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校库 > 本科高校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2010年3月批准,由原河南财经学院和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兼有文学、理学、工学等六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在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荣获“河南公众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称号。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含MBA),41个本科专业。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门类齐全,优势突出,形成了以经济、管理、法学类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5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伦理学、民商法学等25个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批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在国际国内财经学界、法学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资深学者。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3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18人(正教授153人),拥有一批省管优秀专家、省级特聘教授、省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有2人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研成果丰富,承担着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喜人。2009年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教学改革与建设  学校注重多层次特色培养。多年来,本科专业可以进行辅修专业和转专业学习。从2010年开始,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将在本科第一批招生;对在校本科学生面向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等5个专业进行双学位教育;在会计学专业开设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和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方向实验班。

    办学条件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越。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学校建有现代化的计算中心、视听教室、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以及会计学实验室、金融科学实验室、数字化模拟法庭等十多个专业实验室,拥有100多个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联通图书馆、学生公寓和校内各部门。

    国际文化交流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学及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办学、互派留学生、文化教育交流等活动。与爱尔兰国立考克大学和卡罗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工商管理、会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和信息管理等专科本科连读专业的学生;与美国、瑞典、巴西、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开展本科生互换项目。

    校园文化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校园里活跃着50余个学生社团;开展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思想学术节、体育节、星火论坛、“挑战杯”竞赛等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成为大学生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大舞台。学校也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实践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

    根植中原文化沃土,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按照内抓机制,外引资源,拓展空间,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学术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制度治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政法大学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2
  •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省属本科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的结合部,东邻沿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淮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陇海与京九两大铁路、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与济(济南)广(广州)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交通黄金十字架。

     

    学校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3个教学部,59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是一所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 农学、艺术学等十个一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综合类院校。现有专任教师1687人,其中教授92人、副教授295人。教师中有博士195人,硕士573人。学校馆藏图书150万册,各种电子图书57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1亿多元。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22336人, 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还招收有俄罗斯、蒙古国、印度等国留学生。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等方面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先进高校党委”、“河南省文明学校标兵”、“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07年被《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评为“中国发展最快的123所大学”之一; 2008年5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之一;2008年6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 我校取得了19个2级指标中18个A,1个B的优异成绩;2008年12月,我校被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本科院校”;2009年5月,我校荣获“河南省本科类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之一;2010年5月,我校被评为“河南省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之一;2011年5月,我校被评为“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2012年4月,我校被评为“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befrom--] 2012-07-12
  •  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简介

    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北依洛河,碧水东流,杨柳堆烟,流传着洛神宓妃的美丽传说;南望关林和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近邻宋理学家邵雍故居;地处河洛,文脉传承,底蕴丰厚。

    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16年成立的河洛道师范学校,历经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建校9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为雄厚的办学实力,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政法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商学院、生命科学系、管理科学系、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院系及4个公共教学部,有48本科专业。另设有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水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占地1100余亩,建筑面积近6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设施齐全,建有两个重点实验室,共有计算机4000余台。图书馆藏书170万册,中外文期刊3000多种,电子图书20余万种,是中国知识工程文献检索二级中心。

    洛阳师范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0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60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60余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0人。学校还聘有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外籍教师200余人,并拥有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学者,形成了合理的教师梯队。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施本科生学分制,狠抓教学质量建设,教学质 量不断提高,有多项教学成获得省级奖励。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河洛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并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700余篇。荣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100多项。

    新的世纪,新的征程,掀开了洛阳师范学院发展的新篇章,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对外交流和办学渠道不断扩展,与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爱尔兰沃特福德学院、德国马格德堡—施滕达尔高等专业学院合作办学,并加入了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目前,洛阳师范学院正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位居于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开放性、多学科、教学型师范大学。
     

    [!--befrom--] 2012-07-12
  • 南阳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美,交通便利,享有绿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新城之美誉。南阳文化积淀悠久而丰厚,曾孕育了张衡、张仲景、诸葛亮、范蠡等历史名人。近现代更是有冯友兰、姚雪垠、彭雪枫、王永民、二月河等英才涌现。
     
    南阳师范学院地处南阳市西区卧龙岗上,是河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紧邻驰名中外的诸葛武侯祠景区。学院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绿树碧楼,花开四季,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学院创建于1951年,目前占地1272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6357万元,图书馆藏书102万册,可同步查阅中外文期刊5000余种,并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图书馆连网。学院已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并与Internet互联,学院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学网南阳市的中心节点。

    南阳师范学院地处南阳市西区卧龙岗上,是河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紧邻驰名中外的诸葛武侯祠景区。学院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绿树碧楼,花开四季,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学院创建于1951年,目前占地1272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6357万元,图书馆藏书102万册,可同步查阅中外文期刊5000余种,并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图书馆连网。学院已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并与Internet互联,学院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学网南阳市的中心节点。

    学院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80余名,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余名。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管专家、获曾宪梓奖教师等53名,外籍教师10名。学院还聘请北大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孙儒泳、张国伟,工程院院士张勇传、杨士莪,著名作家二月河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90余人为学院兼职教授。学院是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现有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21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八个学科门类。学院面向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6000余名,成人教育在籍生8300余人。  学院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80余名,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余名。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管专家、获曾宪梓奖教师等53名,外籍教师10名。学院还聘请北大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孙儒泳、张国伟,工程院院士张勇传、杨士莪,著名作家二月河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90余人为学院兼职教授。学院是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现有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21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八个学科门类。学院面向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6000余名,成人教育在籍生8300余人。    学院目前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政治与社会管理系、法学系、历史学系、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系、美术系、音乐系、体育系、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旅游与环境科学系等16个系,并设有成人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五年制教育管理中心等办学机构。学院与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天冠集团、新加坡东亚商学院、日本神户凑东商会等国内外多所院校及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学院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基地。

    南阳师范学院学术气氛浓厚。成立有汉文化研究所、环境艺术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95年以来学院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工具书等34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5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67篇,SCI收录15篇;获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6项,获各类科研奖励578项。学院科研初步形成了地方性、应用性、师范性三大特色研究,其中“汉文化研究”和“南阳作家群研究”引起学术界关注。《南都学坛》是全国百强学报、核心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办刊特色鲜明,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南阳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45000余名。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校后勤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先进党委”、“省级文明单位”、“省文明标兵学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花园式学校”等荣誉称号。学院实行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特困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以鼓励和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院明确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内部改革为动力,坚持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突出发展内涵,努力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

    卧龙岗清幽,白河水长流。植根于南阳丰厚文化底蕴中的南阳师范学院正迈步走向新的辉煌!
     

    [!--befrom--] 2012-07-12
  • 许昌学院

    许昌学院

    许昌学院是一所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本科学院。学院办学历史源远流长,育人条件日臻完善,师资队伍朝气蓬勃,校园文化流光溢彩。

    学校座落在汉魏古都----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市是汉魏故都,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国家森林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钧瓷文化之乡等称号。许昌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以电力装备、金刚石制品、发制品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现有三家上市公司和两家控股上市公司。“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都在境内经过。京广铁路、107国道、311国道以及京港澳、兰(考) 南(阳)、永(城)登(封)、郑(州)石(人山)等高速公路以及建设中的京广高速铁路从境内穿过。许昌市优美的市容环境、雄厚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我校提供了优越的外部办学条件。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49万多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花草烂漫,被评为省级卫生单位、园林式单位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完善,拥有先进的远程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高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齐全的体育设施,建有各类实验室10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832万元,利用外国政府贷款个4000万元购置的设备正陆续到位。新图书大楼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现有藏书近110万册。

