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校库 > 本科高校
  •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 1944 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 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 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 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 60 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 13 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学校目前面向全国 31 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现任党委书记江秀乐教授,校长房喻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 2700 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 2000 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两个基础教学部,62个本科专业;10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9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另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在国家现有 12 个学科门类中我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 11 个学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 3 个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2 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 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 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3 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6 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3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个,各类研究中心(所) 60 个。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北综合图书资料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 2850 人,其中专任教师 1421 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292 人,副教授 452 人,博士生导师 194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68% 以上。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5 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5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1 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 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 3 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1 人,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及资助计划入选者 7 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 10人;全国优秀教师 6 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 1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 10 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5017人、研究生 6688 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近4万人,外国留学生 335人。
    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 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 2000 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3 项;有 6 部教材入选“国家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8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7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从 2006 级本科生开始推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2+ 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4+ 2” 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十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145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8 项,教育部项目 32 项;有 101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 1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数历年均居陕西高校之首;出版学术著作、教材 536 部,发表学术论文 3600 篇,其中高层次论文 985 篇。自然科学“十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201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9 项;获奖 35 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 18 项;出版学术著作 68 部,发表学术论文 3363 篇,其中高层次论文 1573 篇, SCIE 论文 522 篇,获得专利 16 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积学”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在课堂教学以外,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英语角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生马列读书社先后得到三任省委书记的亲自指导。学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团委 2004 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 5. 9 万平方米 ,共有藏书 296.8 万册。学校还设有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和全国唯一的一所妇女文化博物馆。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学评论》、《中国艺术教育》、《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 2003 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 11 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拥有西部地区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集团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 10 家高校出版社之一;集团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 9 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 4 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60 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 3000 余人。
        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陕西省重点中学,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还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学校和金泰丝路花城学校。
        学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学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优秀学校”。

    学校源自于于佑任先生、杨虎城将军1934年创办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建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学校所在地陕西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农科城”,是集农业历史文化、现代农业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中国绿色硅谷”。校园占地6000多亩,校园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浓厚,是青年学子求学上进的理想之地。

    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以及成人教育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设18个学院(系),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医、历史、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5个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36人,硕士生导师646人。现有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本科生20000多人,研究生近6000人。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实行2+X培养模式,弹性学制。形成了“学-硕连读”、“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重视个性化培养,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实行导师制,配备了班主任和辅导员,指导学生进行学业和人生规划。建立了完备的资助体系, 设有20多项奖、助学金,每年投入3400多万元用于学生奖励和困难资助。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每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30%以上,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学生互换培养和留学协议,并获得部分国际留学基金组织的支持。学校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格。

    学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拥有国家、省部级研究基地30个。先后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6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20多项,取得了世界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国内首例由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出心脏跳动样细胞团等重大科研成果。土壤学、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水土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植物病理学等学科居国内先进水平,为学生了解国际前沿、参与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乔石、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吴官正、陈至立、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着建设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阔步迈进。
     

    [!--befrom--] 2012-07-11
  •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教育部与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

      公路交通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综合实力最强高校

      长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2000年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所部属院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2个教学区、1个实习基地,占地面积2980亩。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人文多种学科,以培养公路交通、汽车与筑路机械、国土资源与环境、土木与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8万余人。学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公路交通学科享誉亚洲,为公认公路交通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综合实力最强高校,素有“行业黄埔”的美誉。

      学校有20个教学院(系),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6个博士点,140个硕士点,79个本科专业,具有卓越工程师、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保送生、港澳台招生资格。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警官(国防生)选拔培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学生302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6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0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兼聘院士6人),“长江学者”3人,教授副教授990余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8人,入选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陕西省各类人才计划的教师80余人。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5000余项,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科规划课题在内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0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年科研经费逾5.82亿元。

      学校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坦桑尼亚、也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2000人,是我国最早承担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俄罗斯国立罗斯托夫建筑大学等成立国际大学联合体,设有国家外专局长安外语培训中心。

      学校是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公路交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协作组组长单位,校友遍布全国,主要在公路交通、汽车、机械重工、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市政、铁路、轨道、港航、民航等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工程、管理等工作。

      2012年面向全国本科计划招生6000人,分省分专业计划以各省招办公布为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编:710064         电话:029-82334104      82334813

      本科招生网:http://125.76.215.86      录取批次:一本重点

    年份 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院校代码 6112 94 128 2378 278 114 6112 1067 252 7107 6102 1020 5026 1878 A710
    2010年录取线 理工 494 535 586 551 523 557 547 535 465 359 561 592 554 541 606
    文史 539 534 560 539 502 543 526 532   345 593 579 557 530 610
    2011年录取线 理工 484 552 609 590 499 570 568 581 465 347 567 577 595 559 597
    文史   537 580 548 499 552 550 543   344 577 558 576 543 581
    说明:1、西藏2010年藏族录取线理工289、文史293;2011年理工录取线理工270;  2、安徽省院校招生代码:一批1020、提前批国防生0145、提前批基地班 实验班 卓越工程师0201。
    年份 省份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院校代码 1240 2140 6105 10710 1365   6124 66   6112 106 8007 10710 329 6112 1094
    2010年录取线 理工 575 570 579 622 525 661 559 528 522 530 455 588 561 458 500 505
    文史 542 530 582 596 516   582 544 527 515   573 511 434 511 505
    2011年录取线 理工 610 588 591 568 537 662 560 543 504 509 451 590 542 394 521 528
    文史 576   588   523   567 538 531 520   564 507 435 522 538
    说明:1、西藏2010年藏族录取线理工289、文史293;2011年理工录取线理工270;  2、安徽省院校招生代码:一批1020、提前批国防生0145、提前批基地班 实验班 卓越工程师0201。

     

    [!--befrom--] 2012-07-1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高校之一,现隶属教育部。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曾先后多次迁址更名。1958年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以“西军电”闻名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校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300余万册。现有各类学生4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500余人。设有研究生院及通信工程学院等13个学院,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排名第2,“电子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6,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3个本科专业,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汇聚了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10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69人,硕士生导师53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光华科技奖获得者26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6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6人。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成果。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40门。近三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500余项。近年来,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和98%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面向国家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系统研制、科技开发方面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建设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6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先后承担了“863”、“973”、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学校十分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先后与IBM、HP、TI、Intel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35个联合共建实验室;成立了产业集团,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与近40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建有2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与国内电子、航空行业的10余个研究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创新性项目的研究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建校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站在民族复兴的潮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投身于民族电子工业振兴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产生了10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0余名院士,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以及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神五”、“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等。

    面向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往开来,创新图强,为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befrom--] 2012-07-11
  •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 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九所大学之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1999 年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00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原属卫生部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西安医科大学、原属中国人民银行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等 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和 3个临床教学医院。现有教职工 5769 人,专任教师253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1400 多人。学校有长期在校工作的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2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18 名,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74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60余名。

    西安交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30912 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12690 人。全校有74个本科专业,199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114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3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 MBA 、MPA 等九个专业学位点,19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和3个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设有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不断开拓创新,精勤育人。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2007年,学校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创办“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实行“书院制”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和现代的“大学之道”融入其中,营造育人新环境。迁校50余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了项目、人才和平台良性互动,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十五”以来,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卓著,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6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军工973计划)项目1项,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5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5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7项;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为全国高校第二位。近年来,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明显提升,2006年发表的SSCI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五。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在创新合作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相继成立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东汽研究院等合作机构,发挥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校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一百余个。2001年9月,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成功举行。2002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代表荣获“非英语国家”选手一等奖;2004年参加“飞豹杯”全国首届空中机器人大赛,荣获固定翼组冠军;2005年参加全国首届学生艺术展活动,获得金奖;在全国第三届“爱迪生杯”技术创新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连续三年总成绩第一;2006年在全国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夺得金奖;2006年和2007年学生机器人队连续两年获得CCTV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冠军,2007年又在河内举办的国际大赛中夺冠,这是中国首次在此项赛事中获得冠军。2007年在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交往广泛,与美、日、英、法、德、意、新、韩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2005年以来,邀请了12位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获得者及600余位国外教授来访讲学,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的世界各国学者、企业高层、政府要员达6500余人;先后派出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学位的教师和学生860余人,参加国际会议800余人;聘请了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Tomas Bell教授在内的近百名外籍教师长期在校任教;与国外18所著名大学(集团)合作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苏州建立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科为办学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开展EMBA、MBA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先后承办5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及多个重大外事活动,如第四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第四届中国-耶鲁大学领导暑期高级研讨班等,使西安交通大学在国际上的声誉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学校国际交流的日趋活跃,学校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有来自50个国家的97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学历生比例达到71%。学校医学留学生教育(英语授课)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大部分留学生毕业后免试或通过考试获取了本国的医师执照,部分留学生获英、美及澳大利亚等第三国的医师执照。

