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高收费维系生存
每年上万元到几万元的学费,比公办院校至少高出一倍多,这也是独立学院长久以来被饱受诟病的地方。
可独立学院也有自己的苦衷:不能像公办院校一样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只能依靠学生所交的学费来维系生存。一所独立学院党委书记透露,独立学院所收取的学费并不是只供自身发展,母体学校每年还要从独立学院收取动辄几千万元的管理费。在资金短缺局面下,谈何提高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
但因为收费过高、办学又难言特色和优势,便有舆论将独立学院称为先天不足、贩卖文凭的“畸形儿”。“独立学院应该借独立之机,抛开以前的学历‘情结’,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以办学质量赢得受教育者的欢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
全省有12家独立学院
在青岛工学院独立为本科民办高校后,山东省内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学院还有12所,分别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