    学校现在教职工1042人,其中专任教师834人,教师中有正高职称56人,副高职称178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50人。学校还聘请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36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国家级、省部级劳模和优秀教师,有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学院积极实施科研支撑教学、科研强校的战略,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学术声誉跻身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成立有中加微纳米材料研究室、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魏晋文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许昌市网络工程研究中心等专业科研机构。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博士后项目各1项,还有团中央重点课题、省重大科研项目、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项目、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高层次课题,出版著作19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886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权威 检索机构收录175篇。《许昌学院学报》一贯坚持质量第一、突出特色的办刊宗旨,在全国高校和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先后被评为全国社科百强学报、全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学报百强特色专栏、河南省一级期刊和河南省“十佳学报”。

    目前学校有17个院(系部),举办了43个本科专业和12个专科专业,覆盖了文、史、理、工、法、管、教、经等八个学科门类,应用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继续教育在读生近7000人,学生来自全国23个省份。学校还与许继集团、双汇集团等国内著名企业联合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与印度、加拿大等国外高校联合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德育首位、教学中心,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有个性、能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了“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诚信,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祖国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和校园文化的培育,致力于建设“和谐校园、活力校园、学术校园、文化校园”。校园环境优美宜人,学校形象标识独具魅力,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社团十分活跃。一年一度坚持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暨科技活动节、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全省、全国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奖,曾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希望工程组织奖、全国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称号,在河南省首届电视大专辩论赛中荣膺冠军,入选全省高校十大学生社团标兵,学生科技活动先后四期被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 栏目报道,在第六届中国校园舞蹈大赛中夺得“荷花奖”银奖,是河南省参加该赛事的最好成绩。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和经验在全国第二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优秀奖。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努力建立科学有序、管理规范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全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全省高校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来来,学校在教学、学生管理与教育、共青团、综合治理等工作方面荣获各种奖荐100多项。后 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跨入新世纪的许昌学院,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学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谋划学校发展蓝图,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7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在读生达到7000人左右。 通过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初步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 第二步: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8000人左右,继续教 育在读生达到8000人左右,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和专业,育人层次、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不断提升在全省和全国高校的知名度。第三步:到2020年,全 日制在校生达到20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在读生达到9000人左右。进一步提升培养层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研究生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校风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过硬、效益显著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努力实现“省内知名、国内有位”的目标。目前全校师生正团结一致,奋发图强,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

      (数据截止到2008年10月)
     

    [!--befrom--] 2012-07-12
  •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河南省属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座落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为中国文字之都,中华文明之源,中华民族人祖之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之乡、《周易》的诞生地,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颛顼帝喾二帝陵、袁林、曹操高陵、岳飞庙、羑里城、文峰塔等历史文化遗迹星罗棋布。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京广铁路、石武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经由安阳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此后历经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安阳师范学院。

    学校依托安阳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汉字文化研究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殷商文化研究、汉字文化研究和国际汉语推广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1909亩,建筑面积76.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图书文献202万册。设有20个教学院(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开设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教师103人,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教师639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33位教师被评为全国和河南省优秀教师、模范教师,1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48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创新人才、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35位教师被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

    学校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有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甲骨文与殷商文化),设有河南省硅材料·光伏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安阳市医药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阳市数字化甲骨文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公开出版的《殷都学刊》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刊,发行到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多次承办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泰国等国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我校现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办学,建有学前教育、社会体育(运动与休闲管理)、工商企业管理(销售经理方向)等三个专业。学生在国内修完三年课程后,可获得我校和加拿大荷兰学院颁发的教育专科毕业证书,所获学分加方予以承认。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经河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开展双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学校。目前,我校开展双学位试点工作的专业共有6个,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英语、会计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在校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综合能力强,就业率和硕士研究生考取率处在省内同类院校前列。2007年11月,学校以全国同类院校并列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以来,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沿着“十条办学之路”,为加快实现“一个目标、两大跨越”战略任务而努力奋斗,各项办学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普通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百年弦歌不辍,百年薪火相传,学校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安阳师范学院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安阳师范学院!

     

    [!--befrom--] 2012-07-12
  • 周口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地处三皇故都、老子故里、陈楚旧地、豫东名城周口市。周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颍河、沙河、贾鲁河三川在此交汇,不尽东流;漯阜铁路连线京九和陇海线,横穿周口;宁洛高速、大广高速在此交汇,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校园内花木交荫,绿围翠绕,鸟语花香,四季如春,风光旖旎,景色宜人。

     

    周口师范学院始建于1973年,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基本建设步伐,拉大办学框架,拓宽办学途径,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层次,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建校38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为雄厚的办学实力,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及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占地1525亩,校舍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近1.09亿元,图书馆藏书120.0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建有中国学术期刊网镜像站点和5000多种期刊集成化全文数据库;有82个标准实验室和1个分析测试中心,教育实习基地123个,专业实习基地70个,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30个,德育教育基地7个。

    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学系、政法系、外语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教育科学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软件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院)系,设有公共理论、公共体育、公共艺术和职业技能、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5个公共教学部,开设有58个专业(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13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8大学科门类。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化学、基础数学、植物学等4个学科与郑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精品课程;设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4个双学位教育试点专业。

    目前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近20000人,成人教育学生8960人。现有专任教师958人,外籍教师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95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54人。有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47人,聘请省内外兼职教授28人。学校注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与其中一些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互派交流生。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学校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科学研究,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近来来,教师先后承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项目44项;发表学术论文3825篇,其中核心期刊1199篇;出版专著、教材及工具书186部;承担厅级以上科研项目73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89项。学术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立足周口,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声教迄四海,桃李满天下。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托中原文化之底蕴,乘科学发展之东风,周口师范学院正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学校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电话:0394-8178000(校办),0394-8592469(招生办)
      传真:0394-8178000
      邮编:466001

    [!--befrom--] 2012-07-12
  •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地处豫南历史文化名城--信阳市,是河南省两所重点建设的本科师范院校之一,是全省唯一获得两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本科院校,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费孝通先生誉为“教师之摇篮”。

     

    学校创建于1975年,原名为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次年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得开展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010年获得翻译硕士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环境优美,校风优良,质量过硬”的办学特色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信阳南临武汉,北倚郑州,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国道106、107、312和京珠、沪陕、大广高速公路均在此交汇,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学校坐落在贤山北麓,浉水之滨,西临“长淮明珠”南湾湖,南望“云中公园”鸡公山,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校园内花木交荫,绿围翠绕,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其他上级领导视察学校时,一致赞誉为“河南省最美的校园”,“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

    学校占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17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4000多种。建有网络信息与计算中心,各类实验室80余个,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110余个。

    学校现有19个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拥有5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经、管、法、教、艺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9个一级学科、涵盖6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3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 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4门省级精品课程。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也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30余人(其中教授11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72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等100余人。学生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

    学校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近年来,先后投入数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河南省组织的各类高校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统考中,信阳师范学院始终名列前茅;在全国和河南省组织的各项技能竞赛中,一直位居前列。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始终处于领先水平,部分专业达到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教学成果《双向培训: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一条新路》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另先后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0余项。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近5年来,学校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务院部委项目8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新华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收录、转载770余篇,出版著作300余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90余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行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自然科学版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全国师范学院学报中唯一入选的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

    学校注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与其中一些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先后选派学生到美国、英国、新西兰、韩国等国高校深造,并接收美国、韩国等国留学生。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 “省级文明单位”、 “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评为“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2011年在河南省组织的高校党建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全校上下正按照“提高质量、提升层次、增强特色、增进效益”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提升内涵,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2
  •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滨滚滚黄河,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八十九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已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6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设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基地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设有生命科学和化学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教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河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承办单位、河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学校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亿元,馆藏图书295万册。学校现有各类学生40000余人,在岗教职工22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

    河南师范大学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毕列爵、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层出不穷。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等80人;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中,本校教师水平和教师绩效均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具有教授评审权。河南师范大学以“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为校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和“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优良学风。