    西安交通大学占地2765 亩,校舍面积172万平方米。校园中心区的 “钱学森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图书馆藏书400万余册,期刊近万种,全文电子期刊 24835 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园网、CERNET 和 Internet 连接,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远程终端或互联网访问。学校有具备国际先进大学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校园网覆盖了东、西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办公楼及绝大部分学生宿舍。学校建有条件良好的现代化学生公寓及学生综合餐厅,有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思源学生活动中心”,有设施先进的体育运动场,有学科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拥有 2539 张床位的教学医院。江泽民学长于1989年9月、1993年6月和2002年3月先后三次拨冗专程回母校看望师生,并称赞母校“校园苍松翠柏,环境优美,是学习的好地方,应该出科学,出智慧,出新的科学家。”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不断适应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逐步搭建起适应国际潮流的高等人才培养基本构架,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国际接轨,奠定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坚实基础。

    学校的校训是: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学校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保存、创造和传播知识,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学校的愿景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保持领先,创造卓越成就,到本世纪中叶,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为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befrom--] 2012-07-11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

     

    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1953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971年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湖北省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归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下设人文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信息学院、安全科学与管理学院等十三个学院。现有正式教职工2507人,其中师资总数1456人,教师中教授236人,副教授614人,博士生导师87人;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部、省级重点学科19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41个、硕士点64个、博士点3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专业硕士(JM)、会计专业硕士(MPAcc)、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746人,硕士生3654人,博士生511人,成人教育学生6000余人;学校占地3200余亩,建筑面积76万余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络的百所高校之一,图书馆藏书281万册,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单元式学生公寓接连耸立;学校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又曾作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晓南湖景色优美。

    学校拥有一批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在国际国内财经学界、法学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资深学者,37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8名教师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和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七五"时期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100项,教育部、财政部和司法部等科研课题180项。1979年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近3万项,其中专著1300余部,教材1700余部,论文21000余篇,在国外发表成果500余项。

    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欧洲、亚洲、美洲、澳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学生累计近 20万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将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1
  •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
      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


      ◆百年文化积淀  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于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的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教育的养分,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恪守“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优秀人才。

      ◆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2000多亩,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中秋时节,丹桂飘香,堪称人间胜境、治学佳园。学校基础设施完备,目前拥有10余栋现代化教学楼,两座图书馆,馆藏面积15000余平方米,藏书300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每栋宿舍都安装有投币式全自动洗衣机,自动热水器,房间除必备的桌、椅、床、灯、书架外,还有衣柜和储藏室,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电话。学校有学生食堂7个,三星级宾馆1座, 能满足不同口味、不同民族习惯、不同消费能力的学生需要。校医院为一级甲等医院,为全日制学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在校内,银行、超市、浴池、理发店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电影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馆等各类现代化设施,可以满足学生的文化生活需求。

      ◆学科优势明显  学校现有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20余人,教授、副教授近1000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

      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和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6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4个本科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生。

      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研究生9000余人,留学生1300余人。学校基本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

      ◆科研实力雄厚  学校下设24个院系、60余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同时还设有教育部中南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以及国务院侨办批准设立的“华文教育基地”。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分析测试中心、70余个专业实验室,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学校办有出版社,有13种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有30多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学会、研究会挂靠我校,学术研究氛围浓厚。学校科研整体实力较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连续三年在全国高校排名前 10 位,教育部社科基金立项总数连续四年在全国高校排名前6位,在全国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中名列第8位,理科科研论文“SCI”源刊与收录率连续10年名列全国高校前40位。

      ◆教育特色鲜明  学校人才培养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培养思想,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整体优化,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本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实施弹性学制、素质学分制、主辅修与双学位制,重视实践教学,提倡文化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博雅大讲堂”、“桂子山艺术节”、“桂子山科学文化节”、“一二?九诗歌大赛”等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全国高校颇具影响,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自身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圣兵爱心社”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标兵。

      ◆资助措施得力  学校设有学生资助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奖、助、贷体系。学校设有近40项奖助学金。师范专业的学生免除学费、住宿费,每月还发放400元的生活补贴,同时,每年还有近30%的师范生获得各类奖助学金,最高额度8000元。每年有70%左右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可获得400-8000元不同标准的奖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无力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新生,学校设置了“绿色通道”,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给予不同类型的资助。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经本人申请均可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还设有15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既可为学生提供生活保障,又可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的平台。

      ◆国际交流广泛  学校与国外许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越南等7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学校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除派教师到国外留学深造、互访外,学校还选择合作院校的优势学科专业,进行学生联合培养,每年都有学生出国交流学习。

      ◆学生就业率高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位居全国部属高校前列。

    [!--befrom--] 2012-07-11
  •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三面环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自然园林风貌引人入胜。

    学校历史悠久,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其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建国后,学校曾直属中央高等教育部,后实行农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学校具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评审权。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

    学校长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董必武、李先念、徐特立等先后为学校题词和题写校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997年11月23日到学校视察。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1998年10月1日为学校百年校庆题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

    学校基础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合7425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85万㎡,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1万㎡,学生宿舍面积22.8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3亿元;图书综合馆藏243万册,其中电子图书90万册,图书馆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重要成员,华中地区高校3个B级成员馆之一;校园网“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覆盖全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才俊荟萃。现有教职工2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多人,教授235人,副教授397人,博士生导师2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占70%;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人;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现任主席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1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4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16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54人。国家、省部优秀创新团队10个。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设有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园艺林学学院、水产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15个学院(部)。现有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8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5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21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7000多人,研究生4000多人。

    学校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学科优势明显,新兴与传统学科交融。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学科(涵盖二级学科32个), 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九五”、“十五”期间连续2次被评为国家优秀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以来连续3次年检结果为优秀。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十五”期间教学成果丰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3种,其中一等奖1种,二等奖2种;2007年2门教材入选国家精品教材;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7门,湖北省精品课程43门。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录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30%左右,其中生物类等特色和农科优势专业的录取率超过或接近50%;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学校科研实力强劲,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现有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4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0个,部省级研发中心(含共建)10个,部省级质量检测机构4个,共39个国家、部省级研发基地、检测机构。 “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914项,其中国家“863”、“973”、科技攻关计划、植物转基因专项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21项;获得科技经费约9.77亿元;鉴定科技成果186项,获科技成果奖15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授权专利81项,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作为国家级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开发区的核心园区之一的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科技园已初具规模。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英国、法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20个国际基金组织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联系,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伙伴关系。近年来学校获准承办国际油菜大会、国际柑橘大会等5个重大的国际性学术会议。2003年学校成为“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全国首个试点单位。

    学校学术氛围浓厚,学风严谨朴实。在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等优良的办学传统,凝练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学校桃李遍及海内外。1952年迄今,已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8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优秀管理专家和领导干部。

    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六次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1998年获“湖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2004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2005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18年(建校120周年),把学校建设成为整体水平国内一流,优势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

    [!--befrom--] 2012-07-11
  •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占地面积43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64余万平方米。拥有四座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350余万册。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史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7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有MBA、MPA、MFA、21个领域的工程硕士、16个专业的高校教师在职申请学位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业性试验基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18个。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教职工总数近6000人),其中教授514人,副教授1126。两院院士6人(含双聘4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4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7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212人。学校有普通本科生35500余人,博士、硕士生12000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10人。

    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绩显著。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007年科研总经费3.65亿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5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项;申请专利267项,获授权专利217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897篇。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以光纤传感器、高速船舶、电动汽车以及新材料、港口机械、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校办科技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00余亩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已形成规模。

