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深化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在智能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7月9日上午,我校特邀中国电信集团专家徐鑫主讲“AI时代下的效能提升改革”专题教师培训。本次培训分别在广州校区文体楼、江门校区图书馆二号报告厅两个会场进行,副校长欧洁梅、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及约1500余名教职工参加,培训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柏志全主持。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柏志全主持讲话中提到,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教育、科研、管理等各个领域,从智能教学辅助工具到科研数据分析,从办公流程优化到校园管理创新,AI 正在重塑我们的工作模式与思维方式。强调了学校再次举办AI+教育培训的意义,既是践行教育部“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举措,也是落实董事长提出的华立教育集团本科教学和管理向AI人工智能发展的四个方向、12个目标的具体行动。学校非常重视对教职工开展人工智能及数字化技术的培训工作,本次培训旨在提升教师对前沿 AI 技术的理解能力,引导教师掌握前沿AI工具,提升教学科研效能,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
教师发展中心柏志全主任主持培训
徐鑫老师以“AI时代下的效能提升改革”为核心展开讲座内容,他首先以“数字人生成视频”切入,通过丰富案例与现场演示,系统讲解了 AI 技术的实践路径。展示了无需依赖广告公司,仅用几分钟即可完成数字人招生宣传视频的制作过程,直观呈现 AI 在招生宣传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电信集团专家徐鑫老师主讲培训
在技术原理层面,徐鑫用“人类成长历程”类比大模型发展逻辑:基座模型如同婴幼儿学习基础知识,通过持续训练(如中小学、大学专业学习)成为专业领域 “专家”,最终通过 “岗位实践”(企业应用)输出成果。他强调,大模型的核心在于“三大”—— 参数大、训练数据大、算力需求大,其优势在于整合人类历史数据并持续进化,堪称 “超级大脑”。
实操演示环节,徐鑫聚焦教职工高频工作场景:用 AI 快速处理复杂报表,无需精通 Excel 函数即可按维度计算中位数并生成数据;借助 AI 总结视频内容生成脑图,提升学习效率;一键生成古诗词解析、教学教案及科研课题框架;借助AI美化教学比赛课件,提升视觉效果,节省设计时间;甚至通过语音指令让 AI 设计课堂互动游戏、学生评语及论文框架,解决毕业季数据统计、教学备课等痛点。
针对 “如何高效使用 AI 工具”,徐鑫提出 “三板斧” 技巧:一是下达任务更清晰,通过反复推敲使提问精准,明确身份、目标与输出格式;二是分流程分派任务,将复杂工作拆解为具体环节,如校庆活动可拆解为宣传、外联、创意等模块;三是“知人善任”,根据不同 AI 工具的特长分配任务,如用 “密塔搜索” 检索学术文献,用 “豆包” 设计教学方案。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部分教师就 “外文数据库访问”“私有知识部署” 等问题提问,徐鑫结合学术访问工具及本地化模型训练方案逐一解答,现场交流热烈。此次培训得到了教师们的高度评价,通过这次培训,他们深刻认识到了AI 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潜力,这些 AI 工具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也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科研思路,并表示将积极尝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未来的实际教学与科研中,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体验。广州校区培训现场
江门校区培训现场
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学校以“效能提升改革”为支点,赋能教师驾驭智能工具,重塑工作模式。这不仅关乎效率的提升,更是一场面向未来、以人为核心的教育生态进化——让技术服务于启迪智慧、激发创新的永恒教育使命,推动高校在AI时代育栋梁、攀高峰的核心竞争力持续跃升。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更多AI 相关的培训与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接触前沿技术、交流实践经验的机会,助力教师全面提升数字化素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