    河南师范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本科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建设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学校生源充足,多年来本科招生第一志愿报考上线人数一直是招生计划的2倍左右,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30%以上。2007年以来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科学、日语、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河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有机药物、新能源材料、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小麦生理生态研究等方面,学校转让的高新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达到数亿元,已成为促进河南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2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6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得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校园戏剧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以及省部级音乐、美术奖励48项,主编(著)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60余部,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600余篇。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细胞分化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据美国科技信息所对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年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的分析报道,河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前1%,在我国进入前1%的96所高校中位居63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河南师范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 SCI收录的数量,自1994年至2001年高校大规模并校之前一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其中1995年曾名列第29位,全国师范院校第4位。SCI论文引证在全国排序自1995年以来一直居前51位,最高位次为第30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跻身CSSCI来源期刊,成为学界公认的名刊。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40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派出300余位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进行学术交流。诺贝尔奖获得者柏诺兹、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汪尔康、吴祖泽、沈韫芬,著名作家二月河,美国生物化学家陈亨,德国社会学家史耐德尔等20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还常年聘有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

    八十九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师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办学效益显著。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属高校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政治表现和业务能力优良率均居河南省属高校前列。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余人,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教书育人的典型,有的成为科学研究的带头人,有的成为发展经济的企业家,有的成为政绩卓著的党政工作者。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近年来,学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人事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教务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工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校校风校纪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继续加强学科“山峰建设”,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进一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全面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befrom--] 2012-07-12
  • 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始建于1950年,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目前是河南省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本科院校,具有医学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教职工(含附院)348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8人,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7人,省管优秀专家6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学院设有心血管、眼科学等11个研究所,85个教研室,拥有精神病学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精品课程。    院本部占地面积77.0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2.0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277万元,建有现代化的综合实验大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7个教学用计算机房、9个多媒体语音室、63个多媒体教室,拥有设备一流的形态学、机能学、免疫分子生物学、分析测试等开放性实验室。现代化的图书馆在全省高校独树一帜,藏书4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电子图书3.2万种,实行藏阅合一的开放式管理模式,自动化网络系统24小时开放服务,并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开展了联机检索业务。创办有《新乡医学院学报》、《眼科新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等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建有现代化网络信息中心,光纤同时连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中国公众计算机互联网。
    学院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麻醉学、法医学、应用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生物技术、英语(医学科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以及儿科学、眼耳鼻喉科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卫生、康复医学、医学美容等19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设有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外科学、应用心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眼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9个硕士学位学科专业。现有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成人学历教育在读学员等16835人。
    学院建有三所附属医院,总床位2000余张。第一附属医院1896年建院,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也是豫北地区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实力雄厚,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是河南省唯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和司法精神医疗鉴定为一体的省级精神、神经病专科“三级甲等”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为一所新型省级综合性医院,现已初步形成以眼耳鼻喉科和创伤急救医学为特色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同时,在省内外拥有70余家教学实习医院,并且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济南、南京等地的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临床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瑞典隆德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多个国家著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常选派多名优秀教师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修、讲学或进行学术研究,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来院做学术报告,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院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大力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现有在校留学生248人,在校留学生学历教育人数位居全省高校第一位。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开展“3+1”、“3+1+1”护理学本科和研究生项目。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研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成才,每年从学生所缴纳的学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奖学金、勤工俭学等费用。奖学金设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毕业生奖学金等。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特困生完成学业,学院除发放困难补助外,还设立有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并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国家助学贷款
      
     

    [!--befrom--] 2012-07-12
  •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同时我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批准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及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并拥有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基地。学校位于河南省会郑州,现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727亩,老校区位于市中心美丽的金水河畔,具有中原文化底蕴和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新校区位于郑东新区高校园区。

     

      50多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是河南省中医药教育、医疗、科研的龙头和中心。学校现设有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体育教研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等16个院(部、中心)。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701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6055人,硕士研究生1086人,海外留学生161人,成人教育学生399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842人,其中校本部1176人,附属医院1666人。专任教师779人,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23人,副高职称者30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455人、博士学位人员2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7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0人。有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4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18人,首届国医大师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4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36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3人,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河南省省级及厅级学术带头人57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自主对象4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项目获得者44人。

      学校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百佳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河南省中医院,为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以针灸推拿为特色,有数十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坐诊。学校拥有稳定的医、药学实习基地121个。建有分子生物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动物实验中心、药理毒理学实验室、中药标本馆等,其中拥有5000多种中药标本的水浸标本室国内技术领先。校内各类馆藏纸质图书101.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教室、宿舍、食堂和运动场地等配置均能较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凸显“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育人理念,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中医药人才4万多人。全面提升的综合办学实力,使学校竞争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第一志愿报考率、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名列河南省普通高校前列。

    [!--befrom--] 2012-07-12
  •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始建于1949年,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54万平方米。

    学校设15个教学院(系),4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河南省特色专业。有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目前有各类在校生2800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4000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多层次、多科性的办学格局。现有教职工1342人,专任教师871人,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70余人,教授102人,副教授310人,博士、硕士56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省管优秀专家17人。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性构建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双师型素质、双基地建设、双技能训练、双证书制度"四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双岗实习、置换培训"实习新模式,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0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5%以上。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估为"优秀"。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7、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重大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41项,获科技成果奖励351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
     

    [!--befrom--] 2012-07-12
  •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创办于1912年,前身是成立于1912年的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之后相继经历了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农科、省立中山大学农科、省立河南大学农学院和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等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建院,成为河南农学院。1957年从古城开封迁至省会郑州。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11月成为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省属农业大学。

    学校学科覆盖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等9大门类,设有20个学院。拥有3个一级、二级国家级重点学科,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7个博士点,63个硕士点,54个本科专业。建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2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教授、副教授400多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专家3人,获国家“中华农业英才奖”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7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省特聘教授5人,省管优秀专家34人,省创新人才7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9人,省骨干教师60人。

    学校充分发挥人才、科技、教育资源优势,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主持小麦、玉米等作物“高、稳、低、优”协作攻关,为解决河南省乃至全国温饱问题做出突出贡献。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主持有“粮食丰产科技工程”、863项目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30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0多项,科技成果、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首位,为支撑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目前,学校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建设全国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结构,发展内涵,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

    [!--befrom--] 2012-07-12
  •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地处河南省会郑州,始建于1955年,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9月,按照“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方针,学校划转河南省管理,2000年7月,更名为中原工学院,是面向全国招生,以工为主,以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五十多年来,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有了较强的办学实力。

     

    学校现有20个教学部门,开设49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学生近3万人,其中,本专科生19587人;研究生374人;成教生10680人,留学生25人;现有教职工1463人,其中专任教师92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1人。

    ——办学条件硬

    学校占地面积1460亩,分南区、北区和西区三个校区。建筑面积57.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馆藏图书197万册,开通有国际联机检索,校园网络发达,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此外,学校还在校外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基地。

     ——办学层次高

    学科建设得到强化,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点,拥有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两个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具有4个授权领域;具有全国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2010年我校被河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现有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14个。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着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较高的平台。

    ——办学特色强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成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7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办学模式多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瑞典、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了教师和学生教育交流活动;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西兰联合理工学院等高校开展了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企业合作举办了中原工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亚太国际学院和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2010年,学校被授予“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集体”。

    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学校深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厚爱。200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在全国介绍了经验。2006年,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的德育评估中获“优秀”。2007年,被评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2004-2006年,中原工学院连续三年专利受理量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名。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 、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教师培训年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被评为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和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目前,全校师生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水平、更名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引领,主动融入和服务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战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科研强校工程和人才兴校战略,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强化特色,服务产业,为把我校建成特色显著、国内知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befrom--] 2012-07-12
  •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工业与旅游城市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1952年始建于北京。1956年为配合国家重工业基地建设迁至洛阳,更名为洛阳工学院。1998年由机械工业部划转河南省。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优化省内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组建了以工为主的河南科技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历经59年的发展,学校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成为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中原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学府。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