    学校以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努力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要求。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是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目前有国家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45门;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

    学校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氛围与水平,先后与德国、英国、日本、法国、美国、荷兰、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和名誉教授;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出国深造,并接收来自德国、法国、日本及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

    学校坚持“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发展思路,依托行业特色和工科特色,先后成立了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董事会,组建了校友总会和47个地区校友会,与大型骨干企业共建研究发展中心58个;学校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

    武汉理工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特色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创新战略,为建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befrom--] 2012-07-11
  •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底蕴深厚,历史沿革系京汉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1978年,在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2000年2月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建校以来,地大人锲而不舍、开拓创新,用智慧与汗水,用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谱写了地大辉煌的乐章,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毗邻光谷,环境优雅宜求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下,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高校。学校占地面积1132505平方米,建筑面积755634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58956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52886平方米。长约380米的“地大隧道”贯通学校西、北校区,记载着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林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宇交相辉映,勾画了东校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井然有序的现代化教学楼群、窗明几净的学生公寓、设施先进的实验大楼、宽阔的林荫大道,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

    师资雄厚,办学实力呈强势

    学校拥有一支研教并重、实力雄厚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00人,专任教师158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173人,教授375人,副教授435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4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7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教授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2人。近5年来,学校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各类研究院(所、中心)89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1个。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三峡等地建立了6个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

    学科集优,科研成果谱新篇

    学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在确保地学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与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地质学、地矿类新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四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被列为自然科学、理学A级以上学校。学校现有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矿产普查勘探”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有17个学院(课部)、59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包含18个自设专业博士点),1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有16个工程硕士专业和20个高校教师专业;拥有MBA、MPA学位授予权。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主持、参与各类科学研究2000余项,近年来,学校主持“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200余项。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殷鸿福院士主持完成的确定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国际标准)的科技成果荣获“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的殊荣;2004年,我校作为唯一的高校参加了被称为“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的国家级高科技工程——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科学研究。在“神舟”飞船的7次顺利飞行中,我校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独立研发的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飞船的“返回搜救系统”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我校师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杂志Nature上发表论文4篇。

    以人为本,厚精广博育英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学生41528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817人、硕士研究生3464人、专业学位研究生2755人,博士研究生1037人,各类留学生473人。

    学校积极推进学务指导制度,不断完善学分制,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加强教学基本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力度,创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机制,建立了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养制度。2004年我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湖北省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

    为激励学生学习,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设立了丰富的奖助学金,制订了完善的奖助制度。学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每年为学生贷款达到2600万元,国家、学校、社会每年为我校学生提供的奖励资助金额近3200万元。学校除设立近半数学生享有的普通奖学金外,还设立了地质之光奖学金和周大生珠宝奖学金等在内的近50项各类奖学金。

    遵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提出的“基础要厚实、专业要精深、知识要广博”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启动了“李四光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我校学生在全国英语、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2007年的第十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上,我校获得一项特等奖,并以优异成绩捧得“优胜杯”;2008年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上获得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近年来,我校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学校始终把艰苦奋斗作为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主题,大力弘扬“地大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爱校、建校、兴校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重视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建立教学生产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创业的苦与乐,在奋斗中升华人生境界。学校把弘扬优良体育传统与艰苦奋斗教育相结合,全面锻造学生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校体育文化。我校体育健儿在国际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100余块金牌、200余块银、铜牌的好成绩,连续5届蝉联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2006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

    放眼世界,交流合作达四海

    学校主动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5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或结为友好学校。近年来,学校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超过200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的国外专家、友人每年超过300人次。

    桃李芬芳,展望未来更辉煌

    五十多年来,地大人才辈出,桃李遍天下。从学校走出的十万余名毕业生,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展示着地大人卓越的风采。其中,有25名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温家宝等一批党和国家的高级管理人才,有欧阳自远等在不同的科技领域指点江山的“首席科学家”,有现任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等地学杰出人才,有王勇峰、李致新等征服了七大洲最高峰的世界级登山健将,有高崚等多次获得奥运金牌、为国家争得荣誉的体育健儿,有国梁等“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有李久林等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的总设计师……地大校友在谱写一曲曲人生华章的同时,也以自身的努力、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为母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展望未来,在新的征程上,“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将永远是地大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地大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将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谋求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协调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befrom--] 2012-07-11
  •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86个本科专业,25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24人(含双聘院士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5人、讲座教授3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6人。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高级人才。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有约300批、1500余人次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我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befrom--] 2012-07-11
  •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计算机大楼等拔地而起,成为学校迈入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有112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96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300余人,有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8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27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第一、二、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位,第四届居第二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译著《康德三大批判新译》、学术专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等成为新时期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2010人,硕士研究生11659人,博士研究生6904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586人,有外国留学生1560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4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磨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正充满信心,豪迈地迈向美好未来!

    [!--befrom--] 2012-07-11
  •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目前,学科已覆盖文、史、哲、教、理、工、经、法、管等门类。
        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著名教育家李瑞清、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等曾先后在此主政,词学大师唐圭璋、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苔藓学家陈邦杰、心理学史专家高觉敷、艺术大师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诸多名师大家曾在此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00多万平方米。设有学院21个,强化培养部1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27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66人,副高级职称742人,专任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151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名;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20071人,博士研究生610人,硕士研究生4614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438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9487人。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本科专业70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4个(含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各1个,以及4个省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心)。拥有各级各类研究机构131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5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校重点研究机构22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33000平方米,馆藏总量260万册。
        南京师范大学一贯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高校之一,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和首批华文教育基地。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等4个国际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受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校内机构和人事制度、教学科研管理及后勤社会化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推进学校事业。近十年来,学校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 、“江苏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南京师范大学正在积极创建“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befrom--] 2012-07-11
  •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几个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1998年9月,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亲笔题写了校名。在近六十年的建设历程中,学校秉承哈军工的优良传统,凝练出“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提高质量,现已建成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等多学科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校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校园占地3118亩。校园内曲塘潋滟,佳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中山陵风景区浑然一体,是修身治学的理想园地。校舍建筑总面积8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5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实验室59个,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7.2亿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文献200万余册。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等13个专业学院,建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达9个),2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0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含建设点),4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1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16个硕士点,以及分布于工、理、文、经、管、法6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此外还具有EMBA(高层次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可自评增列博士生导师。拥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5人(含双聘院士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7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入选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江苏特聘教授”3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人,江苏省“333”一层次1人,二层次9人,三层次1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创新团队1个。

    学校立足培养素质全面的高质量人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以“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统一为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六十年来,学校以严谨的学风和执著的创新精神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2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0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中坚,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技中心,设有50余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达26.78亿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44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共发表论文126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论文数分别达到1562篇、2886篇;出版学术著作281部;获得专利授权456项,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是江苏唯一连续四届获得“江苏省十大专利金奖”和“十大专利发明人”称号的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创办有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近百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类交流合作。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机器人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3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签署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每年选派200多名学生到海外短期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学校注重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先后与俄罗斯乌法航空技术大学、白俄罗斯戈梅立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每年来校开展合作研究、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的境外专家学者达400人次之多。

    为争取海内外各界对南京理工大学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学校于1994年成立了由多家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南京理工大学董事会,学校与董事单位形成深层次、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互利互惠、相互支持,实现了校企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为拓宽筹措办学资金渠道,凝聚各方兴学力量,学校于2006年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每年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教金、奖助学金40余项,受益师生千余人次。

    新世纪,新征途,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并重,科研创新与技术转化兼行,以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务实的作风,求是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朝着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陈根甫研究员,校长王晓锋教授。
     

