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学院“农芒”社会实践团把课堂开设在了田间地头,深入江西省共青城市泽泉乡,在茶园垄亩间学习农业品牌建设之道,农学、电商专业学子以“采茶-制茶-直播-品茶”全流程实践,探索青春助农新路径。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茶山上已跃动着一群青春的身影。农技专业的实践团成员一个个腰系竹篓,指尖翻飞采摘“一芽一叶”,电商专业同学以茶山为背景,就地搭建“茶园直播间”,开展“青春助农专场”直播,将绿欢缘茶叶的生态种植转化为“看得见的信任”,讲解“庐山云雾茶”地理标志品牌故事。3小时直播共吸引1.2万人次观看,直播间销售的茶叶订单和农产品订单持续增长。
“摊放厚度要均匀,温度必须控制好”非遗传承人刘浩玲现场演示传统制茶工艺。杀青车间里,成员们亲手体验用炒青绿茶;揉捻机前,感受茶叶形态变化;烘干环节精准控温,见证鲜叶蜕变为香茗。同学们在杀青、揉捻、烘干的全流程实践中,体会“匠心”对茶叶品质的塑造。
座谈会上,同学们一边品鉴自采自制的庐山云雾茶,一边听刘浩玲分享创业历程,每年进入茶叶采制高峰期,刘浩玲都会邀请周边村民和农户来到基地,向他们耐心讲授采茶技巧和炒茶技艺,引导更多村民发展茶叶种植。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刘浩玲打造了“绿欢缘”品牌庐山云雾茶,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带动了周边30余户农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每人年增收5000余元。“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让每一片叶子都承载农民的希望。”刘浩玲的总结引发热烈掌声。
随后,实践团化身“临时农工”转战关帝庙村潘家湾,在村民潘大伯指导下,学生们弓身钻进蔬菜大棚采摘黄瓜、辣椒,肩挑竹筐转运新摘的西瓜。“瓜蒂要留三指长,这样耐储存!”“茄子不能强拽,得用巧劲!”田垄间的声声叮嘱,让00后学子第一次读懂“粒粒皆辛苦”。
当青春的脚步踏过茶山与瓜田,当科技的星火照亮田野与村舍,农芒社会实践团的泽泉乡之行,已然在泥土中种下希望的种子。这片土地给予青年的滋养,青年回馈土地的热望,终将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生长为不可阻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