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校库 > 本科高校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多科性高等工科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校址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市。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解放后更名为芜湖电机制造学校(简称芜湖电校),隶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1972年学校更名为芜湖机械学校,1977年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安徽机电学院,2001年12月,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1996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底,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合93.3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600多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37.8万册。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9000多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60%多。学校聘请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近年来有50余人被选拔为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等门类,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纺织服装、生物化学工程、管理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应用数理、人文社科、外语、体育教学等11个系部;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工业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画、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英语等37个本科专业;学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2个一级学科和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设计艺术学、纺织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国家级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纺织面料”、“电气传动与控制”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设计艺术研究中心”,设有“安徽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电工电子学、大学物理、工科化学等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等3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设有54个教研室、32个实验室,10个研究所(室)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计算机中心)、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学校编辑出版《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和《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报》等报刊,其中《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已被美国《化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选作收录源期刊。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学校改革和创新,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学校坚持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为社会发展与企业进步提供科技服务;以科研促教学,努力使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按照“三做”育人理念,努力造就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应用型人才。多年来,我校学生一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连续获得高级别的奖项;在国内外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大赛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校毕业生也因创新与实践能力强而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2.5%以上,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自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3万余名 。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成绩显著。近年来,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核心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达100余篇;获各类奖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达40余项。学校还承担国家级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计40余项,省部级及地厅级项目300多项。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往,已同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合作内容包括接受外国留学生,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访问讲学,选派人员到国外留学进修或担任高级访问学者等。

    学校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获得一系列荣誉,如学校被省委三部委授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2004年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2006和2007年,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学校荣获“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06年学校先后被评为“省高校先进教职工之家”和“全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7年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并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8年学校荣获第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学校还获得“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目前正向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结合,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多科性大学的目标奋进。

    [!--befrom--] 2012-07-12
  •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45年,前身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院校——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六十多年来,先后经历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炭学院、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等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学校占地1400余亩,拥有校本部(舜耕中路)、西校区(洞山中路)、北校区(陈洞北路)三个校区,已成为以工科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现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设有地球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安全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测绘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等17个学院(部)。

    学校设有60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达14个。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同时具有国防生培养资格。

    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采矿工程、安全工程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安全工程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采矿工程、地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8个A、B类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7个研究所。学校图书馆是安徽省教育图书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皖北片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各类图书文献255万册。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3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0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18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约9600人。学校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学校拥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师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由省部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学术创新群体。学校是安徽省和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在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为96%以上,两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五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结论的高校。

    学校科技创新势头强劲,科研经费及科研能力在省属高校排名前列。“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1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7项。连续获得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出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国核心期刊)》、《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科学技术》等学术刊物。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同时互派学生留学。常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育人特色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在新的世纪,学校将根据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总体布局,着眼未来长远发展,决定在山南建立新校区。新校区规划占地3000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建设周期3年。新校区的建成,将为学校实现“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befrom--] 2012-07-12
  •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江南一枝花"美誉的钢铁诗城--马鞍山,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冶金为特色,产学研优势明显,工、经、管、文、理、法等学科协调发展,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冶金工业部从全国各地院校中调入一批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在此校址上建成了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高校"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到安徽省。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华东冶金学学院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befrom--] 2012-07-12
  •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校创办于1945年,1960年跻身全国重点大学,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1997年原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合肥工业大学,1998年重归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宣城校区。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占地面积为199.399万平方米;宣城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区,占地面积为209万平方米。

    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种专业学位授权点。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设有19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7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9600余人。宣城校区设有5个系。共有联合共建的国家级科研基地4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47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59个教学实验室、24个校内实践创新基地、206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9295台(套),总价值5.33亿元,实验室基础设施及生活、体育、文化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60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451人,其中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基础课程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优秀教师4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6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4人、青年教师基金4人,在职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1人。同时,外聘担任学校教授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120余人。

    67载峥嵘岁月,栉风沐雨。几代工大人矢志不渝,兴校图强。经过67年的奋斗和积淀,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对外交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人,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全校师生员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凝炼办学特色,加强内涵建设,深化管理改革,培育校园文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争先进位快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 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学校有11个学院、25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3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现有专任教师1163人,科研机构人员360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332人,教授44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16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