    [!--befrom--] 2012-07-1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座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自1952年创建以来,已经成为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56所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学校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温家宝总理与我南航学子胡铃心亲切交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有明故宫和将军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600亩,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296万余册。现设有航空宇航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学院等13个学院;设有无人机研究院、高新技术研究院、直升机研究所等68个研究机构;建有51个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级开放实验室8个。现有本科专业44个、硕士学科点127个、博士学科点52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涉及8个学科门类和37个一级学科。飞行器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3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流体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微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等8个学科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计算机应用技术5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5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35.1%,有博士生导师18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2人,入选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近百人,包括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6人、江苏省“333工程”33人、“青蓝工程”3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3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24000人,其中本科生15390余人,研究生5700余人,有港澳台和国际交流学生120余人。
    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来我校作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与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成果。自1989年国家设立教学成果奖以来,共获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4项,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7项。现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在“周培源杯”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2000年、2004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高校团体第二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居于前列,在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总成绩分别列全国高校第八位、第五位,荣获团体优胜杯,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首届无动力飞行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江苏省大学生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南航学生屡屡折桂。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9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多位省部级党政军领导和院士,以及一大批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他们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形成了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与国防型号研制任务并驾齐驱的科研工作格局。学校自行研制成功了21种型号的飞行器,创造了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无人驾驶高原侦察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通过适航认证的轻型飞机、第一架微型飞机、第一个三自由度飞行模拟转台、第一台超声电机等我国航空科技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九五”以来,承担重大科技攻关、“863计划”、国防工程型号、国防预研项目等共900余项。自1978年国家设立科技奖项以来,学校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1316项,其中国家级奖54项,部省级奖1093项;1991年以来,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量有9年居全国高校前10位。
    学校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先后开拓了中央部委联办南航及部、省共建南航的新途径。学校不断加强与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各军兵种、各军工集团公司和民航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和港台地区的50多所高校及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
    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中,南航人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南航文化,形成了“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凝练了“负重奋进、献身国防,唯实创新、志在超越”的办学精神。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21世纪,南航进入了从教学科研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新阶段。南航人正在实施“以人为本,注重内涵,强化特色,加速发展,创建一流”的发展战略,向具有国防科技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

    [!--befrom--] 2012-07-11
  •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曾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第一家以西式教育方式办学、第一家创办学报、现存高校中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第一家开设法学教育等等。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建国初由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到目前为止,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百一十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30多万名,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了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著名法学家倪征日奥、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樑、查良镛(金庸),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现任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副省长吴锡军、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傅、周桑漪、陆军,以及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苏州大学现有20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专业)、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4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13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2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基地、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5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约五万人,其中在校各类研究生14332人,本科生25067人,成人学历教育9922人;自考助学专业在籍学生8962人;教职工4735人,院士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人选13人(其中包括“青年千人计划”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1944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年均有40名左右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项。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校选手获得了“两金一铜”的佳绩。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上,我校共有十多位同学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跆拳道、田径、手球等项目的比赛,共获得4枚金牌,1枚银牌。2011年,学校坚定不移地实施“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战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在自然科学领域,获批我校主持的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9项,其中: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重大项目5项,获得我校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8项,国家级项目总数达到232项,获批国家级项目资助经费14711万元;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国家级项目资助经费共293万元;全年共申报专利514件,授权专利240件;SCI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29名,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位列全国高校第24名。

      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本部)、蚕桑地校区(东校区)、相门外校区(北校区)、可园校区(南校区)、独墅湖校区(新校区)、阳澄湖校区6个校区,占地面积4051.78亩,建筑面积182余万平方米(182.2016万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337余万册,中外电子图书110余万册,中外期刊3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80个;分析测试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学校还编辑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工科版、医学版、代数集刊5种版本学报及《国外丝绸》等学术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500余人次来校学习汉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

      近年来,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与胆识,紧密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这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博士后流动站、博硕士点一览

      博士后流动站(共20个)

      中国语言文学 数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化学 哲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体育学 历史学 物理学 光学工程

      教育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艺术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法学 应用经济学

      外国语言文学 政治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共24个)

      中国语言文学 数学 化学 光学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基础医学 哲学 政治学 体育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史 物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药学 法学 应用经济学 统计学

      护理学 特种医学 软件工程 设计学

     

      博士点(共167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宗教学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共党史 国际政治学 国际关系学 外交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军事法学 高等教育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文艺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历史地理学 历史文献学

      专门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英语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俄语语言文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 计算数学

      凝聚态物理 光学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声学 无线电物理

      金融学(保险学) 财政学 区域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 光学工程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应用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材料学 纺织工程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病原生物学

      药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法医学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免疫学 放射医学 卫生毒理学 儿科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呼吸系病学、消化系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肾病学、风湿病学、传染病学)

      外科学(普通外科学、骨外科学、泌尿外科学、胸心血管外科学、神经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烧伤外科学、野战外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护理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运动医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军事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思想政治教育 设计艺术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企业管理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药物化学

      法语语言文学 德语语言文学 印度语言文学 西班牙语言文学

      阿拉伯语言文学 欧洲语言文学 亚非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下自设专业

      中国通俗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 媒介文化 化学生物学 胚胎生理与围产基础医学

      医学神经生物学 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基因组医学 金融数学

      系统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医学心理学

     

      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共1个)

      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共47个)

      哲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中国语言文学

      历史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数学 化学 生物学

      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临床医学 公共管理学 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

      新闻传播学 机械工程 基础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特种医学 护理学 艺术学理论 音乐与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

      世界史 生态学 统计学 风景园林学 软件工程

      社会学 教育学 心理学 体育学 畜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美术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 设计学

     

      硕士点一览(共244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宗教学 科学技术哲学

      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军事法学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共党史 国际政治学

      国际关系学 外交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高等教育学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新闻学

      传播学 美术学 设计艺术学 戏剧戏曲学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历史地理学 历史文献学

      专门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声学 光学

      无线电物理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植物学 动物学

      生理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光学工程 精密仪器及机械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应用化学 纺织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水产养殖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法医学 放射医学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妇产科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呼吸系病学、消化系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肾脏病学、风湿病学、传染病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护理学

      外科学(普通外科学、骨外科学、泌尿外科学、胸心血管外科学、神经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烧伤外科学、野战外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运动医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卫生毒理学

      军事预防医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药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企业管理学 旅游管理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 农业经济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 社会保障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一级学科下自设专业

      中国通俗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 媒介文化 化学生物学 胚胎生理与围产基础医学

      医学神经生物学 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基因组医学 金融数学

      系统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医学心理学 人口学 人类学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教育史 比较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法语语言文学

      德语语言文学 印度语言文学 西班牙语言文学 阿拉伯语言文学 欧洲语言文学

      亚非语言文学 艺术学 音乐学 电影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舞蹈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工业催化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草业科学 图书馆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共21个)

      工程硕士(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工业设计工程、控制工程、制药工程)

      法律硕士 临床医学硕士 公共卫生硕士 教育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 艺术硕士 体育硕士 翻译硕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

      金融硕士 会计硕士 税务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 应用统计硕士 应用心理硕士

      药学硕士 新闻传播硕士

      校园文化

      苏州大学秉承一百一十年办学传统,融汇现代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精英人才。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学生素质拓展和能力建设为主线,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学校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学校开展了“i在团旗下”庆祝建团90周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我是苏大人,我是接力棒”苏大精神传承传播活动、“爱校、知校、荣校”主题团日活动、“以行动感恩、用奉献报答”学雷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坚持以文化育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密切关注青年文化现象与热点,努力把握青年文化脉搏。“科技文化节”、“新生舞蹈大赛”、“新生文艺汇演”、“炫舞之星” 、“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受到校内广大青年学生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五月的鲜花”、大学生艺术展演、长三角青年大联欢、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中国校园戏剧节等对外交流活动展示了苏大青年的青春才艺。2011年,我校同学参加了央视一套《我们有一套》栏目的《毕业歌》系列活动,表演受到了一致好评;2012年3月,在第3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同学一举夺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再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学校坚持把创业作为科学精神培养的核心,开展了“寻梦想、求真知、创实业”苏州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题活动、“科技阳光”、“大学生论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新生英语短剧大赛”、“智慧之星大赛”等科技活动,建立了“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金字塔”型的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苏州大学摘得2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和2个三等奖,特等奖数位列全国第二,江苏第一位,并与苏州工业园区一起获得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的联合承办权。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热情,提高了同学们创新创业的能力。

