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陈志文看来,学生中间的两极分化是一定会存在的,受不受疫情影响,是否进行线上教学,都是自律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
全面评估居家学习效果,开展针对性帮扶工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毕业班教学……4月15日,“浙江教研”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中小学生返校复学的教学建议》,指导学校、教师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事实上,评估线上教学效果、做好复习衔接也是现阶段毕业年级教师的共识。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学校选择在开学前后,通过校内考试或多校联考进行学情排查,将学生线上复习效果反馈至各学科教研组,经集体教研讨论后明确查漏补缺的方向,通过分层教学、一生一策帮助学优生巩固、潜能生提高,并按照延期后的考试时间重新制订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而对于新高考首次落地的几个省份来说,考试特别是多校联考还承载着为等级赋分提供参考的功能。“目前山东省还没有进行统一的考试,等级赋分没有数据可供参考,学生在整个省里的情况不明确,这对我们的备考工作是一个挑战。”田庆民说。
虽然前一阶段的线上教学留下了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北京十一学校初三年级主任陈纹珊看来,及时总结、反思线上教学的优势用于线下教学,使二者互为补充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问卷星等平台的数据反馈功能客观了解学情,通过腾讯文档的共同编辑功能进行师生实时在线作文批改,这些方法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都可以用到。”陈纹珊说,“调查表明,我们的学生也希望延续线上教学好的做法。”
学生:回归教材基础,调整心理状态
缺少教师的实时指导,一些平时复习状况较好的考生,将很多精力投入到高难度题目上,反而影响了整体的复习效果。这是实施线上教学过程中,张胜林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事实上,备考过程中做难题,甚至啃偏题、怪题,是每一届初三、高三年级都有的现象。这对于学有余力的考生自然无可厚非,但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扎实的考生,却并不是效率最高的备考策略。
“高考数学的第一道选择题这些年来都是考集合。”陈志文说,高考试题为追求稳定,绝大部分考查的知识点、题型,甚至顺序几乎都是不变的,中考也是一样,不变的比例更高。这意味着,高考试题中有六七成、中考试题中有八成以上都是紧扣教材知识点的基础题,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送分题”。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