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这个题目,严格来说是个话题命题,它不是给一个现成的结论让考生举些例子“图解”一番,而是搭个平台请大家畅所欲言,这就如同学校开座谈会请家长们谈谈孩子的成长问题一样,可赞扬,可忧虑,可求助,可提意见建议,亦可指出不良成长的恶果……只要不违背“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一基本价值观,谈话的方向大可以是随便的。
我以为,所谓“思辨”,从来都不是哪一个作文题所独有的,任何说理文都可以思辨,也都需要思辨,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2012年北京卷以默默无闻的普通巡道工“老计”为材料,当时我问过评阅教师一个问题:如果考生说“老计”实在不值得给过高的评价,我们能接受吗?我进一步解释:老计只是个普通巡道员,他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这是对任何一个从业者最起码的要求;给他过高的评价,说明我们对职业操守的要求太低了,不利于从业者提高自身观念和素质;给他过高评价的背后,是我们对当下职业精神的忧思。大家听了这个解释,一致认为,这样的认识,如果说得好,应该给高分。这足以说明,所谓思辨,是无处不在的,它不是某种试题的专利,而是有效教学之后形成的一种思维力。若为降低难度,试题可以给出一些情境、提示或干脆以某个容易引发思辨的概念为题来安抚众生;若为考查思辨的自觉,试题以不显山水之貌示人,反倒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效。而“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恰好就有具有这种能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