      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精心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有万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社区、农村基层,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积极开展义务支教、医疗服务、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灾区与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等社会活动,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befrom--] 2012-07-11
  •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始建于1936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中国药科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药学院校。经过近70年的励精图治和锐意进取,学校已发展成为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教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主校区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由玄武门校区、燕子矶校区和镇江校区三部分组成。玄武门校区重点是研究生教育,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玄武湖畔,校园内花木扶疏,绿草如茵;燕子矶校区重点是本科生教育,位于北临万里长江的燕子矶脚下,校园内依山建房,错落有致,药草满园,风景秀丽,颇具园林建筑风格;镇江校区重点是高等职业教育,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东部文化教育区。2003年7月经批准,学校征地2439亩建立江宁新校区,设计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新校区将建成为网络化、数字化、人文化、园林式的现代大学校园。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61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在校研究生1380余人(其中博士生约占1/3),全日制本专科生75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3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着众多的药学专家、教授。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61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45%,51名教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有70余人分别担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际和国内学术团体的领导、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性、国际性期刊杂志的正副主编,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学校下设药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医药商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基础部、社会科学部、体育部、外语系等10个院、部、系及6个研究所。有23个博士点,其中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3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点,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学学科是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设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4个学科专业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有26个硕士点;设置18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高职)专业。学校是教育部指定接收药学学科外国来华留学生、进修生和高级访问学者的唯一基地,也是教育部批准可以接受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定点院校之一。学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1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

        学校加强就业指导,毕业生一直保持高就业率。一方面,毕业生以其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好,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另一方面,医药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社会对药学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列江苏省高校就业率的榜首,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率最高的院校之一。如:200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列教育部直属高校和江苏省高校第一名。2004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99.54%;其中,研究生就业率100%;本科生就业率99.82%;专科生就业率98.10%。

        学校科学研究立足国际前沿,充分发挥药学、中药学学科齐全的优势,通过学科群建设,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显著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0多项,获得新药证书100多本,一类新药证书近10本,已申请专利150余项,不少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徐国钧教授主持的“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8年至今,承担的“863”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数,在国内同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前列。

        图书馆藏书70万册,有中外期刊5000余种。近年来,加强以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服务为特征、以药学为特色的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着力建设数字图书馆。

        学校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有一批装备精良的本专科生教学实验室。还有制药有限公司、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符合GMP要求的实训基地等教学实践基地。在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的一些著名医药企业建立了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活跃,先后与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所学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议,还同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瑞士、瑞典、加拿大、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上的联系,为世界34个国家培养了博士、硕士、本科生和进修生400多人。

    [!--befrom--] 2012-07-11
  •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现任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校长周光宏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最早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搬回南京,恢复为南京农学院。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2007年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现有各类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人,研究生8000余人。学校先后培养了10余万名毕业生,有48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近年来,有6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学机构  现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含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含乡镇企业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和研究生院以及体育工作部。另设有金陵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南农大分院等机构。

    ——学科专业设置  现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4个江苏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农业部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5个博士学科专业、106个硕士学科专业、6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7个),以及兽医博士、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风景园林硕士、会计硕士、金融硕士、翻译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等12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包括继续教育与干部培训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  现有在职教职工271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294人、硕士生导师660人,国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入选国家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73人。

    ——科学研究  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和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科研机构,50个部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十一五”以来,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489余项,获资助经费近13亿元。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近年来,SCI收录论文快速增长,2009年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列45位,被引用984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列39位,CSTPCD(学术榜)收录论文1585篇。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与合作  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模式,先后与美国农业部Clay研究中心建立“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建立“中荷地籍发展和规划中心”、与日本东京大学建立“中日植物分子生态学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机构。开展中美本科1+2+1项目、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本科2+2双学位项目、法国里尔硕士双学位项目,英国雷丁大学硕士双学位项目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坚持“多渠道招生、多元化投入、多层次培养”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模式,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各类在校长短期留学生400余人。长期受教育部、商务部委托举办教育援外培训项目,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学校”,2010年加入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

    ——办学条件  校区面积近900公顷,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资产总值达2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现有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200余个,实验教学中心23个(其中国家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图书资料收藏量200余万册(部),拥有外文全文期刊1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10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近1万种,以及大量的数字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检索查询系统。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

    ——精神文明建设  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和崇高精神品质,形成了以“诚朴勤仁”为核心,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性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学校发展愿景  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befrom--] 2012-07-11
  •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现任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校长周光宏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最早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搬回南京,恢复为南京农学院。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2007年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现有各类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人,研究生8000余人。学校先后培养了10余万名毕业生,有48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近年来,有6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学机构  现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含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含乡镇企业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和研究生院以及体育工作部。另设有金陵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南农大分院等机构。

    ——学科专业设置  现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4个江苏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农业部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5个博士学科专业、106个硕士学科专业、6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7个),以及兽医博士、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风景园林硕士、会计硕士、金融硕士、翻译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等12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包括继续教育与干部培训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  现有在职教职工271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294人、硕士生导师660人,国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入选国家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73人。

    ——科学研究  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和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科研机构,50个部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十一五”以来,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489余项,获资助经费近13亿元。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近年来,SCI收录论文快速增长,2009年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列45位,被引用984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列39位,CSTPCD(学术榜)收录论文1585篇。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与合作  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模式,先后与美国农业部Clay研究中心建立“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建立“中荷地籍发展和规划中心”、与日本东京大学建立“中日植物分子生态学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机构。开展中美本科1+2+1项目、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本科2+2双学位项目、法国里尔硕士双学位项目,英国雷丁大学硕士双学位项目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坚持“多渠道招生、多元化投入、多层次培养”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模式,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各类在校长短期留学生400余人。长期受教育部、商务部委托举办教育援外培训项目,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学校”,2010年加入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

    ——办学条件  校区面积近900公顷,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资产总值达2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现有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200余个,实验教学中心23个(其中国家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图书资料收藏量200余万册(部),拥有外文全文期刊1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10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近1万种,以及大量的数字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检索查询系统。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

    ——精神文明建设  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和崇高精神品质,形成了以“诚朴勤仁”为核心,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性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学校发展愿景  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befrom--] 2012-07-11
  •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

    奋进中的“江南第一学府”

     

    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在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学校现已建成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校园。

    江南大学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历经110年的风雨沧桑和半个多世纪的独立办学,江南大学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教学、科研、服务均得到社会高度评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2万人、博硕士研究生约6700人。2012年在48个本科专业中招生。

    学校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1个“十二五”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并列第一,纺织科学与工程并列第二。在美国ESI全球大学、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评价中,学校工程学、农学和化学等3个学科进入全球大学前1%。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通过美国IFT国际认证(中国唯一)。

    近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2项;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教学名师7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江苏省精品课程52门、国家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精品教材35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2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三年来,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23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8名、“青年千人计划”2名、长江学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8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1%。拥有部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5个,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引智基地3个。由600多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南大学是我国轻工、食品、工业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建有食品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14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拥有纸质图书200多万册,数字图书400多万册。“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973”、“863”、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1666项,共获国家、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5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2011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4.03亿元;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1530篇,其中SCIE623篇、EI767篇、ISTP140篇;申请专利3235项,授权专利1568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地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的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

    学校注重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无锡国联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各学院建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二级董事会,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中粮集团、嘉里粮油、希捷公司、中国电信等一批知名企业和荣智权等众多社会名流在学校设立奖学、奖教金。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频繁,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现有各类留学生650余人,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89所高校、机构开展教学科研合作。“十一五”以来,获教育部聘请外籍教师资助项目264项,建有全球首家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十强院校“江南大学北美学院”,以及食品营养与纳米技术、食品安全加工等国际联合实验室。每年举办多场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活动,已逐步成为食品、工业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轻纺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

    学校秉承“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始终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的办学特色。独立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3万余名毕业生,其中多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学校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十二五”是江南大学全面突破与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江南大学将按照“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服务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凝心聚力、奋勇攀登,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1
  •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有研究生院的学校之一。学校拥有94年的办学历史,现已形成了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是当今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与保护方面专业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设备条件完善的大学之一。

    办学历史悠久  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1952-1985年间校名为“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河海大学题词:“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2005年,河海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河海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           

    校园环境优美  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并在常州市、南京市江宁区设有校区,总占地面积2302亩。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众多的人文景观增添了校园的文化氛围,先后荣获全国部门绿化“三百佳”和江苏省“花园式高校”、“园林式单位”称号。

