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精神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康复治疗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具备康复评定、康复计划制定能力和较强的康复治疗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康复治疗师。
二、培养要求
1.素质结构与要求
1.1 思想道德: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具有劳动精神,乐于奉献,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1.2 科学文化: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具有正确的专业思想,对本专业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较明确和深刻的认识,愿意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1.3 职业道德与规范:热爱康复事业,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热爱生命,尊重他人,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良好的法纪意识,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治疗技术有关制度和法规。
1.4 身体心理素质:具备认识自我、自我锻炼的意识,具备良好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
2.知识结构与要求
2.1 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医学伦理等医学人文知识。
2.2 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2.3 具备本专业必需的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等基础医学知识。
2.4 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诊断检查与内科、外科、骨科、神经科、儿科等临床医学知识。
2.5 具备本专业必需的人体发育基础、运动学基础、康复心理、疾病康复等康复医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6 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康复评定技术、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工程、传统康复治疗等核心技能基本知识。
3.技能结构与要求
3.1 能采取有效的问诊和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
3.2 能针对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等疾病中常见的躯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认知障碍以及言语障碍等,选择和应用合适的评估技术进行有效的康复评定。
3.3 能通过专科检查/评估结果判断出患者的康复问题及严重程度。
3.4 能够针对患者康复问题,制定合适的康复目标和治疗干预方案。
3.5 能够运用物理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和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等技术对康复科常见功能障碍进行治疗。
3.6 能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等,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
3.7 能根据康复治疗效果和康复治疗反应,恰当的调整治疗量或适时的修订治疗方案。
3.8 能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
3.9 能够在康复治疗团队中进行有效的协作。
3.10 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岗位要求的变化。
3.11 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3.12 具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三、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四、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人体发育学、诊断学基础、临床疾病概要、康复功能评定、运动疗法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康复工程、康复心理、疾病康复、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等。
五、课程设置
模块 | 课程 | 学时 | 学分 | 上课学期 | |
公共基础课 | 思政概论 | 64 | 4 | 2 | |
思政基础 | 48 | 3 | 1 | ||
形势与政策 | 48 | 1 | 1月6日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32 | 2 | 1月2日 | ||
体育 | 108 | 6 | 1月4日 | ||
美育 | 32 | 2 | 3月4日 | ||
劳育 | 16 | 1 | 1月4日 | ||
军训与军事理论 | 148 | 4 | 1月2日 | ||
职业生涯与创业就业指导 | 32 | 2 | 1月3日 | ||
英语 | 80 | 5 | 1月2日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48 | 3 | 1 | ||
专业基础课 | 人体解剖学 | 72 | 4 | 1 | |
组织胚胎学 | 18 | 1 | 2 | ||
生理学 | 54 | 3 | 1 | ||
运动学基础※ | 63 | 3.5 | 2 | ||
人体发育基础 | 27 | 1.5 | 2 | ||
医学伦理学 | 18 | 1 | 3 | ||
病理生理学 | 36 | 2 | 2 | ||
诊断学基础(含影像诊断18课时) | 45 | 2.5 | 2 | ||
临床疾病概要 | 63 | 3.5 | 3 | ||
人际沟通 | 27 | 1.5 | 4 | ||
专业技能课 | 康复评定技术※ | 72 | 4 | 2 | |
运动治疗技术※ | 81 | 4.5 | 3 | ||
康复工程技术 | 27 | 1.5 | 4 |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 45 | 2.5 | 3 | ||
作业治疗技术※ | 63 | 3.5 | 3月4日 | ||
言语治疗技术※ | 36 | 2 | 4 | ||
疾病康复※ | 81 | 4.5 | 3月4日 | ||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 54 | 3 | 4 | ||
综合实训 | 18 | 1 | 4 | ||
岗位方向课 | 物理治疗 |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 | 32 | 2 | 4 |
骨骼肌肉障碍物理治疗 | 32 | 2 | 4 | ||
心肺疾病物理治疗 | 16 | 1 | 3 | ||
作业治疗 | 神经系统疾病的作业治疗 | 32 | 2 | 4 | |
精神障碍的作业治疗 | 16 | 1 | 3 | ||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作业治疗 | 32 | 2 | 4 | ||
言语治疗 | 汉语言基础 | 16 | 1 | 3 | |
神经心理语言学 | 24 | 1.5 | 4 | ||
常见言语障碍治疗 | 32 | 2 | 4 |
六、修业年限与学年教学
1.修业年限:3年;
2.学年教学:
第一学年:公共基础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第二学年:专业技能核心课和岗位方向课
第三学年:临床实践
七、毕业要求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标准学制3年。校内总课时为1800课时以上,毕业顶岗实习10个月。
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取得相应的考级证书,经德、智、体诸方面审核合格者,准予毕业,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毕业生可按照江苏省及国家有关规定,报考“专转本”以提高学历层次。
八、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康复中心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康复机构等单位,从事包括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肺系统疾病等临床康复治疗工作。学生毕业5年左右,应能够精通所在单位的康复治疗工作,成为康复医学科骨干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