    学科门类齐全   学校现设26个学院,有80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一级学科,136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是教育部授权的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3万余人。建校59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6万名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在全省高校位于前列;学校有共享院士7人、中原学者1人、省级特聘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51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等高级人才212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6个。

    科研基础扎实   学校有45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矿山重型装备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摩擦学与材料防护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汽车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省部级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8个;有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国家及省级教学培训基地;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4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8个洛阳市人文社科基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三种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均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社科版两次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学科优势明显   学校在齿轮、轴承等装备基础件研究方面居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型装备数字化设计及控制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机械研究具有传统优势;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国防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长期合作,在国防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肿瘤学、神经外科学、法医学、显微外科学、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旱作栽培与育种、预防兽医学、动物育种与繁殖等学科的研究具有明显特色。“离子液体的构效关系及其化学工程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名优花卉矮化分子、生理、细胞学调控机制与微型化生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现有西苑、景华、周山、开元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16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1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37.51万册,中外文期刊近2200多种。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荣获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奖。体育场馆面积17万平方米。校内外实习基地200余个。学校有三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省级综合性教学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综合竞争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均居河南省综合性医院前列。

    对外合作广泛   学校目前已经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近年来,先后选派160多名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攻读学位和科研合作,接受各国留学生120多名,学校还常年聘请美、德、日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2003年学校开始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和东伦敦大学合作培养本科学生。

    培养模式灵活   学校本科教学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学生可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要求,自主选修课程,允许基本学制为4年的学生在3-6年内、基本学制为5年的学生在4-7年内完成学业。

    校风严谨,管理科学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在长期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践行“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形成了“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学慎思,尊师诚信”的学风和“和谐自强,严谨求实”的校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采用辅导员制,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素质。

    奖贷助学体系完善   学校健全了“奖、贷、助、补、减、缓、保”七位一体的学生解困助学体系。除按规定评选发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还设立了综合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等。校内设有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自助、自强。

    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就业率、就业质量位于河南省普通高校前列   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主要在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部队等行业就业,尤其在京、津、沪、江、浙、粤、鲁等经济发达地区很受欢迎。我校是济南军区授予的唯一一所“空军飞行学员优质生源学校”。

      2011年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总数9632名   学校全面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生政策,实施 “阳光工程”。

      ※我校21个专业分别在河南、吉林、福建本科一批招生。

      ※我校医学类和农林类专业在河南省单独编码招生。

      ※我校对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工商管理4个专业,分别在河南省、吉林省招收普通本科生。

      ※我校今年在河南招收免费医学定向生220人。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河南科技大学!

      ●咨询电话:0379-64160726,64160730,64160735,64160736

      ●E-mail:zhsb@mail.haust.edu.cn

      ●网址:http://www.haust.edu.cn

    [!--befrom--] 2012-07-12
  •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 1956 年, 1959 年开始本科教育, 1979 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从建校至上世纪末,学校为中央部属院校; 1998 年 8 月划归河南省管理; 2010 年 1 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

    2 .学科专业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是河南省人民政府立项建设的博士授权单位,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现有教学单位 20 个,本科专业 53 个(含一本招生专业 5 个),省级重点学科 25 个,硕士一级学科点 18 个(含硕士二级学科点 108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5 个,省级名牌或特色专业 11 个;工程硕士、 MBA 、农业推广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3 个,工程硕士领域 9 个;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等学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3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 2145 人。其中,专任教师 1300 余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 800 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 400 余人。双聘、特聘院士 10 人,长江学者 1 人,省级特聘教授 3 人,博士生导师 14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5 人,全国优秀教师 6 人,省、部级优秀教师、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 40 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等共 200 余人。学校有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建校以来,学校涌现了大批知名专家。老一辈专家教授中,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教授,粮食缺氧储藏研究的开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掌握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的张根旺教授,解决了粮食筒仓防爆难题的周乃如教授,开创了国内砂轮制造、研磨工业学的汪璠、张国贤教授等。他们潜心学术,立德树人,奖掖后进,功勋卓著,为我国粮食事业和超硬材料行业及学校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后继者树立了榜样。 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三届奥运会田径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学者,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

    4 .人才培养

    现有在校生 25000 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 23800 余人,硕士研究生 1032 人,外国留学生近百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 8000 余人。 学校一直面向全国招生,已为国家输送 10 万余名合格毕业生。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条战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正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着聪明才智,也为学校赢得了尊重和赞誉。 近年来,学校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一大批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并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总分连续 6 届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并荣获全国“优胜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 9 年位于河南省高校前列,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还获得“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和“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等荣誉称号。

    5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 2826 亩,建筑面积 89 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8.7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 3 亿元,馆藏图书 362 万册,建有河南省第一个万兆校园网。现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粮食局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实验室、工程中心 15 个和各类校级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近百个,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另外,学校还与社会共建了“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和河南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等省级产学研平台。

    6 .科学研究

    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中国气调储粮理论及技术、储粮昆虫分类学、磷脂粉末化技术及理论、粮食散体物料压力理论、筒仓防爆技术、低温陶瓷结合剂超硬磨具、高温树脂结合剂超硬磨具、柔软耐水砂布等研究方面,诞生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 近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7 项,其中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6 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143 项,承担省部级科技项目 272 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 52 项,授权发明专利 30 项; SCI 、 EI 等收录论文 1157 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 233 部。 学校是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主要成员单位,是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体单位之一。《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河南省一级期刊。

    7 .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全国约 70% 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 50% 的植物油加工企业、 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提供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工程设计,为构建现代中国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家投资 337 亿元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及粮食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学校研发的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 1/3 工程设计,使国家储备粮库的技术与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国家粮食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8 .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开展校研合作;与郑州市、周口市、鹤壁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许继集团、郑州现代物流有限公司(香港)等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联办 5 个本科专业;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开展在校生交流。 2007 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联合国粮食物流国际区域研讨会”、“国际小麦品质及面粉改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2008 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承办单位,迄今已培训来自 55 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行政与技术官员 200 余名。

    9 .校园文化

    学校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校风、“博学奉献”的教风和“勤奋诚信”的学风。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开设人文教育公选课,举办系列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

    10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学校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打造和谐校园,营造了团结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文明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befrom--] 2012-07-12
  • 郑州轻工业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经国务院批准于1977年创建,隶属国家原轻工业部,是国家为培养行业高级人才在全国设立的八所轻工类本科高校之一。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中南地区唯一的以轻工、食品、电器、工业设计为特色的本科高等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省部共建高校。

     

    学校有东风校区、科学校区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郑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学校连续四年获得“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高校综合实力20强”等荣誉称号,入选“2012年度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

    学科专业

    学校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53个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独立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本科专业具有双学位授予资格。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设有4个省、市级院士工作站,有22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多个工程技术中心。

    师资队伍

    学校广纳群贤,形成了院士和河南省特聘教授领军,以学术造诣深的教授、博士为骨干,以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一批优秀学术群体。900余名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00余人;有双聘院士3人、省级特聘教授岗位8个;有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6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4个省级教学团队,并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教学培养

    学校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011年获批成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将在部分工科专业改革试行。学校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制、导师制等适应大学生成才需求的培养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性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包括IF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等奖励500余项。

    国际合作

    学校2001年在河南省第一个开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首批通过教育部复核,被评为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单位。多年来,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等国的21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并互派留学生。学校设有雅思考试中心,被英国驻华使馆誉为“中国最好的考点之一”。2010年,在“新浪·中国教育”上被评为“十大知名中外合作办学院校”。

    学生就业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8万余名高素质人才,在烟草、家电、食品、电池、日用化工、工业设计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学校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工作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就业工作扎实有效,为实现较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就业率在95%以上,稳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招生计划

    我校2012年在全国招收本科生6650人,专科990人,新增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本科生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30个省招生,专科面向河南、安徽、湖南、河北、山西、江西招生。