    学科实力雄厚  河海大学现有教职工320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23名;博士生导师239名,有12名院士受聘担任学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博士点,124个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49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2008年底,在校研究生9978名,本科生18574名。

    教育特色鲜明   河海大学秉承90余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坚持“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以水利为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优化整合课程结构,构建“宽口径、厚基础”教学平台,培养多规格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学校建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7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57门,优秀课程群2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通过验收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工程力学、给水排水工程、通信工程(常州)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过验收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地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为培养基础宽、重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河海大学部分本科专业试行按类招生。学生入校后按类在统一的教学平台上培养,完成基础课程后,大学三年级再进行专业分流。

    河海大学基地强化班是学校以“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发挥学校水利、土木等学科优势推出的一项新的人才培养举措。基地强化班采用双语教学,并在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 基地强化班学生满足学校基本条件且本科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者可免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学业合格颁发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基地强化班每年的招生规模为100人,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优秀生若提前修满学分,符合提前毕业的条件可准予提前毕业;同时为优秀学生和确有特长的学生提供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可在一年级下学期申请转专业,经批准在二年级上学期转入所申请的新专业学习。学生转入新专业后,只需按照转入专业的标准缴纳学费,不需要支付其他费用。

    国际交流广泛    河海大学具有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与美、英、法、俄、德、荷、澳、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河海大学2001年起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开展合作办学。至今,学校共派出8批学生共计174人,他们在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分别攻读博士学位或工程师学位。2008年起我校又增加了和法国杜埃高等矿业学院工程师项目的合作。

    赴法学生的选拔工作一般每年五、六月进行,选拔对象是读完二年级的本科生和读完一年级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是:水利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机械类、材料类等,在法期间学费全免。

    自2000年起我校和荷兰的德尔伏特技术大学(TU Delft)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自2005年起我校与荷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利与环境国际学院(UNESCO-IHE)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

    我校还和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瑞典、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多所著名高校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方学校可提供全额奖学金或免除部分学费,每年有百余名本科在读学生或毕业生通过合作项目出国学习。

    校园文化丰富    河海大学围绕素质教育主题,弘扬爱国、爱水的民族精神,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遵循“艰苦朴素、严格要求、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校训,培养“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的学子情怀。始终把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体魄为育人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12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校园文化节和校园科技节融思想教育、高雅艺术、学术科技为一体,提升了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毕业前景广阔   河海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围绕把毕业生占领行业制高点和到国家重点单位的工作目标,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工作重点,通过素质拓展工程、优质就业工程、联合牵手工程、市场开发工程和信息快递工程建设,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初次就业率逐年攀升,就业质量高,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江苏省高校中位居前列。

    河海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部门、高新技术企业等领域工作。每年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占15%左右,到大型企业就业的占45%左右,有近三成的毕业生赴隶属于国资委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就业。历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沿海开放城市;在江苏就业的近一半,其中80%在南京和苏南地区工作。

    河海大学每年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近30%,个别专业达到50%。每年我校推荐免试校内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5%左右。2009届毕业生中,我校共有613名优秀本科生被推荐免试研究生,其中向校外推荐的免试研究生中被“985”工程重点高校接收的占40.6%,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被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接收的占85.4%;被“211工程”重点高校接收的占95.6%;被中科院等科研机构接收的占6%。随着我校国际合作交流步伐的加快,学校加大了对学生进行雅思等出国考试的培训力度,出国学习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加大,毕业生主要赴美国、英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校学习深造。

    河海大学专业特色明显、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充分实现每一个毕业生“就业好、好就业”的目标,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通过多年努力,我校的毕业生就业渠道通畅,一方面,学校和各大水利流域机构、各省市水利部门及下属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及下属各电力公司、中国水电各大公司、中交各大集团及下属分公司等建立了就业基地关系,这些单位每年吸收大量我校毕业生;另一方面,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大型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向这些优秀企业输送毕业生。我校毕业生凭借专业优势供不应求,大部分专业的供需比达到1:3,特色专业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5,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满园桃李芬芳   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的足迹;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的贡献。至今,河海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我国水利、能源、交通等行业以及地方经济建设的栋梁之才,涌现出中科院、工程院院士10余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共和国将军20余名;在全国水利系统中有30%的厅局级领导干部、35%的总工程师毕业于河海大学;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等全国最大、世界瞩目的水利工程项目负责人中,均有河海毕业生的优秀代表。

      河海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河海大学南京校本部、江宁校区

      南京校本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江宁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联系电话:(025)83786699  传    真:(025)83787949       

      电子邮件:hhuzs@hhu.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hhu.edu.cn   招生信息网:http://sea.hhu.edu.cn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常州校区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北路200号

      联系电话: (0519)85106013(兼传真)

      电子邮件:xuegc@hhuc.edu.cn

      校区网址:http://www.hhuc.edu.cn

    [!--befrom--] 2012-07-11
  •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概况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设有研究生院。

      学科专业体系

      中国矿业大学创办于1909年焦作路矿学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学校设有22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设有69个博士点,173个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队伍、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317人,副高职称478人,博士生导师273人,硕士生导师651人,先后有9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6700多人,研究生8900多人,留学生100多人。

      教学科研成果

      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材奖1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优秀课程16门、优秀课程群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品牌专业15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建设点6个。

      环境设施

      图书馆藏书226万册;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8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配套齐全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对外开放

      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化教育制度,全方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斯运伯恩科技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等近5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选送部分品学兼优学生到国外学习。

      毕业生就业

      近7年,我校大学生就业率超过96%,江苏高校首位,全国高校前列。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23%,2010年达98.07%,2011达98.44%。

      2012年招生概况

      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收6520人,其中江苏省内计划招生832人(文科8个专业或大类计划招收99人,理科38个专业或大类,计划招收733人),同时,录取期间除自主招生考生外,还将视生源情况适当追加计划。

      中国矿业大学特色培养

      中国矿业大学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研究性教学、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优秀学生可进入孙越崎学院学习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实行通识教育、创造教育和个性教育,每年将从新生中选拔部分高考成绩优秀的理科生进入孙越崎学院学习,学习期满,学生可推荐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多次专业调整机会

      为了增加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展专长,学校为学生提供三次专业选择的机会。对于获得优秀新生奖学金的考生,根据有关规定在入学3个月内可以申请调整专业;入学一年后,学习成绩优秀或确有专长的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的相应科类中转专业;按照大类招生的专业,学生学习两年后再确定专业。

      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我校设有研究生院,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对于优秀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人数占年级人数的15%,特别优秀的学生可申请本硕博连读。

      广泛的国际合作

      我校实施国际化教育制度起步早,通过全方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同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近50所高等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德国杜伊斯堡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等著名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每年从在校生中选送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国外继续学习。

      实行学分制和3-8年弹性学制

      我校实行学分制,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只要在学校规定的3-8年时间内,完成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毕业要求的,即可毕业或申请提前毕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选择辅修第二专业。

      系统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成功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高校,建立了“国家-省级-学校-学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构建了“模块化、层次化、多元化”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确保每年有4000余名学生参与各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奖勤补贷减免”政策

      为鼓励考生报考,我校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入学后,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中国矿业大学奖学金和各类企业奖学金,每年奖助学金总额近5000万元,学生获奖面50%以上。同时,学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适当减免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工程力学、环境工程、会计学、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品牌专业(15个):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地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测绘工程、会计学、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应用化学、工商管理。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地球物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9个): 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市场营销、应用物理学、工业工程、艺术设计、消防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工程管理。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12个):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  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

