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小组都这么幸运。植物保护专业钱岚飒所在小组就伤透了脑筋,至今仍在想办法走出困境。
“5月以来,作物感病现象增加,我们的甜瓜染上了甜瓜花叶病毒病,叶片失绿皱缩,由于经验不足,我们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期,目前只能通过喷药来尝试补救。祸不单行,马铃薯的叶片也出现了较为密集的褐色斑点,并伴有萎蔫症状,但病因尚不清晰,现在我们正寻求植物病理学老师的帮助,希望尽快鉴定出病因,找到应对的方法。”
大家收获的,不只有瓜果
在同学们的悉心照料下,小小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玉米顶着穗,在田间昂首挺胸;胖胖的葫芦,垂挂在藤上;圆滚滚的西瓜,舒舒服服晒着太阳……田间满是收获的味道,呼唤着同学们前来采摘。
大家把胜利果实与其他组的小伙伴互相分享,你尝我一根黄瓜,我吃你一个玉米,甚至还约起了“毕至居”。尝了一遍之后还有剩余,该如何处理呢?
徐海君提议办个爱心义卖,大家热情高涨,纷纷赞同。最终决定在夏学期第八周的傍晚,在大西区食堂门口销售,将最新鲜的瓜果蔬菜带给全校师生品尝,并与浙大西协赴云南临沧的暑期支教团合作,把卖得的钱捐献给云南临沧大寨中学。
“同学们既学了知识、享受了过程,又做了公益、获得了成就感,劳动的兴趣就是从成就感来的。”徐海君希望这门课能够培养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的确,同学们渐渐地爱上了劳动,他们开始享受劳动过程中自我的成长。田间出没的害虫,不时对作物造成威胁,如蚜虫、黑守瓜、黄守瓜等,大家主要应对措施是背着喷桶打农药。“师傅第一次指导我们打药的时候,我们手忙脚乱的,而到现在打个药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植物保护专业余婷一边说,一边娴熟地给卷心菜打药。哪怕农药供应不足,同学们也毫不畏惧,“弹尽”的时候,徒手也要上!许多原来胆子很小的女生,如今都眼疾手快,三下五除二就把害虫消灭了。
体验了农耕劳作的乐于苦,同学们还越发懂得了粮食的珍贵。农学专业肖洁就感叹道:“种植其实并不简单,有很多的用心是我们从饭桌上看不见的,不浪费每一点粮食,就是对农民伯伯最好的尊敬与回报!”
当然,作为农学生,农艺实践课也让大家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农学专业谢之耀表示:“传统农业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比如人工浇水费时费力,而机械化农业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和劳动力,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大规模生产,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亲自下地实践后,我们意识到植保学子的责任有多重大。作物很容易生病,而病害种类又数不胜数,一旦大面积发病,给农民们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喷施农药仍是目前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而如何用更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减轻植物的病害,减少农民们的负担,正是我们所要不断思考与探寻的。这很大程度上使我更加坚持对本专业的热忱,又憧憬着未来能成为一名有关的从事者。”通过这门课,余婷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文字来源:浙江大学报学生记者团张洁净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