    [!--befrom--] 2012-07-12
  •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新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办学资源充足。校本部包括新校区、南校区、工学院、医学院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493亩。其中位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占地面积4845亩,计划建设总投资19.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郑州大学办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2万人,各类研究生1.3万人,外国留学生1062人;在岗教职工6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100余人。在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26人(专职4人,双聘22人),教授633人,副教授16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00余人。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备。设有45个院(系),5个附属医院,94个本科专业,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1个专业博士学位点,10种专业硕士学位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50项,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学校现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6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40个省级重点学科。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70多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省实验动物中心,2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省产学研合作中心。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

    郑州大学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越。是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47.55万册。拥有1个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13种。学校还合作兴办有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

    郑州大学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所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4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学生工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获得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郑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罗干、李岚清、中央政治局委员刘云山、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等分别到校视察指导工作,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学校调研或现场办公。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校园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郑州大学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和新校区建设为主线,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突出特色,扩大开放,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跟踪世界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着力推进学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努力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知名、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befrom--] 2012-07-12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坐落在河南省郑州市,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公办本科院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是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05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农、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满足国家对水利建设人才的需求,在政务院的直接关怀下,由当时的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于1951年主持创建了学校的前身——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在此基础上,1958年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隶属水利部管理。1969年学校迁至河北省,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学校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起,实行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占地2330亩,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0多万册,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2万余人。学校在职教职工近1500人。两院院士潘家铮为我校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王浩、倪维斗、周丰峻、王光谦为我校教授、双聘院士。学校设有6个省级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先后有100余人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级教学名师、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水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电力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学校拥有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2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院士工作站。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54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交通工程、工程管理、艺术设计为省级特色专业。
    1965年,学校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类型较为齐全的高等院校,是国家首批具有推荐并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是河南省唯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考资格的高校和唯一承担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高校,是具有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
    学校是水利部、建设部监理工程师定点培训基地,每年为国家培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2000余名。学校工程监理中心是甲级建设监理资质单位,承担了东江─深圳供水改造、珠江河口整治、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等多项大型工程的监理任务。学校参与科研和参加监理的“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学校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先后参与了三门峡、万家寨、葛洲坝、小浪底、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东深港 (东莞-深圳-香港)供水、珠江入海口疏浚等国家重大水电建设项目的科研、设计、监理、模型试验等工作。学校勘察设计研究院具有乙级资质,曾成功承接设计了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美丽之冠”、郑州市杂技馆等省市重点、亮点工程,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学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工作历史悠久,从1958年起就先后接受越南、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喀麦隆等国留学生。1960年负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学院。学校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进修、考察或开展合作研究。学校分别与英国沃里克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建筑工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美国托伊州立大学和匹兹堡州立大学签订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开始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办学。
    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连续10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14年获得“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艺术教育一类院校”。
    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他们以“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成为水利电力行业的骨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连续5年来,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校生源质量好,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连续获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河南省就业信息服务和网络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河南分市场”和“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水利电力类分市场”分别落户我校。
    学校设立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了一套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开辟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目前设立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为鼓励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特设立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新生奖学金”;设立有用于学生勤工助学的专项基金,有相对稳定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位;设立有专项临时困难补助等。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连续多年招生形势喜人。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河南省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称号。2011年,我校招生总计划为8776名,其中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6555名,专升本招生计划为361名,高职高专招生计划为1660名,少数民族预科生招生计划为200名。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招生,按照招生章程对社会的承诺,严格收费标准,严禁违规录取,严打中介诈骗,严查入学资格。
      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花园校区),邮编:450045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1号(龙子湖校区),邮编:450046
      录取期间咨询电话:0371-65577818、65577819
      招生网址:http://zhaosheng.ncwu.edu.cn
      电子信箱:hbsyzs@ncwu.edu.cn
     

    [!--befrom--] 2012-07-12
  •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省属本科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的结合部,东邻沿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淮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陇海与京九两大铁路、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与济(济南)广(广州)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交通黄金十字架。

     

    学校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3个教学部,59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是一所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 农学、艺术学等十个一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综合类院校。现有专任教师1687人,其中教授92人、副教授295人。教师中有博士195人,硕士573人。学校馆藏图书150万册,各种电子图书57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1亿多元。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22336人, 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还招收有俄罗斯、蒙古国、印度等国留学生。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等方面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先进高校党委”、“河南省文明学校标兵”、“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07年被《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评为“中国发展最快的123所大学”之一; 2008年5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之一;2008年6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 我校取得了19个2级指标中18个A,1个B的优异成绩;2008年12月,我校被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本科院校”;2009年5月,我校荣获“河南省本科类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之一;2010年5月,我校被评为“河南省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之一;2011年5月,我校被评为“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2012年4月,我校被评为“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befrom--] 2012-07-12
  •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地处豫南历史文化名城--信阳市,是河南省两所重点建设的本科师范院校之一,是全省唯一获得两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本科院校,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费孝通先生誉为“教师之摇篮”。

     

     学校创建于1975年,原名为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次年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得开展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010年获得翻译硕士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环境优美,校风优良,质量过硬”的办学特色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信阳南临武汉,北倚郑州,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国道106、107、312和京珠、沪陕、大广高速公路均在此交汇,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学校坐落在贤山北麓,浉水之滨,西临“长淮明珠”南湾湖,南望“云中公园”鸡公山,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校园内花木交荫,绿围翠绕,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其他上级领导视察学校时,一致赞誉为“河南省最美的校园”,“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

    学校占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17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4000多种。建有网络信息与计算中心,各类实验室80余个,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110余个。

    学校现有19个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拥有5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经、管、法、教、艺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9个一级学科、涵盖6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3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 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4门省级精品课程。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也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30余人(其中教授11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72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等100余人。学生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

    学校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近年来,先后投入数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河南省组织的各类高校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统考中,信阳师范学院始终名列前茅;在全国和河南省组织的各项技能竞赛中,一直位居前列。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始终处于领先水平,部分专业达到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教学成果《双向培训: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一条新路》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另先后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0余项。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近5年来,学校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务院部委项目8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新华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收录、转载770余篇,出版著作300余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90余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行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自然科学版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全国师范学院学报中唯一入选的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

    学校注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与其中一些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先后选派学生到美国、英国、新西兰、韩国等国高校深造,并接收美国、韩国等国留学生。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 “省级文明单位”、 “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评为“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2011年在河南省组织的高校党建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全校上下正按照“提高质量、提升层次、增强特色、增进效益”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提升内涵,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2
  •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

      ●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理、工、管、文、法、经、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60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8000余人,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4800余人,应用技术学院在校生800余人。

    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北依太行,南滨黄河,与省会郑州毗邻,交通便利。焦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山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文与社会环境。在学校办学历史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和张仲鲁、张清涟、丁观海、张伯声、邓曰谟、李钟美等众多留美学者先后出任学校领导职务或教授,引领学校承载起培养工矿高级技术人才的历史责任,为民族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特殊贡献。历经时艰,学校铸炼形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严慈,严谨,严格”教风、“勤勉求是”学风和“勤奋务实,爱国爱校”办学传统等核心价值理念,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学校占地面积4000亩,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设施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是省级园林单位。学校设有19个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高等职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太极拳学院、安全技术培训学院、后备军官学院和万方科技学院(独立学院)。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8亿元,建有网络中心、电教中心、计算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电工电子、物理、语言实验中心等42个实验中心(室),1座地球科学馆。图书馆藏书229万册,另有电子图书资料252万种,各类中外文文献数据库50余个,全面实行自动化管理,获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评估优秀评价。学校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城市节点单位,校园网覆盖全校各个区域,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学生公寓和食堂分别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示范性学生公寓”和“示范性学生食堂”。拥有3座标准田径运动场、各种球类运动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