      邮  编:221116

      咨询电话:0516-83591555    83591666

      招办网址:http://zs.cumt.edu.cn

      学校主页:http://www.cumt.edu.cn

      E-mail:zsjwc@cumt.edu.cn

    [!--befrom--] 2012-07-11
  •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国务院授权首批可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审定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及自批增列博士生导师的高校。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主校区位于四牌楼2号,是六朝宫苑的遗址,也曾是明朝国子监所在地,千百年来书声不断,学泽绵延。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誉。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设置之全和学校规模之大为全国各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大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的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60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1500多人,博士生导师300多人,两院院士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63”、“973”专家组成员等优秀人才130余人。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个一级学科在2002-2004全国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全国前十名,其中6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五名。目前,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206个硕士点,9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其中1个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22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96年通过“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价”,是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3所高校之一。 2004年,在20年强化班办学经验基础上成立了吴健雄学院。该学院依托学校的重点学科,汇集学校一流教师,享用学校一流资源,采用分级导师制,是东南大学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区”。2005年,全校共有15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其中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体育、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等课程,几乎惠及所有在校学生,精品课程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七。学校共设有40多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研究生9000多人。另有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近3000人。
    东南大学办学条件优异。学校设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计算中心、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等教学实习基地,并建立了网上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教学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学校图书馆面积3万多平方米,藏有各类图书资料227万册。
    东南大学学校总面积427公顷,校园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成于1930年的大礼堂、吴健雄先生曾经就读的“健雄院”、古劲苍笼的六朝松、为纪念清朝大书法家李瑞清先生而建的“梅庵”、典雅端庄的老图书馆、1923年落成的体育馆与新落成的吴健雄纪念馆、李文正楼、逸夫科技馆等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为来校深造的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学校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2005年东南大学科研经费达到5.5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申请的专利数连续多年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
    东南大学是我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与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每年选派百余位优秀本科生到国(境)外高校深造;邀请包括杨振宁、丁肇中、莱恩、沙巴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大批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访问。 
     今日的东南大学将秉承百年优良传统,励行“止于至善”校训,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团结奋进,沿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实践,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befrom--] 2012-07-11
  •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直属国家教育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内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南京。自1902年创建以来,她先后经历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次年迳名南京大学,沿用至今。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的文学院、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并将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今天的南京大学包括鼓楼、浦口两个校区,占地3600多亩,风景优美,建筑规模宏大,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已发展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的一流大学。5月20日为校庆日。  
    百余年来,南京大学俊彦云集,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李瑞清、吴有训、竺可桢、茅以升、柳诒徵、胡小石、陶行知、郭秉文、陈鹤琴、汤用彤、马寅初、李叔同、熊庆来、童第周、金善宝、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严济慈、吴健雄、李国鼎、罗家伦、顾毓?、李方训、吴宓、朱光亚、赵忠尧、赛珍珠、杨杏佛、吕叔湘、梁希、戴安邦、陈白尘、匡亚明等名家大师们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6位是南京大学校友。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逐步形成了人文、社会、自然、技术、生命、现代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南京大学设有18个学院,55个系,拥有本科专业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7个,专业硕士学位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点139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国家重点学科2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人才培养基地1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在全校近2000名专任教师中,共有教授69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0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博士生导师630余人。  
    依托多科学的综合优势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南京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效益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统计,1992年以来,南京大学被国际权威的科研检索资料《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7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首位,被引用论文数也连续8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10余年来,南京大学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40余项。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项。从1994年以来,南京大学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全国高校中也名列前茅。  
    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现有各类学生41600余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9900名。在国内,南大的毕业生以“基础厚、后劲足、能力强、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国际学术界,有7位南京大学的毕业生获美国总统奖。以南大研究生及其导师的姓氏命名的科学成果就有“周??龚分步相变理论”、“吴孤子”理论等。而在英国举办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南大学子先后两次获得冠军。1994、1995年,南大学生辩论队技压群雄,先后夺得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和国际大专辩论赛桂冠。1999年,南京大学又以优异成绩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率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举行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南京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学校图书馆藏书量429余万册,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学校建有各类研究所116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87个,并拥有现代分析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大型教学科研实验基地。  
    南京大学是我国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最活跃的大学之一。与近30个国家的18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关系,主办国际会议120余次,2500余人次的教师出国留学、访问或进修,聘请外国专家学者1800多人次来校讲学与合作,6000多名海外留学生先后在南大进修学习。李政道、丁肇中、杨振宁、普列高津、格拉肖、芒德尔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被授予名誉教授或名誉博士称号。美国前总统布什、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等国外政要也先后来南大访问。南京大学为直接借鉴国外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 模式,先后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创办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与德国哥廷根大学联合建立了中德法学研究所、与日本邮政省共建了中国唯一的“多媒体远程卫星教育系统研究室”等,其中,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经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中美两国在教育学术领域合作的成功范例,受到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重视和称赞,被誉为“不出国的留学园地”,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新的世纪,南京大学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富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迈进,争取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befrom--] 2012-07-11
  •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学校坐落于省会石家庄市,具有108年的办学历史,是省属骨干重点大学之一。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是我国建立较早、目前规模较大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质,“怀天下,求真知”的校训成为一代代师大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旗帜。学校英才辈出,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士恩、荣高棠等,有学界名人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精英。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活跃于全省乃至全国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目前,学校在校本、专科生20198人,研究生3180人,成人教育学生19765人。

    学校占地1222.87亩,馆藏图书320万册,设有21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拥有本科专业8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2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拥有河北省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高校强势特色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49门。近年来,学校加大了整合、优化办学资源的力度,主动调整专业结构,非师范专业由原来的30个增加到现在的59个,已形成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2957名,专任教师1495人,教授304人,副教授55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11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27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燕赵学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达到310人。

    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2年以来,年到位校外科研经费快速增长,新增国家级项目193 项(自然科学项目150项,社会科学项目43项)。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部重大前期研究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和转基因产业化开发项目,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类项目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项目,一些科研成果发表在Science、The Plant Cell、Inventiones Mathematicae、Advances in Mathematics、Astrophysical Journal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多项优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在发挥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的同时,组建河北省数学研究中心、燕赵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地)合作,大力加强应用技术和开发研究,申报专利数由2003年的2项增长到2009年的32项,积极推进小麦新品种的推广、移动视频自适应技术、生化制药和超细材料的产业化、土地评估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燕赵文化研究等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不断深化本科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自2006年起,系统实施顶岗实习支教工程,以此为基础形成了“3.5+0.5”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受到了学生和基层中学的欢迎。2010年,在顶岗支教的基础上,学校又实施了“优师计划”,推行“顶岗实习支教”+“特岗计划”+“教育硕士”一体化的培养方案。2005年起,实施了完全学分制,并且逐步推行按大类招生按方向培养,学生学习的志趣与意愿得到进一步尊重,学生在选择专业、修读课程、规划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建立健全了由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生信息员和网上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助学体系。为鼓励广大贫困生刻苦学习,除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外,还设立了“华润奖学金”和“陈忠堂奖学金”等;学生还可以申报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状况,学校为特困生提供一定的困难补助或减免部分学费;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

    就业工作扎实有效。自1999年始,学校每年举办的全省师范类毕业生“双选会”已成为我省基础教育选聘人才的最大平台。通过主动拓宽展就业市场、夯实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资助资金、建立学士后工作站等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2010年华民慈善基金会将出资50万元扶助我校2011届100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

    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国际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校是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具有招收外籍留学生资格的单位,招收国外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有来自日、韩、意、英、美、加等国家的长、短期语言及学位留学生300余人在校学习、深造。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已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建立了2所海外汉语推广机构,近年来共派出汉语推广志愿者220余人。

    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骨干师资,为省属高校培养基础课师资,积极服务河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师范大学,跻身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

    2010年河北师范大学招收本科生4900人(文史类1300人,理工类2350人,艺术类675人,体育类215人,对口类360人),本科计划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河北省内3935人,省外995人)招生,专科生700人,少数民族预科班60人,具体招生专业及人数详见各省招生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

    目前,占地1829亩的新校区正在建设当中,暑假后部分学院将迁入新校区办学。河北师大全体教职员工正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执着的努力、更加扎实的工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跨越,谱写河北师范大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

    [!--befrom--] 2012-07-03
  • 承德医学院

    承德医学院

    承德医学院(Chengde Medical College)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政府的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座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

    承德医学院创建于1945年9月,前身是冀东军区卫生学校,刘韶九为首任校长;1947年9月与冀察热辽军医学校合并为冀察热辽医科专门学校;1948年1月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医学教育学家马旭为教育长;1949年3月学校迁至原热河省会——承德市,5月更名为热河医学院;1956年热河省建制撤销,学校划归河北省政府领导,1958年更名为承德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承德医学院。1996年6月学校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院校合格评估。2001年6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产蚕桑研究所并入我校。2003年9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10月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生。

