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师协会主席苏珊娜·琳克理卿非常反对统一“高考”题目。她在采访时对巴登-符腾堡州的文化部长隔空喊话:“如果学校必须用统一的教程、统一的寒暑假时间表,不但学生根本没有选择教育资源的权利,也会降低整体的教学水平。”
一方面,家长和学生抱怨德国各个州的教材、师资水平还有提供的课程都不一样。如果因为工作关系,要举家从一个州搬到另外一个州,这对学生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联邦很多州都坚持自主出题和招生,担心如果统一“高考”会普遍降低录取分数线,放宽对学生的要求。
对于未来的德国“高考”是否需要改革的话题还会一直持续下去。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先统一规定考试的时间长度和选择的科目,大学在招生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个面试环节,不再单单依赖高中毕业考试的成绩。
毕业成绩终生有效
报考志愿有后悔药可吃
德国大学没有综合排名,只有院系专业排名
各大学自主招生,候选名单上的往届考生被优先考虑
不同年代考生报考志愿的趋势不同,00后首先考虑个人兴趣
德国的教育是社会福利,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免学费的,对外国留学生也一视同仁。但德国的教育体系同样充满着激烈竞争,毕竟好的教师资源有限,而且德国的大学排名也不像美国一样进行综合排名,而是院系排名,比如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建筑学、柏林洪堡大学的会计金融学、卡鲁理工大学的土木工程、柏林自由大学的教育学等等,都是德国排名第一的专业,想要申请必须有漂亮的成绩单。
学生拿到自己的高中毕业考试分数后,首先要弄清楚理想的学校专业是夏季还是冬季招生。如果想增加在德国的大学录取机会,还必须找到每个学校相关学位课程的额外信息:注册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需要提交什么材料?对于想学的专业有什么限制?往年的NC分值是什么?NC是NumerusClausus的缩写,它是根据当年专业的供求关系计算的平均分值,也就是最低录取分数线。
德国各大学自主决定招生人数和录取标准,首先会把前20%的名额给成绩排名靠前的应届考生,接下来20%的名额会优先分配给一直在候选名单上的往届考生。往届考生的录取评判是根据等待的时间,等候时间越长录取的几率就越高。如果等候时间相等,再看谁的毕业考试成绩高一些。这些往届考生一般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所以当年才没有被录取,但如果执意想学某个专业,可以申请当候补。在候补的这段时间,可以去工作或者实习,也可以去国外读一个学位。总而言之,只要你有耐心等下去,在德国就一定可以上大学。
剩下的60%名额由大学自己决定,一般按照应届考生的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有些专业还会再组织一次测试来决定最终的录取名单。名额招满之后,余下的申请者将自动进入候补名单,只能等着调剂或再申请其他学校和专业了。所以,为了增加录取几率,一定要多报几个大学。
当然,在德国也有一些大众的专业没有任何入学限制,例如,机械制造或电气工程等。然而,这些专业前三个学期的考试淘汰率很高,以便达到“理想”的学生数量,确保毕业生的质量。
笔者在德国有一个中国好友叫海伦,她的女儿今年高中毕业,收到了科隆大学经济数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和中国的考生家长一样,海伦也在考试前就开始关注收集大学的招生信息,并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咨询大学专业的报考经验,周末她还亲自开车带女儿去各个大学校园感受一下氛围。作为母亲,她非常开明,只适当地提一些建议,尊重女儿自己的决定。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