    在校学生15000多人,其中博士生2400多人,硕士生58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资产总值7.9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83.5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2
  •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坐落于全国科教城市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在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下,学校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加快发展,争创一流,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学校校园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1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教学人员15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800余人;有兼聘院士及兼聘特聘教授2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13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名,入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4名,入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席教授9名,入选安徽省“百人计划”1名,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0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6000余人。

    学校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26个院(系、部),77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国家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有4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是外交部选拔录用公务员定点高校,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97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了3所孔子学院。

    学校目前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一流,已成为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精神的指引下,一代代安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学校的建设发展不断向前推进。面向未来,安徽大学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正朝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befrom--] 2012-07-12
  •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三国故地、包拯家乡”安徽省会合肥市市区,是省属重点高校,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以生命学科为特色,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4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学校占地210公顷,是安徽省花园式学校。

    学校现设有16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599人,正高职称130人,其中教授122人,副高职称307人,其中副教授20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60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05人,硕士学位的424人;设有安徽省“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174人,其中本科生17010人,研究生1209人。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学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有高科技农业园、农萃园、品种园、机电工程园等校内教学科研园区。近五年来,学校承担“973”、“863”、“94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300多项,科技经费近亿元,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200多项。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200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竞赛等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活动中荣获100多项金银铜奖;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示范高校创建单位”和“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积极投身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启动“安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工程”和“合肥国家高科技农业园二次创业工程”,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服务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学校先后与宣城、淮北、巢湖、阜阳以及绩溪、肥东、长丰、霍邱等市县开展科技合作和新农村建设“对接”活动,积极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和科技支撑。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学校累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1500多项,培训学员200多万人,有100多项成果已发展成为省内的主导产业,使10多万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扶贫先进集体”、“全国星火计划先进集体”。

    面对新发展、新机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学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改造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加快建设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步伐。

    [!--befrom--] 2012-07-12
  • 淮南师范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简介
      淮南师范学院是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本科高校。校址坐落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山水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南市。学校占地面积1200余亩,西倚八公山,峰峦叠翠,清泉密布;北濒淮河水,蜿蜒曲折,迤逦东去。
    学校现有经济与管理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4个学院;政法系、中文与传媒系、外语系、教育科学系、数学与计算科学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化学与化工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美术系、音乐系等11个教学系,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现有汉语言文学等师范类本科专业15个,会计学等非师范类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2个。
    在职教职工900人,专任教师7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20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515人;长期外国文教人员4人。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始终将教学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项,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多项。
      学校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搭建科研平台,稳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设有“淮南低温共烧材料省级实验室”、“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人文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0多项。近3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1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60余部,其中《大学英语基础教程》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9年,学校被省政府确立为省级硕士研究生培养立项建设单位。自2010起,学校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近三年来,有400多人次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有42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在首届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我校获文科组特等奖1名,总成绩第二的好成绩。
    学校先后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校际交流关系。学校于2005年开始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国际商务、会计专业学生。
    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校舍总面积43.3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00万元;拥有10个校内实训场所,88个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160余万册, 拥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Springer全文期刊等学术数据库,为师生提供资料查询服务。
    学校办学效益,办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6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了“良好”等次。2008-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连续3年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9年我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的荣誉称号;2010年我校荣获“民生工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单位”;2010年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会徽由我院师生设计,其他多件艺术设计作品也被本届省运会采用。
    今日的淮南师范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正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效益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迈进!
    [!--befrom--] 2012-07-12
  •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45年,前身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院校——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六十多年来,先后经历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炭学院、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等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学校占地1400余亩,拥有校本部(舜耕中路)、西校区(洞山中路)、北校区(陈洞北路)三个校区,已成为以工科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现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设有地球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安全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测绘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等17个学院(部)。

    学校设有60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达14个。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同时具有国防生培养资格。

    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采矿工程、安全工程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安全工程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采矿工程、地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8个A、B类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7个研究所。学校图书馆是安徽省教育图书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皖北片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各类图书文献255万册。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3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0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18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约9600人。学校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学校拥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师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由省部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学术创新群体。学校是安徽省和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在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为96%以上,两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五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结论的高校。