    学校本部教职工674人,其中专任教师364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15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9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3人。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劳动模范、享受河北省政府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省管专家、省级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河北省师德模范标兵24人;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7人。学校还聘请牛满江教授、秦伯益院士等30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或客座教授。与泰国清迈大学、韩国又石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关系。

    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6001人,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在校研究生57人,留学生53人。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办继续教育。

    校园占地104.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8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464.89万元;图书馆藏书56万册。

    有基础医学部、社会科学部、公共体育部、护理学系、中医学系、中药学系、心理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文献检索教研室、军事学教研室、临床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机构;人体解剖学等62个教研室;形态学实验中心等14个实验平台。有附属医院1所,教学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实习医院40所。

    有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护理学(涉外护理方向)、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应用心理学9个本科专业;设有临床医学等7个专科专业。同时开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教育。

    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计划生育、眼科学、精神与神经病学和蚕业7个研究所;有河北省中药学科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中药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有中药学、皮肤性病学、口腔医学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中药学、肿瘤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5个硕士点。有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和医学细胞生物学四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先后6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1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等三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学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大学生社会实践5次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等部委联合表彰。同时,还获得河北省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单位荣誉称号。于芳兰同志被评为“河北省十大爱心人物”。
     

    [!--befrom--] 2012-07-03
  •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座落在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张家口市,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河北省北部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9月由张家口医学院、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和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三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张家口医学院的前身是1945年建立的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1982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张家口医学院;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6年;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23年。

    学校现有校本部(钻石南路11号)、东校区、南校区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具有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先进的校园网络、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各学科基础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42万册。有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5所,其它实习医院、农场、牧场、兽医院及教育实习基地236个。其中,附属第一医院是冀、晋、蒙交汇处,规模最大、科系最全、设备先进、诊疗水平高,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级爱婴医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1449人。其中,专任教师987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35人(教授146人、副教授28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7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5人。在职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河北省省管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河北省青年科技标兵、国家级专业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委员及省优秀(模范)教师多人。有多名教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外国留学生教育为两翼。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两万余名,硕士研究生172名,外国留学生398人。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基础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文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政学院、艺术学院、中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公共体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医学、农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和工学等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学科为优势,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开设本科专业46个,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传统优势专业,医学检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方向)两个专业为华北地区高校首开和特色专业,法医学为河北省首开专业。拥有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药理学为河北省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神经内科学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中医内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药学专业2008年被评为“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及品牌特色专业”,并入选第三批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药学专业、农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农学专业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病理生理学、实验诊断学、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3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07年通过评审,被列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中心。

    学校国际交流日趋活跃,教育国际化合作不断加强,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乌克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我校兼职或客座教授。学校与国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留学生交流、合作关系,并为2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访问学者、留学生百余人。同时,学校启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18所州立大学在学生培养、教师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建立实质的合作关系。

     学校主办并公开出版发行《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河北北方学院报》。

    半个世纪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优秀代表,有的成为国家、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有的成为国内外大学的知名教授或某个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受到社会的赞誉,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薪火承传建伟业,继往开来谱华章。目前,学校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03
  •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北医科大学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1995年5月由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其中原河北医学院建校最早,前身是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的北洋医学堂。原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也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科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现设有16个学院(含独立学院),19个本、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招收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建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64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0322名,研究生3000余名,另外还招收韩国、日本等国的留学生。

    全校系统共有教职工8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职777人,副高职1281人。博士生导师88人,硕士生导师951名。校部现有专任教师870人,其中教授200人,副教授249人,574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在这支队伍中有一批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两院院士后备人选2名,燕赵学者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7名,省管优秀专家20名,有突出贡献的国家和省级中青年专家81名,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24名,有20余人担任国家级专业学会的常务理事和理事。

    河北医科大学具有完善的办学条件,全校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8406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00万册,电子图书82万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中医院、口腔医院等6所省级医院为直属附属医院,开设病床5300多张。河北省人民医院、唐山工人医院等16所医院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另有60余所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

    河北医科大学不仅是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设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级研究所,年承担科研课题400余项,上级资助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此外还主办9种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

    近年来,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法国、俄罗斯的15所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协作关系,聘请了30余名外国专家担任学校的名誉职务,派出400多名专家教授出国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百名青年教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同国内高等学校的合作也日益增多。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中国大学自然科学列入百强。
     

    [!--befrom--] 2012-07-03
  •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位于古城保定,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是陶冶情操、求学、授业的理想之地。

     

    历史悠久,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学校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先后经历了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历史时期。上世纪50年代,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学校的森林系整建制调整到北京,参与组建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整建制调整到内蒙古,参与组建了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农田水利系整建制调整到武汉,参与组建了武汉水利水电学院(现与武汉大学合并)。学校长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进入新时期,1986年和1996年两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宣传学习河北农业大学的高潮。

    基础条件良好。校园占地1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余平方米。附属实验农场330余公顷、林场2700余公顷。学校图书馆藏书170万余册;仪器设备值2亿元;学校先后与邢台、承德、石家庄等签订了市校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内十几个县级政府签订校县合作协议,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

    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在校教职工3000余名,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321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621人,博士生导师129人,硕士生导师476人。学校先后有38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1人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4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9人。

    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分制,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社会适应性与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考研率超过20%,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类型齐全,数量位居河北省高校前列。学校先后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9门;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学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9项,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31项。在教育部组织的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河北省有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名,河北农业大学占有其中四个。

    科研实力强劲,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校有河北省高校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试验站),18个省级科研机构。科研工作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十五”以来,承担国家“863”课题、“973”专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2629项,鉴定科技成果293项,其中220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8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北省省长特别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3项。科研项目获奖等级、数量和获奖率连续八年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

    以生命类学科为优势,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学科优势明显,新兴与传统学科交融。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博士点、65个硕士点,7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七大门类。其中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是河北省第一个管理类博士点,会计与资产评估学科是财政部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建有建设部“北方村镇建设人才培训中心”、财政部“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培训基地”。

    办学特色鲜明,学风严谨朴实。在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的办学原则,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创新和技能培养,所开创的“太行山道路”办学模式享誉全国,办学特色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务院和多部委的多次好评。办学一百多年来,数以十万计的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在我国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院士、知名专家、技术骨干、企业家和领导干部。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16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2001年开始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与荷兰应用科技大学签订了学生交流和双学士学位项目的合作协议。学校通过“援外技术培训班”已培训发展中国家学员158名。河北农业大学是河北省唯一一所参加中国国际交流中心“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与Cisco公司签署办学协议的100所高校之一。

    学校从2000年以来连续五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文明单位”;1998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教育部党组授予“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 2001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学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第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招生咨询电话:0312-7528888、7521540

      学校网址:http://www.hebau.edu.cn/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河北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071001。

    [!--befrom--] 2012-07-03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50年8月,初名为张家口技术学校,1951年定名为察哈尔工业学院,1952年2月改为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的华北工业学校,1954年5月起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张家口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7月划归河北省,先后更名为张家口工学院、张家口建筑工程专科学校和张家口建筑工程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定名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是河北省唯一的专门培养建筑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校本部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建国路33号,占地236亩,建筑面积72554平方米;新校区位于张家口市纬三路,占地987亩,一期工程近10万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图书馆4803平方米,藏书共55.43万册(件),订有国内外期刊1300多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20万元。学院现有教职工627人,其中专任教师37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6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98人,占教师总数的52.80%。从2001年开始,面向全国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本、专科生。目前,学院现有国家计划全日制在校生总数6785人。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系、城市建设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建筑系、管理系、计算机系、外语系、数理系9个系和成人教育学院,社会科学部和体育部2个教学部,建筑设计研究院及3个研究所。有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育创新高地。专业设置涵盖工、管、理、文四个学科门类,工科类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7.78%,基本覆盖了河北省以建筑业为主的城乡建设产业。设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等18个本科专业;建有44个教研室、21个实验室(实验中心)。形成了以建筑产业类学科为主体,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朴实、勤奋进取”的校风。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内涵发展之路,立足河北,服务区域经济和建筑行业,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一批省内一流学科专业的建筑大学。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近年来的就业签约率始终在省内名列前茅。
     

    [!--befrom--] 2012-07-03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