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全国各大中小学校都迎来了开学的日子。新学期伊始,对于新高一的学生们来说,高考的备战征程,其实从这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而面对高考,每位考生第一个需要做出的关键抉择就是选科,它关乎着未来3年总体的学习思路和方向,以及最终的志愿填报。
一方面,选科决定着未来的专业选择范围,另一方面,选科更直接决定了高中3年所要付出的学习精力与面临的竞争压力,如果选科选的好,有可能让自己的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
在新高考改革的选科政策下,哪些科目学起来会相对简单,哪些科目则更难学,哪些科目在赋分机制下更容易拿高分?本文将从纯学习备考难易程度的视角对高中九大学科进行排名分析,为每个高一新生的选科提供帮助,争取找到属于自己的选科最优解。
第9名 历史
历史的复习难点主要集中在题型设置比较灵活上面,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思路和逻辑关系,否则即便是背下整本历史书,到了考场上看到试卷题目一样不知从何入手。
实际上,历史不单单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更强调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能力,就像有句名言说得好:历史没有定律,但可以总结规律。在对书本里的考点反复背诵温习的同时,要学会自己归纳其中脉络,总结整理其中线索,厘清各个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可以试着自己画鱼骨分析图加以梳理,增强记忆。总之,历史科目在复习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细心和耐心,相对比较费时,但不会太费脑,只要肯花工夫,一定会有成绩上的进步。
第8名 生物
生物科目更注重考查对书本中细节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情况,需要把教材一遍遍反复通读,加强记忆,就好似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一样,每处微小的知识点都不能轻易放过,“理科中的文科”头衔果然名不虚传。
所以生物的难点主要就在于怎样把教材里每一章每一页的内容都记得扎实牢固,有条理,不混淆。做题时甚至要把每道题的每个选项都拉出来背诵,避免遗忘,可以通过画图或者画漫画这样的形式辅助记忆。总之,生物科目的备考过程会相对枯燥,重复性高,但同样是只要坚持努力看书就一定会换来成绩上的提升。
第7名 政治
政治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又多又杂,背诵量在所有高考科目中可以说是最高的,但考试答题时相应会有不少套路式的解题步骤与方法,各种题型万变不离其宗,很容易摸清其中规律,所以政治想得高分比较难,但也基本不会在总成绩方面拖后腿,考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还是希望很大的。
由于政治考试主观题的占比较高,所以审题和对题干部分的理解往往会成为关键,精准分析并判断出出题者的想法,才能牢牢抓住答题方向,用尽量少的笔墨换回尽量高的分数。另外随着如今大学里考研或考公群体变得日渐庞大,而这些考试都绕不开政治知识,因此从高中时期这一科就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6名 英语
英语科目出现在这个位置可能会让不少人惊讶,有些学生觉得它很难,有些学生又觉得它是最简单最能够冲击高分的。从历年的模考成绩来看,英语也是拿下单科最高分次数最多的,立志985院校的考生,通常英语最低也要达到135分左右。
诚然,先天基因包括从小的成长环境都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语言天赋高的人,的确会在备考过程中优势明显,但英语同样也是注重基础的学科,只要努力付出必定能得到收获。扎扎实实的记熟3500高考词汇,多背几篇经典写作范文,多听一些慢速的英语对话或新闻,对于提升成绩都会有显著效果。
第5名 化学
化学的知识点细碎繁杂,环环相扣,教材里每个章节的内容都联系紧密,所以既要像文科那样反复记忆,熟读书本;又要像理科那样充分理解,形成体系贯通。可以说如果前期在高一高二没有打好基础的话,后期只靠高三一年的突击复习是很难提分的。
因而平常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切忌学了新的忘了旧的,要建立自己的知识链条,同时灵活掌握各种题型间的变化思路。除此之外,化学也是和我们日常生活关联度较高的学科之一,利用每天常见的事物现象来加深知识记忆,既有助于培养学科探索欲,又能让复习变得轻松有趣,避免一味的枯燥。
第4名 地理
地理被很多同学视为“怪胎”,复习过程充满“玄学”,很多相关专业在志愿填报时明明属于理科范畴,但高中阶段却又被划为文科。如果生物可以被看作“理科中的文科”,那么地理毫无疑问就是“文科中的理科”。
地理知识点相对抽象,很多东西并非靠记忆就能掌握,而是要有较强的立体思维与空间逻辑感,脑海里时刻都得有一个地球模型在不停的旋转。同时还有部分考点内容需要充分的数字计算,对运算能力亦有较高要求,总之地理确实是一门非常综合性的学科,很难用单纯的文理科标准去划分,得具备一定钻研兴趣以及长年累月对周遭环境譬如四季变化、昼夜交替规律等的细致观察,才能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核心奥秘。
第3名 语文
语文也是一个很注重积累的学科,虽说考的是高中三年的书本知识,但很多行文措辞、句式结构以及语感方面的东西,是从小学学习拼音开始就慢慢形成的,因而成绩上较难在短期内实现明显提升。除了教材之外,你从小到大看过的每一本书、每一份报刊杂志、每一篇新闻,但凡跟文字相关,都有可能对你的语文复习带来帮助。
另外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往往都是重中之重,因此对不同题材、不同写作方式、不同篇幅的文章的理解能力,是最终卷面分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当然,阅读理解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及解题技巧,而且答案通常比较开放,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第2名 数学
知识量大,综合性强,分值占比高,这就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性。可以说数学就是高考所有科目里的中流砥柱,也是最容易拉开分差的科目,如果数学学不好,其他学科就算再优秀,最终总成绩上也会非常吃亏。而函数、导数、几何又是高中数学的三大核心,这三部分学不好,数学是不可能拿高分的。
另外,从2024年起,高考数学迎来重大调整,更加强化考查学生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思维逻辑,需要学生具备面对各种难题怪题时的应变能力。总体考试难度较以往又有所提高,大家一定要尽快适应,及早转换复习策略。
第1名 物理
痛苦,烧脑,极度耗费精力,每次解题的过程都如同抽丝剥茧般复杂,这就是最接近“神学”的学科:物理。它的入门非常简单,甚至会让你主动产生研究兴趣,可一旦深入学习,难度便会直线飙升,并不像数学那样只靠记住公式和过硬的运算能力就能应付。
因此死记硬背完全行不通,物理是对一切规律行为的总结,需要你真正充分的理解每一条定理和公式,熟知其背后整个推导过程,这样才能在面对综合度复杂度都较高的题目时能够找准解题切入点。严谨性、逻辑性、应变性还有强大的空间想象力,甚至包括一点点悟性或者说天赋,这些都是学好物理必不可少的因素。
最后,根据2025年的高考选科情况来看,理工农医类专业多半会有物理+化学捆绑选科的要求,而其他大类的专业基本对具体科目选择无限制。因此在最终选科前,每个同学一定要对自己的兴趣方向、学习能力以及未来的志愿报考重点都有充分的了解后,再慎重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