    学校科技创新势头强劲,科研经费及科研能力在省属高校排名前列。“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1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7项。连续获得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出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国核心期刊)》、《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科学技术》等学术刊物。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同时互派学生留学。常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育人特色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在新的世纪,学校将根据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总体布局,着眼未来长远发展,决定在山南建立新校区。新校区规划占地3000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建设周期3年。新校区的建成,将为学校实现“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befrom--] 2012-07-12
  • 阜阳师范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坐落在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著名的文化精英管子、老子、庄子,曹操 、曹丕、曹植,欧阳修、苏轼、曾巩等赋予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京九铁路交通枢纽、皖北地区4C级机场,环境怡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阜阳师范学院、获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5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9年成功增列为国家级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建校50多年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8万多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学校现有清河、西湖两个校区,占地9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设置16个教学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普通本科在校生(含信息工程学院)2.3万余人。现有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有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解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及武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科研机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1亿元,各类藏书195万册,中外文期刊8870种,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33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18人,高级职称教师28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54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和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等共计85人;兼职硕士生导师56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等兼职教授93人。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55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各类课题105项,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等各类科研奖励99项;发表学术论文4072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818篇,SCI、EI、ISTP收录281篇;出版著作146部、美术、音乐作品400余件;出版《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阜阳师院报》、《安徽基础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长期坚持开展“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品牌第二课堂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安徽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巩固教师教育优势,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型大学。
     

    [!--befrom--] 2012-07-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为军队培养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学院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它的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红军无线电培训班和1938年成立的军委日文训练班,1949年在北京正式建校。

    建院六十年来,学院传承“勤奋、严谨、创新、奉献”的院风,恪守“忠诚使命、会通中外”的院训,坚持紧贴需求、服务使命的大局观,特色强院、人才兴院的发展观,学为主体、能力为本的育人观,强固基础、注重复合的教学观,面向战场、着眼明天的质量观,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近5万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1991年,江主席亲临学院视察并题词:“为创办具有我军特色的高水平的外语学院而努力奋斗!”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学院拥有军事学、文学、法学、工学和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7个一级学科。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设有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并和印度语言文学同列为高等院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4,在教育部开展的全国高校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排名第三,其中科学研究单项排名第二。

    学院在本科层次设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31个语种的外语专业,一个科技外语专业(英语、日语、俄语、朝语、越语、泰语)以及信息研究与安全、国际关系与安全等8个非外语专业。此外,还承担全军预备出国人员外语培训、全军干部军事外语培训、中级指挥干部培训、参谋业务培训和外军留学生汉语培训等任务。

    学院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拥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近200名,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70余名,教员中9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百余人次获全国、全军优秀教师、军队院校“育才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学院占地142公顷,教学、生活设施一流。拥有以卫星地面站为主的外语教学信息源系统、教学模拟训练中心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约65万册,报刊1600余种,并建立了海量信息服务网站;建有综合性、多功能军体文化活动中心、完善的文体活动基础设施以及先进的军事训练场地。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为学员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近年来,学员在军队人员支援北京奥运、“和平使命”联合军演、国内外高级别外语类竞赛等重大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院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学院建设的全面跃升,谱写学院建设的崭新篇章,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国防语言大学!

     

    [!--befrom--] 2012-07-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九曲黄河,浩浩汤汤,奔腾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
    中原大地,苍苍莽莽,负载着华夏儿女不灭的希望。

    黄河之滨,中原腹地,一座现代化高等军事学府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崛起。

    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直属总参谋部领导,是全国重点理工科高等军事院校,全军五所综合大学之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信息工程大学已经由单一的电讯工程专业发展为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文渗透,指挥、管理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大学。 大学下设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和理学院,占地面积3800余亩。


    建校以来,在军委和总部首长的亲切关怀下,在总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设具有一流学科专业、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科研成果、一流管理水平的综合大学”的目标,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被军委首长称为:改革有成效、教学有成果,科研有创新。

    信大学科专业以信息类学科为主体,军事特色鲜明,涵盖军事信息系统的诸多领域,主要解决关乎战争胜败的“知己知彼”、“知天知地”问题,与打赢信息化战争密切相关。

    为拓展办学空间, 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征地1700余亩,作为“基础合训”基地。一座座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学员宿舍楼、学员食堂拔地而起;新建图书馆、游泳池和符合国际田联二级田径场标准的塑胶运动场;湖桥亭台、假山回廊、绿林广场等人文景观装点其间。湖光潋滟、绿荫红墙,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交相辉映,成为 开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建设和装备了大型卫星接收设备、“神威”百亿次巨型计算机、可容纳千余名学员上机的计算中心、 GPS训练场和战术训练场等教学科研设施和场地,建成了高速光纤校园网和远程教学系统,网络终端覆盖到教学楼、实验楼和学员宿舍。

