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从而进行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OBE教育理念,培养新工科人才。专业立足莆田、面向福建、辐射全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能力,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具备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能在电子技术、智能控制、信息处理等相关应用领域,胜任电子信息系统的产品设计、应用开发、制造、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能够不断学习并具有一定专业特长、成为“会开发、懂设计、能制造”的应用型高素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分三个专业方向培养学生(个性化选择、精准培养):
●方向一:嵌入式系统应用(主要就业方向是嵌入式开发、物联网应用等)。
●方向二:多媒体信息处理(主要就业方向是视觉图像处理、信息处理算法应用等)。
●方向三:智能系统(主要就业方向是偏智能机器人系统应用与开发的智能系统)。
人才培养特色
(1)产教对接,协同育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注重培养电子信息行业技术人才。依托学院在区域的办学特色,积极与行业内企业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形成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企业案例、设备引入教学,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2)以“学生为中心,以竞赛为抓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应用、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依托了学院竞赛平台与开放实验室,以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智能车大赛等各类前沿学科竞赛为载体,建立常规化、系统化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以上两个措施下,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效果突出。本专业学生近三年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共计124余项,获奖人次300余人,其中共获得35项国家级奖项,获得89项省级奖项。其中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及竞技大赛、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等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就业及升学前景
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包括电子类企业:电子技术、工程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技术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系统设计、生产制造、生产管理; IT类企业:软件开发、系统研发。
近5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当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分布在福建、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符合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毕业生对本专业的培养满意度达95%以上,毕业五年后的校友对目前就业状态满意或基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