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定位
链接政策战略·服务智慧教育
本专业对接“教育强国”与“数字中国”国家战略,聚焦“人工智能 + 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从事小学信息科技教育教学实施能力、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迁移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学校领域、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科技企业等单位从事小学信息科技教育教学、多媒体资源轻量化开发、智慧教学环境运维和AI教育工具场景化应用等工作。 主要课程 理论实践结合·聚焦“教- 技 - 维”一体化培养本专业课程体系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施”“数字化资源开发”“智慧教学环境运维” 三大岗位群需求为核心,构建 “理论筑基 - 技术实操 - 教学实践” 三级递进课程体系,实现 “上课能教、下课能做、设备能修” 的能力目标。课程类型涵盖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体现多维融合、层级递进的培养思路。课程实现对接岗位需求:课程内容与“信息科技教师” 岗位能力要求匹配度超 90%,如《小学信息科技教材教法》直接对接教师招聘考试中的 “教学设计” 题型;对接技术前沿:定期更新 10% 课程内容,2024 年新增在线教育管理等模块;对接证书标准:将 “1+X WPS证书” 考核内容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项目与证书实操题相似度达 60%。为学生打牢专业根基、提升综合能力,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岗课赛证岗课赛证融通,赋能高质量就业
本专业以“岗位能力导向”为核心,推进岗位、课程、竞赛与职业技能证书深度融合,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课程教学、实训实践、技能竞赛与证书考核的系统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竞争力。
对接岗位能力
围绕“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施”、“数字化资源开发”“智慧教学环境运维”核心岗位,构建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强化“上课能教、下课能做、设备能修” 的综合能力。
对接课程模块
课程设计注重与职业标准对接,确保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具备行业通用技能和岗位专项技能。
对接技能竞赛
组织学生参与长三角师范生技能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通过竞赛提升实战水平与团队协作能力。 成果展示以学促行,以行促赛,成果见证成长
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提升,通过课程实训、技能竞赛、岗位实习、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练、练中成”。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实训项目及社会实践中取得了丰富成果。 实验实训 微课制作实训室配有专业非编工作站51台,安装有视频编辑软件,用于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剪辑、加工、特效处理等,如 Adobe Premiere Pro等。
摄影摄像实训室配有灯光系统、录音设备、专业摄像机、无人机和工作站,它集摄影技术教学、影视创作实践、影像后期制作于一体的专业教学与创作空间。
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广,人才需求大
学生毕业后可在学校教育领域、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科技企业单位就业,也可以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或培训部门,负责内部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宣传视频的拍摄与剪辑、单位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的维护等工作,还可以在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等从事视频剪辑、特效制作、动画设计等影视后期制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