    全面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实施饮食保障社会化。整修学员教室、宿舍、食堂、澡堂、俱乐部,为学员宿舍安装了空调。引入超市、邮局、银行等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学员日常生活。
    名校育英才、名师出高徒。学员以信大为荣耀,信大以学员为骄傲。

    建校以来,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2万余名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毕业学员以政治素质好、创新能力强、业务水平高、适应工作快、发展潜力大,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涌现出一大批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顶尖人才。两院院士高俊、王家耀、邬江兴、许其凤、魏子卿、王任享、陈左宁,以及“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副总指挥沈荣骏院士、“神舟五号”飞船地面测控系统总师于志坚、国家863计划相关领域主题专家组组长郭云飞等,是毕业学员中的杰出代表。

    戚文峰、张传定、范淑琴三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军队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员赵菁 被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学员谢康敏获首届全国青年世纪风采电视大赛金奖;学员袁佳和应定海分别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时代风采电视大赛“最佳活力奖”和“突出贡献奖”;学员汤卉获得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8个参赛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近年来,在全国无线电测向大赛中获得12块金牌,2004年代表国家赴捷克参加了国际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取得亚太地区第一名。

    滔滔黄河,奔涌向前,伴随着信大奋进的脚步;
    巍巍嵩山,昂首屹立,凝望着信大明日的辉煌。

    信息工程大学决心坚定不移地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团结奋进,铸造信息工程大学新的辉煌!
     

    [!--befrom--] 2012-07-12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始建于1993年,前身为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1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本院位于郑州南区龙湖教育宜居城,校园风景优美、宁静有致、湖光楼影、水榭亭台,是求学深造的理想之地。是全国最具社会知名度民办大学、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高校、河南发展(成长)最快高校、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院校、河南省园林单位。2011年在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首届民办高校评比中,荣获“河南省优秀民办高校”荣誉称号。

     

     国标代码:14333

    河南省招生代码:普通本、专科6195/专升本6196

    学院概况:目前本院设有国际贸易、会计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资讯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文法学、艺术等八个学系和体育、公共外语、共同学科等三个教学部,共有4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13个专升本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学科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工学、艺术六个学科。本院现有金融学、会计学等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近10个,有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20多门。在校学生近15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3000人,已形成了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本、专科教育相结合的办学体系。

    本院教学设施先进,教学条件优越。省内一流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0多万册,电子文献41万余种,中外文报刊1190多种,拥有大型全文数据库14个。学院建有电脑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素质教室等现代化教室200多个;建有ERP沙盘实验室、金融控制中心、3D仿真实训中心、同声传译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近100个;建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02个。

    办学特色:本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学院创办人60余年的办学经验与学院校情相结合,形成了本院鲜明的办学特色。总结起来,主要有以“关心、爱心、耐心”为基础的管理和服务特色;以“严管、严教、严考”为机制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以“两证多照”为基本要求的技能培养特色;以“守时、守信、守法”为核心的品德培养特色;以培养学生良好风度仪态为核心的形象培养特色。

    学生养成教育:本院在重视智育的同时,坚持把“养成教育”落实到专业教育和生活教育中。每天早上举行升国旗仪式;开设为期一年的劳动教育;开展以秩序礼仪、文明宿舍、学生整洁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竞赛”;每学期均举办“文明礼貌月”、“感恩周”等活动,将学生素质的提升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落实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独具特色的学生“养成教育”为毕业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两岸教育合作:我院充分发挥台胞捐资办学的优势,努力推动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被誉为“豫台交流的典范”。2010年,学院在省内高校中率先与台湾高校签署合作培养协议,截止目前,已选派150多名学生赴台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赴台学习,既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今后,学院将进一步扩大学生赴台学习的规模,为更多在校生提供赴台交流学习的机会。

    奖助学金设置:本院在校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国家各类奖助学金。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本院还设有创办人特别奖学金、入学奖学金、成绩优秀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考取研究生奖金、各类考证奖学金等。为帮扶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本院还设有勤工助学金,社会团体、个人捐资助学的奖助学金及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等。本院为新生入学开辟“绿色通道”。