    学校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硕士推免权和开展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工作资格,享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权,具有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17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70个本科专业,覆盖8大学科门类。拥有9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7个省二级重点学科。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名师荟萃,鸿儒云集,拥有专任教师1718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者671人,两院院士9人(含双聘),长江学者和省特聘教授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8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3人;还外聘200余名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专家、院士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和“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重品德”的教育教学思想,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在不断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同时,强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构建特色鲜明的本科教学工作新体系,教学基本建设成果丰硕。近年来,先后建成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特色专业、24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00门校级优秀课程。承担国家和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80多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8项。近三年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113部,22部教材获国家、省级优秀教材奖。2011年,学生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125个,获得孙越崎奖学金等全国性奖学金969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012年度荣获“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

    学校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办学指导思想,培育特色学科品牌。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个河南省培训基地、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7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5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长期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着眼服务能源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着力开展科技创新,在若干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创新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8.0亿元;年度获973或重大攻关及国家自然、社科基金项目70项,科研总经费超2.7亿元;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40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0项,自主研发20多个专利产品在全国各大煤业集团及石油企业广泛应用,科技创新能力与学术水平显著提升。

    学校是河南省较早实行开放办学的高校之一,秉承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办学理念,实施“开放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4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际学术活动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文化融合,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高。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共为国家培养13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绝大部分毕业生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有不少人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院士或担任省、市和大型企业的领导职务。他们在不同岗位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

    百年理工、世纪风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河南理工大学,正按照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奋力开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谱写无愧于民族的时代华章。

    河南理工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系公办性质,设在河南理工大学校本部,目前挂靠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以培养IT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积极贯彻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针,建立“以职业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技能教育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双基础、双核心”教育教学体系,力图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应用上手快,团队合作棒”的优秀IT应用型专业人才。2012年计划招收620人。

    咨询电话:0391-3987711、3987719

    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河南理工大学的二级学院,系公办性质,专科层次。今年招收的高职专科专业学习地点在高等职业学院焦作校区(焦作市碧莲路801号),报考学校名称为:河南理工大学,院校代码为:6191,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3600元。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可择优推荐,参加全省专升本统一考试,经审批录取后升入普通本科学习。

      咨询电话:0391-8767022、2313720、2313853、8767021、8767043

      学院网址:www.hnets.edu.cn

    [!--befrom--] 2012-07-12
  •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是河南省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院校,也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大学之一。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开启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先河,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成为国立河南大学,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的医学院、农学院、财经系、畜牧系等为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或单独成立学校,或并入其他学校,为中南地区及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新校区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设有34个学院(部),83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40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60人。全日制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近200人。

    建校近百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历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

    建校之初,学校便广揽名师,广纳贤才。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历史学家范文澜、考古学家董作宾、经济学家罗章龙、社会活动家潘梓年等都曾在此执教。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推动人才攀登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2600多名专任教师中,有双聘院士12人,博导、硕导1246人,博士72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35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22人。

    河南大学坚持以科研促教学,成效显著。学校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节能减阻添加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有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270余项。有40多个项目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20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10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项,居河南省高校首位。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不倦的教风,朴实的学风,为莘莘学子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河南大学一直以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享誉海内外,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成绩优秀;在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已获40项成果,覆盖所有建设项目类别。

    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河南大学历来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连续1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连续3次获得省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和综合成绩第一名,在全国“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建模大赛、CUBA等学术科技创新、文化体育活动中获奖200余项。建校至今,学校培养出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72位成为院士或学部委员,150余人担任副部级以上的领导职务。

    2011年3月15日,河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来自“两院”、中央编译局、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体育总局的143位专家学者被聘为河南大学研究生导师。除了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联合培养国防生外,河南大学作为“国际大学联合会”成员、“亚太大学联合会”理事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等,与美国阿克伦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河南大学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中,不断创新突破。学校成立河南省高校建设的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园,定期开展校园就业精品活动,实施校地合作、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大力开拓国外就业市场,与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等国外50余所大学签订相关协议。继2009年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后,2011年,河南大学荣膺2010—2011年度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河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历来深受党中央、国务院,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江泽民、贾庆林、吴官正、李长春、李岚清、习近平、李克强、曹刚川、李铁映、迟浩田、韩启德、陈至立、王文元、张思卿、罗豪才、陈奎元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莅校视察。郭庚茂等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也多次深入学校指导工作。各级领导对于学校的亲切关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成为催生河南大学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

    百年的磨砺和奋斗,铸就了百年的成就与辉煌。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河南大学,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为这所百年名校注入了全新的活力。2009年12月,中国共产党河南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确立了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坚持一条主线、实现两大突破、实施五大战略”的工作思路,为这座世纪学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河南大学正充满信心,励精图治,乘风扬帆,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befrom--] 2012-07-12
  • 河北科技学院

    河北科技学院

     

    风雨砥砺 彰显典范
        河北科技学院创建于1991年,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古城保定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学院下设机电工程系(院)、汽车工程系(院)、建筑工程系(院)、经济管理系(院)、信息与艺术系(院)、继续教育处(院)等六个二级单位,涵盖45个本、专科专业,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兼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院面积617.2亩,在校生8000余人来自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诚信求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生信赖、家长放心、社会认可、政府满意”的办学方针,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恪守“正德、厚生、笃学、强能”的校训精神,励精图治,致力创办百年名校。
        20余年来,学院在教学与科研中,获各类成果17项,出版著作、教材42部,省、院级精品课程12门;在全国高校各类竞赛中,共有近百项、300余名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与战略合作企业共同承担重大研究项目7个,技术革新、市场推广、创业包装等项目13个;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准军事化管理特色院校”、“国家优秀校企合作示范单位”等荣誉;学院先后为国内外数千家企事业单位输送了近5万名优秀毕业生,赢得了世人的瞩目和“河科人”的骄傲。
    五星服务 保障就业
        学院实行“就业一把手工程”。即建立了“院长主抓,中心统筹,各系落实,全员参与”全方位就业保障服务体系。
        学院采用“定向委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即学院立足京津唐工业基地,同时与省内外数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议,针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双师型”师资配备、创新教改、实训实习、职前培训、岗位试用等方面,实施全过程督导、服务与管理,确保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实际动手能力与岗位适用对接,综合素质与未来竞争对接,确保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品质。
        学院实施“五大措施十项体系”无忧就业工程。学院率先推行“工学结合、课程置换、岗位观摩、带薪实习、企业试用”等就业服务保障措施。先后建立了完善的《入学适应性训练》、《职业生涯规划》、《职前教育》、《勤工俭学帮扶》、《职业资格认证辅导》、《岗前强化培训》、《就业推荐》、《创业孵化》等体系。
        学院倾力打造校企共建就业绿色通道。即学院与企业按院系类别,斥巨资在校内成立40余个“对口”专业实训中心;学院在打通外资和民企用人通道的同时,尤其关注京津国企用人“新领地”。 同时整合企业资源,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中国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财型材有限责任公司等战略合作企业共建17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校内外“一条龙”绿色就业服务通道,确保每位毕业生有1—3个对口专业的就业岗位。
        学院本着“对学生负责,使家长放心,让企业满意”的原则,校企联手在严格的实训实习双重考核下,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安置体系,直至就业。

    [!--befrom--] 2012-07-12
  •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士恩、荣高棠等,有学界名人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0万余名专业人才。

      学校现有教职工3016人,其中专任教师1470名。有教授313名,副教授546名;有中科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05名,硕士生导师646名,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116人;有全日制本专科生30199人,研究生2788人,成人教育学生21328人。学校现设21个专业学院。

      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1个,本科专业81个,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为加强省际交流,学校除在河北省内招生外,还面向北京等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具体招生专业及人数详见河北师范大学招生简章。学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河北师范大学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历证书,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学校全称:河北师范大学      学校代码:10094

