与《工业互联网设备数据采集“1+X”证书》、《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1+X”证书》标准深度融合,学生可考取1+X 证书。
对接技能竞赛
组织参与“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大赛”、“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国家级赛事,通过竞赛提升团队协作与技术攻关能力。 实验实训虚实协同,打造智能化实践生态 工业互联网综合实训平台配备工业级PLC、SCADA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传感器集群,支持工业网络拓扑搭建、设备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实训。
数字化工厂实训室以企业级的软硬结合一体化的智能制造生产系统,实现不同零件在同一产线上的生产加工。实训基地由立库区、预调区、设计编程区、自动化加工区、半自动加工区、检测区组成。在生产管理系统(MES)及排产程系统的整体调度下,实现零件全流程的自动化物流及自动化加工检测全流程生产。
就业前景
人才缺口巨大,职业发展多元
毕业生面向智能制造、能源电力、高端装备等领域,主要岗位包括:
(1)规划设计类:工业数据架构工程师、解决方案工程师。
(2)实施运维类:实施工程师、运维工程师。
(3)应用类:运营管理工程师、工业数据分析工程师。
职业发展覆盖制造业全链条,助力企业实现“智改数转”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