    考研:学院通过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考研。近几年来,我院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0%以上,文法系更是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其中有不少同学考取国内名牌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我院毕业生在出国留学深造方面也取得非凡成就,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世界级著名学府都有升达学子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就业:我院每年均举办系级、院级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10多场,组织专场招聘会上百场,还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近几年,我院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4以上,为确保我院的高就业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且很多毕业生都能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就业竞争激烈的城市找到理想的工作。

    建校以来,我院已经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近四万人,广泛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河南等省市。公安部、文化部、外交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税务总局等中央级单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卫生厅等省厅级单位,河南省电力公司、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韩国三星、清华紫光、海尔集团、百度网络技术、娃哈哈集团、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大连实德集团等知名企业单位,都有我院学生就职。

      2012年学院分省分类别招生计划表

    艺术类本科(本科B段) 艺术类专科 普通本科
    (三本)
    普通专科
    (二专)
    专升本 合计
    音乐类 美术类 音乐类 美术类
    160 330 80 160 4210 1060 951 6951
     学院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以省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学院通讯及咨询联系方式

      学院通讯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镇中山南路一号。

      邮编:451191

      招生咨询电话:0371-62436243 0371-62436346(艺术类)

      学院招生办官方 QQ: 1563454303

      学院网址:http://www.shengda.edu.cn

      招办信箱:zsb@shengda.edu.cn

      国家教育部批准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国标代码:14333

      河南省招生代码:普通本、专科6195/专升本6196

    [!--befrom--] 2012-07-12
  •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地处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商丘市。这里是陇海和京九铁路、连霍和济广高速公路及 105 和 310 国道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荟萃。 一流的教学设施 学院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办学。河南农业大学是有近百年历史的重点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强,优质的办学资源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院文化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和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各类实验室 36 个,教育教学实习基地 18 个,仪器设备总价值 5000 多万元;建有计算机中心、语言实验中心、电教中心、多媒体教学中心以及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校园网;图书馆藏书 62 万多册,各类中、外文期刊杂志 4000 多种,并配有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电子阅览室;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商店、浴池、暖气、邮政、银行(自动取款机)等各类服务设施齐全。 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院积极实施 “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 和 “ 人才强校工程 ” 。现有 20 个本科专业(方向), 11 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经、管、理、工、农六大学科门类。现有教师 460 多人,其中高级职称占 36 %,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占 40 %,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优良的学风建设 学院科学文化氛围浓厚,学术活动频繁,博士生导师、专家、教授定期为师生做学术报告,开阔了师生的眼界。学生勤奋好学、团结拼搏,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院占地面积 1800 亩,在校生11000人,目前已投资 7.3 亿元,建筑面积 32 万平方米,已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和餐厅等设施。教学区、行政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院内绿树成荫,四季花开,环境优美。别具一格的建筑设计,赏心悦目的园林风格, 200 亩湖面碧波涟漪,黑天鹅在湖中戏耍,千只白鸽与之遥相呼应。翠堤、凉亭、石雕、假山点缀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科学的办学宗旨 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治学思想,以 “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 ” 为目标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坚持 “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 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特色化的大学教育,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为本科毕业生考研深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院领导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遵照省教育厅提出的“积极引导独立院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的精神,紧紧围绕“规范办学、稳定秩序、打好基础”的中心任务,认真做好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这为华豫学院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efrom--] 2012-07-12
  •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是 2004 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技能性人才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全国著名武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郑州登封市西郊,毗邻 207 国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新校区占地 860 亩,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中心、驾驶培训中心、训练馆、餐厅、洗浴中心、健身房、宾馆等学习、生活设施齐全。

    学院自创办之日起就从高起点入手,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学校定位、专业定位、能力定位”的办学思想和“科学管理、人文关怀、严格要求、宽严相济”的管理理念,以高标准培养高质量的有用人才。学院聘请了拥有丰富高校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了学院领导班子,全面负责学院的教育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同时,还从各地聘请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的高校教学和职业教育经验 能力的 教授名师组成了学院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院办学三年多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6 年学院顺利通过了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评估; 2007 年初,学院又被郑州市评为民办教育办学先进单位。