          邮政编码:050016            学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13

              真:0311-86269891     联系电话:0311-8626913

          电子邮件:zsk@hebtu.edu.cn      址:http://www.hebtu.edu.cn

         

           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招生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联系电话:0311-86268742、0311-86268744

              址:http://software.hebtu.edu.cn

    [!--befrom--] 2012-07-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军事学、管理学、哲学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学历教育院校,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学院复建于1974年,1986年定名为军械工程学院。

    学院设有军械技术研究所、基础部、火炮工程系、光学与电子工程系、弹药工程系、导弹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装备指挥与管理系、电气工程系、外训系、研究生管理大队、轮训大队、教练团等单位。

    学院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0个博士点、34个硕士点以及43个本科教育、任职培训、轮训专业,其中2个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担负着为全军培养多兵种初级指挥军官学历教育合训、中高级军械装备技术保障和理论研究专门人才以及为外军培养留学生的任务。

    学院坐落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中心,校园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先进。拥有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实验训练中心,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各类教学和实验仪器设备1万余台(套),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书馆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达110万册,建有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站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容量超过7.13TB,实现了与国防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和部分军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学院校园网网络终端覆盖了全部教学场所和学员宿舍,主干网网速达到1000兆。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00余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干部370余名。多年来学院狠抓教学和科研管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拓展科研领域,学院复建以来,有80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高等级奖励,52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9项、二等奖199项。

    学院生活设施齐全,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音像制作播放系统,并可通过卫星接转国内外电视节目。学院成立了由学员组成的军乐队和艺术团,每年聘请文艺界知名人士到学院表演、讲学,活跃学员的课余文化生活。2个不同水深的标准游泳池、1个现代化的室内体育馆、1个标准化运动场、2个设施齐全的队列训练场,1600多个座位的大礼堂和400多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等大型教学保障和文化活动场所,整洁卫生的学员宿舍、食堂、浴室,为学员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院复建以来,先后为全军培养4万余名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各层次专门人才,毕业学员在全军部队、机关、科研单位和院校等岗位上从事军械装备指挥、保障、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学员已成为我军军械事业的中坚力量。

    为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培养高素质新型初级指挥人才,中央军委决定对部分本科层次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实行“学历教育合训、任职培训分流”,总部赋予了学院“学历教育合训”阶段的培训任务。在“学历教育合训”阶段,学员利用四年的时间强化高等学历教育,打牢科学文化基础,毕业后经考核合格被授予工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并根据总部计划分流到相应的任职教育院校接受岗前培训。
     

    [!--befrom--] 2012-07-12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在东北大学统一规划下,面向全国招生,相对独立办学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87年,是东北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996年,正式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承担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子项目。1998年,随东北大学划入教育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继续面向全国独立招生的基础上,电子注册和学生毕业统一归口东北大学。2006年,开始承担东北大学"985工程"建设子项目。
    学校位于奥运协办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校园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学校占地总面积470542平方米,建筑面积268060平方米。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文化氛围浓厚,生活设施完善,是一所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2008年8月,学校作为成立奥运独立训练场馆的京外高校,成功接待巴西、意大利等9支国奥足球队训练任务,为北京奥运会做出直接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755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人,专任教师中获博士、硕士学位者占86.6% 。学校设有研究生分院及6个学院 。本科生973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61人。31个本科专业包括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英语语言文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统计学、物联网工程、功能材料。
    学校按照"提高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厚基础、强专业、宽口径、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了完整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保障体系,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与东北大学总校一起,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学校现有2个"985工程"实验室——测向定位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络实验室;1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 、区域经济学;1个省级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10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始终把实验室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重点,现有7个实验中心,下设二级实验室20个。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设有德国欧登多公司、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电子工艺实习基地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实习基地等校内外实习基地49个,这些实习基地集教学、研究、开发、培训于一体,为师生的学习和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实验环境。
    学校拥有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达101万余册,数字资源数据库54个。具备各种自动化管理系统及完善的网络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校园网络设施完善,拥有国家公用数据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两个出口,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拓宽科研领域,设有控制工程研究所、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所、哲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所、工程优化设计与智能天线研究所、智能测控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应用地质研究所、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等31个科研机构,其中信息技术与智能软件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担任所长、周巢尘院士担任副所长。
    学校治学严谨,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奖。毕业生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连年居河北省前茅。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和友好往来,现已与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定期派出人员到各国学习、考察、讲学,在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学校全体师生自强不息,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累累硕果,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与认可。处在历史新阶段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将全面贯彻东北大学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为支撑,以内涵发展为主线,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朝着创办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前进。

