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学院团委“非凡青年 遗路生花”暑期大思政实践队到赣州城区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党委副书记、院长廖忠明作为实践队队长,和实践队师生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开展了系列浸润深厚的特色实践育人活动。
漆扇制作:与居民体验非遗技艺魅力
在章贡区南外街道三康庙社区,实践队员与社区居民一起动手开展非遗漆扇制作。从调漆、上色到精心绘制图案,大家专注的神情和细致的动作,生动诠释了非遗技艺的匠心精神。活动期间,学院与三康庙社区共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进行揭牌。廖忠明表示,与社区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是学院深化校地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旨在为青年学子搭建更广阔、更专业的实践平台,推动实践育人常态化、专业化发展,为社区提供更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专题党课:为学生解码非遗里的红色记忆
在倞华菲尔雪食品有限公司,实践队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沉浸式体验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和经营管理模式。随后,廖忠明以“非遗里的红色记忆:追寻文化根脉里的革命星火”为题,为实践队员讲授了一堂立意深远的微党课。他以红歌《映山红》为引,将红色文化根脉与非遗传统技艺相融合,与队员们共同探究了红色精神在非遗传承中的新活力。实践队员陈俊杰表示,要做红色基因传承的“解码者”、文化创新发展的“践行者”。实践队教师刘易莎表示,唯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与同频共振。
座谈交流:和师生共话实践所感所悟
座谈交流会上,实践队学生汇报了在社会实践中的所感所悟,学生饶非说,在社会实践中,她感受到了赣南各地非遗的魅力,逐渐读懂了“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一非遗保护理念背后的深厚意蕴。她表示,要将专业所学化作传播的羽翼,让非遗顺着年轻的声音、创新的表达,流淌进更多人的生活。廖忠明认真听取了实践队学生的实践感悟分享,肯定了学生们在非遗保护、红色宣讲中的热情与思考。他指出,文化传承贵在坚守,既要守正固本,更要勇于创新,不断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方能铸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辉煌。
学院将持续深化“文化传承+”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组织更多青年学子深入社会一线,在广阔的实践舞台上锤炼本领、贡献智慧。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更澎湃的青春动能,让青春之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