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年10月
“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大家思考一下第二个问题,相隔20年的这两个文件里面,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从提出办21世纪中国最好的大学,到对标21世纪中叶世界一流大学,顶层设计的逻辑是什么?
回到旧高考这个话题,大家最先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当然,每个人会有每个人不同的观点,比较常见的有一考定终身、应试化、唯分数论、独木桥、改名命运等等。去年的时候,恢复高考40周年,我看到有媒体做了一个专题,主题仍然是改变命运,当然这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很多人是持怀疑态度了,甚至很多富人阶层已经开始用脚投票、逃离高考,越来越多的精英阶层直接选择在本科甚至中学阶段出国留学。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第三个问题,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们在各行各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对世界的影响力、我们的大国地位在不断稳固,我们有太多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地方。
但是,一提到我们的高等教育,总免不了有很多唉声叹气或者是批判的地方。回到高考的选拔的方式,我们不得不反思:40多年了,我们基础教育的培养方式,我们的高等教育选拔方式,有本质的变化吗?
所以说,无论我们承认不承认,我们的高等教育,已悄然进入分层时代。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分层,录取的选拔方式,也在进行分层。以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中科大等为代表的顶尖名校,它们的定位是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直接对标的是国际化,它们培养的是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它们在选拔方式上,除了传统的高考录取外,更加强调自主选拔,因为国外的一些顶尖名校,也是自主选拔,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人才选拔方式上,也在逐步与国外主流的选拔方式接轨。
但这并不是说高考就没有价值。现行体制下,高考仍然是维护社会公平秩序的重要手段,除了这些顶尖的、一流的高校外,大部分高校还是采取的普通高考这种方式。而且,他们的定位也很明确,要培养更接地气、更能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的人才,所以也有了前几年教育部的一纸文件,把6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
高职高专这块,就不展开讲了,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普通高考+单独单招这种双轨制。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