    [!--befrom--] 2012-07-12
  • 河北外国语学院

    河北外国语学院

    我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普通高校.学院地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西南高校区,占地500亩,数万学子云集,招生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学生毕业由我院颁发普通高校毕业证书。  1、 多语种的专业设置:  1)学院三年制大专部十四个系开设十三个语种三十五个专业(国家高考统一录取):  英汉同声传译系:应用英语(英汉同声传译)  英汉随行翻译系:应用英语(随行交替翻译)、报关与国际货运(英语报关员)、报关与国际货运(英语报检员)、金融与证券(银行证券与保险营销)  商务英语系:商务英语  日语系:应用日语(日汉同声传译)、应用日语(商务日语)、导游(日语导游)  俄语系:应用俄语(商务俄语)、应用阿拉伯语、应用越南语(商务)、导游(泰语导游)  德语系:应用德语(商务德语)  法语系:应用法语(商务法语)  西语系:应用西班牙语、应用意大利语、应用葡萄牙语(商务葡萄牙语)  韩语系:应用韩语(韩汉同声传译)、应用韩语(商务韩语)、导游(韩语导游)  外语护理系:护理(英语护理)  外语教育系:应用英语(英语教育)、应用英语(学前英语教育)、应用英语(对外汉语教育)  心理教育系:心理咨询(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  航空外事服务系:酒店管理(涉外酒店管理)、空中乘务(空乘英语服务)、航空服务(空港英语服务)、文秘(外语秘书) 、导游(英语导游)  计算机系:工程造价、建筑设计技术(中外土木工程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  2) 五年制大专部(应届初中毕业生):商务英语、韩语。  3)中专部(初中起点):商务英语、韩语、日语、涉外酒店管理  4)成人大专(参加成人高考):商务英语、韩语、日语、德语、法语  2、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师520人, 专任教师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64%,“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1%。来自十五个国家的40名外教,为来院学习的同学提供着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仿真环境。为了实现对学生实施 “准职业人”的培养目标,学院从各个行业聘请700多名专家型“职业人”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从而使“准职业人”所学与用人单位的所需实现无缝对接。  3、先进的教学设备  学院拥有数字化视听语音室20个,红外线语音室229个,学院还为229个教室配备了教学用电视、VCD、录音机,同时为229个教室配备了投影屏幕,并配备了100套可移动投影仪和手提电脑供229个班进行多媒体教学使用,学院配置了奔4-2.6GHz的微机1100台,电视卫星接收系统能同时接收15个外文电视节目。学院图书馆目前已有中、英、日、韩、德、法、西班牙、阿拉伯、俄语、泰国语等各语种纸介图书60万册。印刷型中、外文期刊200多种,学院数字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电子图书101万册。2007年学院新建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英语、日语、韩语和阿拉伯语等8个语言情景实训室和商务综合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酒店及客房实训室、护理实训室、秘书实训室、速录师实训室、茶艺实训室、有线、无线同声传译实训室等10个专业实训室。  4、全外语语境教学法  学院在全国首创“语言自然学习法”,受到了全国200多所高职院校的认可。并通过建设“外语系”、“外语班级”、“外语宿舍”、“外语办公室”,使整个校园形成了浓厚的外语学习环境,营造了一种“人人说外语、天天讲外语、时时想外语”的外语语境。使外语口语在“全外语语境”的氛围中得到强化和升华,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外语学习氛围。  5、多层次教育教学立交桥  学院三年制专科生在毕业当年可参加专接本选拔考试,也可选择参加由学院组织的自学考试本科段的学习。  6、就业  学生毕业后学院推荐就业。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6.66%。学生就业主要有四个方向:海外就业、国内就业、出国留学和专接本。就业行业涉及外经、外贸、医疗卫生、教育、旅游、酒店、航空、党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建材建筑、电子设备及信息产业、交通运输、汽车生产贸易等多个行业。多数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同时学院提出 “依靠母体搭建创业平台,孵化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就业工作思路,成立了河北圣兰大学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翻译中心、旅行社、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广告设计室、文化用品制作中心、外语家教服务中心、国际会议礼仪服务中心、校园短剧制作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软件开发中心、网络工程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咨询中心、微机组装与维修中心、文印中心、摄影中心、外译附属双语幼儿园等平台。让学生切身感受从创业到经营的整个过程,从而孵化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7、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制定了“准职业人”素质质量标准,确立了“中文底蕴+外语特长+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制定了“准职业人”质量规格标准,实行“书面考试+案例测试+技能展示+章节论文答辩”的学科结业考核机制,学院还充分利用“四个课堂”——晨读课、口语实践课、翻译实践课和职业精神课全面打造学生综合素质。  8、鲜明的德育教育模式  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让准职业人成为有道德的人、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让职业院校发挥培养职业人才的作用”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被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报分别以半版的形式连续报道12天。学院提出了:“微笑式管理,影响式教育、引导式批评”的外译教师育人原则,学院坚持德育、智育并重,时刻融德育于智育之中,在学院推行“德育氛围、德育场建设”。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了阶段性、系列性、全局性的育人计划。  9、学宿费  1)三年制大专:英语专业学生每生每学年5000元;其它语种学费:每生6500元/学年; 住宿费:每生500元/学年。  2)五年制大专:前两年学费3500元/学年,后三年英语5000元/学年、韩语6500元/学年,住宿费:500元/学年。  3)三年中专:学费:3500元/学年,日、韩语4500元/学年,住宿费:500元/学年。  10、录取原则、报名方式:  1)三年制大专:  学院依照“志愿优先”原则择优录取,进档考生按“总分优先”原则录取,加分和降分执行相关省考试院规定,各专业文理兼招,不限男女比例,尊重考生个人志愿,健康状况按国家体检标准执行。  报考空乘英语服务、空港英语服务专业的女生身高在1.65—1.72米之间、男生身高在1.78—1.82米之间,需面试,填报志愿前请电话咨询或上网查询。报考导游、文秘、酒店管理专业要求五官端正,形象较好。  2)五年制大专:报考我院五年制大专的河北应届中考考生,从即日起到9月初可直接来我院或通过来电、来函、登陆我院网站等形式报考我院。来时须带:2009年中考准考证,一寸免冠照片2张、注册费200元。  3)三年中专:报考三年制中专从即日起到9月初可直接来我院或通过来电、来函、登陆我院网站等形式报名,注册入学,毕业可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到我院大专。来时须带:初中毕业证(毕业证明或同等学历证明)一寸免冠照片2张、注册费200元。  11、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11-89653577 89653588    学院地址:石家庄市红旗南大街汇丰西路29号 邮编:050091   学院网址:www.hbwy.com.cn 咨询信箱: zhaoban@hbwy.com.cn   乘车路线:1、从火车站纪念碑乘48路,到终点站“外语翻译学院”站下车即到。   2、从火车站乘107路,到汇丰路下车,西行 50米即到。  高招请参照我院在《招生章程》中 页,《河北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理工册 页;文史册 页、对口 页。  五年制大专请参照河北省考试院中招处印制的《招生计划》 页及各市印制的中招宣传材料,五年一贯制代码:5556   周边环境  学院地处数万学子云集的河北省会西南高校区  学院位于石家庄市红旗南大街汇丰西路29号,与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12所高校比邻而居,数万学子云集,名校、名师、名教汇聚于此,具有优越的学习和大学业余文化生活环境。学院总规划用地518亩,第一期占地250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目前学生容量为6千人;第二期占地268亩,建筑面积73590平方米。建成后学院总容量将突破15000人。

    [!--befrom--] 2012-07-12
  • 保定科技职业学院

    保定科技职业学院

    保定科技职业学院是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是国家和省级软件、汽车维修、电子信息、CAD等级考试等职业实训基地和鉴定培训考试机构。原教育部长周济在学院视察时,称赞说:“这才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院。

    学院固定资产总值31176万元,教学科研设备价值3444万元。拥有8218平方米图书馆,图书42.3万册,设有机电工程、汽车工程系,信息与人文艺术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25个专业,学生5000多人。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人才与用人单位信息库,通过推荐、委托招聘、网络查询及双选会等方式,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桥铺路。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就业率超过96%。其中,应用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服装设计、工商管理等专业达到了100%。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先后有8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以上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并获得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1名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近几年,保定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229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完成科研课题11项,编写45门课程实训指导书,编写出版高职教材19部。

    学院建有工程机械培训、汽车实训、数控培训等基地和计算机、汽车驾驶培训、全自动焊接、会计模拟实训、电气焊实习、服装设计、形体训练等10个实训基地或中心;拥有物理实验、单机片实验、计算机拆装、数控仿真实验、电子电工实验、机械制图;食品营养与分析、西餐模拟、中餐模拟、刀功实验、冷拼实验;客房模拟、艺术设计、面点实验、会计手工帐实验、、雕刻作品、导游、绘画、实训等19个工作室。

    学院在强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先后与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等32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工学结合、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紧紧跟踪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行业、企业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一体、两翼、四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开展专业和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将“汽车检测与维修”、“烹饪工艺与营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电算化”、“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五个专业做为试点专业;同时将“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汽车构造—底盘部分”、“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统计学”等建成学院精品课程。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实践,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型合格人才,学院设立了本院奖学金评选制度。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申领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1000元--3000元/年。同时,学院还为在校学生提供大量勤工助学岗位,为他们在劳动实践的岗位上,快速适应,茁壮成长,提供帮助 。

    保定科技职业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成为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宗旨。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诚信求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立足保定、服务河北、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办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基础知识牢、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秉承“正德 厚生 笃学 强能”的校训,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
     

    [!--befrom--] 2012-07-12
  •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传媒学院是一所传媒艺术特色鲜明,文、理、工、管兼容的应用型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是继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之后全国第三所传媒类本科院校。教育部备案的国标代码为:12784。

    学院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由民心河、太平河和南水北调工程三大水系环绕,五分钟内即可通往二环路、外环路和青银、京珠、石太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南北两个校区(以影视艺术为主的南区和以文理工管为主的北区),各有侧重、同步发展。南北两个校区仅十分种车程,毗邻西北高教区,校园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学院院长李春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戏剧学院表导专业毕业,获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在站博士后。学院建有各种艺术教学场地,配有非线性编辑室、录音棚、音乐制作室、排练厅、排演场、画室、钢琴房、练功房、多功能演播厅、小剧场、模拟空间剧场等实践实训场地。开设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摄影、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等本、专科专业34个,其中本科专业9个,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5000人。此外,还开办了专接本、专升本、艺术考前培训和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等各种层次、类型的办学形式,以满足不同考生的求学需要。

    学院拥有一支人才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和管理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建校以来为各级电视台、电台、影视制作等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学院为学生深造搭建了极好的平台,有多种渠道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河北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河北电视台等单位与我院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是学院师生教学、实习与演出的重要基地。我院还在北京和河北分别注册成立了“北京精英伟业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精英影视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都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河北传媒学院正以昂扬的姿态,朝着特色鲜明、注重质量、稳步提高的国内知名本科院校迈进。

    [!--befrom--] 2012-07-12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