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是全方位考查学生母语运用、思辨能力、写作水平的重要路径。自2002年北京开始自主命题以来,各科的题目都力图贴近社会现实,要求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在这方面的要求更高,也更加融合了国家和时代之“大”与个人之“小”。“家国天下”成为近年高考作文题里频频出现的主题。
大作文关注时代与国家
2018年北京卷作文在形式上延续了2016、2017两年的二选一的特点,在内容导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流砥柱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
第一题关注到考生“00后”的特征。“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18年的时光,是祖国蓬勃发展和个人砥砺前行的共振。
这18年,有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欢欣,也有汶川地震突如其来的伤悲。无论欢欣还是伤悲,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信念依旧;这18年,无数尖端科技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跃上新的台阶。
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更宜居、乡村更美丽,文化更繁荣,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这样辽阔而壮美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青年人的成长都受到影响。将自己的成长自觉地融入到时代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显然,学生是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的。
第二题是关于环境方面的题。“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题目可写内容很多,如消除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止土壤污染,整治环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等。
这两道题对考生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既要展现学生对国家发展、文化传承、人类未来的认识,又要展现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目标追求。个人与民族、国家以及社会发展切实地融合在一起。
微写作考题涉及七本名著
从2014年开始,微写作题型已经持续5年,今年“三选一”的模式中,考查的依然是考生对名著的熟悉程度。
2018年微写作涉及七本名著,为《红岩》《边城》《老人与海》《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论语》。这其中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作品,有当代的也有古代的作品。名著之所以为名著,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或人物描写传神,或故事结构精妙;或社会背景辽阔,或语言风格独特。
在日常的文学训练中,考生需要大量阅读,并且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写,才能体会名著中所包含的精深的文化内核和人类共识。北京二中高级教师刘智清认为,微写作篇幅精巧,内容灵活,字数虽少,但对考生快速成文能力和文字水平的考查却丝毫不弱。
微写作虽然只需要写100多字,却是高度的凝练。正是在这样的凝练中,体现了考生的文化自信。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