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扎根“三农”,坚持“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的办学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实践育人办学特色,以综合改革为抓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体制、体系、模式方面驱动创新创业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健全一个工作体制,确保“四到位”
建立健全了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生为主角的工作运行体制,形成了部门学院联动、教师学生互动、校友社会推动的良好局面。一是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新创业工作专项经费,开辟专门场所,优化硬件设施,确保了机构、经费、场所、人员“四到位”。二是突出学院主体地位。人员上配备专职双创辅导员和指导教师团队,责任上推行“一岗双责”,场所经费上积极倾斜、深入挖潜,形成了“一院一品”的双创工作格局。三是强化学生主角意识。坚持学校“搭台”,学院“铺路”,学生“唱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组建团队、申报项目、参与赛事的主角。
打造一个工作体系,提供有效供给
打造了学校培育、基地孵化、社会扶持“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育人。一是学校培育。实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基地孵化。协同地方、企业全面推进实践育人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三是社会扶持。实施“千导计划”,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建立校外教学科研与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开办“金色农华班”“正大班”等校企合作班,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和形式。
完善一个工作模式,彰显双创特色
探索完善以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赛事驱动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四驱”工作模式,更好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一是专业驱动,挖掘双创潜能。以专业为导向,每专业设置创业实践学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以专业为基础,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以专业为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二是项目驱动,打造双创品牌。实施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百千万”工程,每年立项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00项以上,每年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学生1000人以上,每项目支持经费10000元以上。三是平台驱动,强化双创支撑。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发起成立驻泰高校大学生创业联盟,搭建交流互助平台;建设“圆梦驿站-大学生创业营销与咨询中心”,展示交流学生双创成果,搭建筑梦圆梦平台;打造“七色土创客驿站”“梦工场创业咖啡”等创客空间,搭建共创共享平台。四是赛事驱动,激发双创活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围绕培养大学生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意识和创富理想为核心的“五创”素质,举办新思路、新生力、新业态、新农人、新品味、新创客为主题的“六新”赛事,构建起了完善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
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自主创业人数和参与创业人数均逐年递增,涌现出了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谢思惠,江西省创业大赛冠军刘军、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张守权、安仲涛、邓应龙等一大批创业典型。近三年来,学生先后获得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竞赛奖项600余项。学校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