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我校暑期“三下乡”薪火突击队走进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城西村村委会活动室,为当地儿童精心筹备并开展了一场心肺复苏(CPR)与海姆立克急救法专题培训活动。队员们凭借专业优势赋能,积极助力乡村健康科普事业,采用生动且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让急救知识在乡村大地扎根生长,为孩子们的安全成长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活动现场,队员们瞬间变身“急救小导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急救技能的重要性。针对“呼吸骤停时该如何应对”“异物卡喉时怎样进行自救与施救”等关键问题,队员们一边进行精准的操作演示,一边细致地拆解动作:从心肺复苏的按压部位、力度、频率,到海姆立克急救法中“剪刀、石头、布”的标准手势,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讲解得入木三分。孩子们睁着充满好奇的眼睛,全神贯注地聆听,课堂上不时传来清脆的回应声,小小的身躯里满是对知识的热切渴望。
为助力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活动特别设置了实践体验环节。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试身手。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他们一步一步地模仿按压、吹气的动作,反复练习海姆立克急救的标准姿势。“按压位置再向左调整一点点就更标准啦!”队员们持续不断的鼓励,让孩子们逐渐放松下来,动作也愈发熟练。在他们专注投入的神情中,一颗颗“急救种子”正在悄然萌动。
为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现场还安排了急救知识抢答环节。“发现他人倒地,首要步骤是什么?”“鼻出血时头部应该后仰吗?”……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提问抛出后,孩子们纷纷争相举手作答,课堂气氛紧张而又热烈。在欢声笑语中,实用的急救知识被孩子们牢牢铭记,“关爱生命、乐于助人”的意识也在互动中悄然生根。
此次急救讲堂是我校“三下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实现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深度交融,更生动地践行了“实践育人”的理念。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心中播下了守护生命的希望种子;队员们则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学以致用”的理解,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强大力量。
我校始终坚定不移地引导青年学子以专业所长服务基层需求,此次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写照。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三下乡”活动走深走实,让更多学子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锤炼本领、传递温暖,以青春的磅礴之力为乡村健康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