    学院现设置有四系两部(中文系、外语系、体育系、管理科学系、本科部和五年制专科部)共两个本科专业和 14 个专科专业,招收高中(中专)起点国家统招本、专科学生和初中起点五年制国家统招大专生。学院以职业技能为基础、以社会岗位为目标、以功夫文化为特色、以汉语国际推广和文化交流为方向,构建了“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先后设立了多个技能考点并在登封、郑州、上海、北京、深圳、苏州等地建立了多个校外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 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群体能力和非专业群体能力,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和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达 90% 以上。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是由全国武术名家、教育家 刘宝山 先生创办的。 刘宝山 先生曾荣获国家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荣誉称号, 1978 年创办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多年来,塔沟武术学校学员参加国内外各类武术赛事,共获奖牌 4641 枚,其中金牌 2221 枚,产生了 129 位国际级和 255 位国家级武术冠军。学生艺术团从 2003 年至今,先后六次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并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出国进行文化交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紧迫。在这样的形式下,刘宝 山老 先生在塔沟武术学校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仅有武术没有文化知识和应用技能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因此他高瞻远瞩,于 2004 年着手申办了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真正把武术和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文武双馨”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学院在大力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努力坚持“武术强化素质、文化塑造人格”的人才培养特色,改革武术学校中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以公修课程的形式将武术课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之中,对学生进行武术技能训练和武术文化教育,同时更注重传统武术的文化熏陶作用,使学生既拥有强健的体魄又具备高尚的修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朝气、逢冠必夺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塑造学生精诚团结、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扶弱济贫的优良品质。 2004 年,学院学员参加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表演; 2005 年,学院学员剪纸作品参加河南省首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荣获书法绘画类二等奖; 2006 年底,学院学员参加郑州市民办院校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 2007 年 8 月,学院学员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特奥会开幕式演出。一次次亮相,展示了学院当代大学生独有的风采,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就业面向方面积极吸收对外教学培养经验、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为适应海外各界人士学习汉语和中国武术的极大需求, 2006 年,学院经河南省教育厅推荐,被国家汉办确定为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每年从毕业生中选派武术和汉语教学人员到国外推广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学院还担负国家从国内其他地方选派的汉语推广人员出国前的培训任务。此外,学院还被国家有关部门选定为接待世界各国青年学生来华学习、交流和访问的基地之一。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合作开办了以武术和中原文化为特色的英语(汉语国际推广方向)本科专业,自 2007 年起纳入国家统招计划,开始招生。 2008 年又新增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学院还设有国际教学中心,自 1998 年以来,已培养过来自美、英、日、法、德、意等 31 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7800 多人。 2007 年 7 月,学院圆满完成了由国家汉办主办、由美英韩三国 211 名学员参加的“ 2007 汉语桥国际学生夏令营”接待和培训任务,得到了国家汉办和河南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 2007 年 10 月,学院学员应邀对参加“ 2007 汉语桥国际学生夏令营”的韩国和日本有关学校进行了友好回访,学员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受访单位和我国带队领导的高度评价。 2008 年 4 月,学院 15 名师生被国家汉办选派分别以汉推教师和志愿者身份赴尼泊尔和泰国从事为期一年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学工作。
     

    [!--befrom--] 2012-07-12
  • 郑州师范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以师范教育为主,包括非师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位于黄河之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省会郑州。学院占地面积1143.87亩,建筑总面积29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9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300万元。现有教授83人,副教授268人,博士28人,硕士研究生29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6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省级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4人。
      学院举办有招收高中毕业生的普通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普通本科师范类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音乐学、美术学。普通专科师范类招生专业:语文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历史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儿童康复、应用心理学、初等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普通专科非师类招生专业:汉语、新闻采编与制作、商务英语、应用俄语、投资与理财、统计实务、物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人力资源管理、出版与发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旅游管理、园艺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社区康复、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NET方向)、软件技术(JAVA方向)、动漫设计与制作。
      学院非常注重国际文化交流,与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马来西亚UCSI大学联合举办招收高中毕业生的普通专科教育,招生专业:音乐教育、英语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
      学院执行国家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为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学院设立奖学金、贫困生助学金。学院积极帮助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设立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生提供助学援助。
      学生毕业后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毕业证。对品学兼优的专科毕业生,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荐参加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升本考试,录取后可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深造。我校推荐参加专升本考试学生的录取率均在90%以上。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多渠道、全方位拓宽就业途径。我院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适应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郑州师范学院!
     

    [!--befrom--] 2012-07-12
  • 郑州华信学院

    郑州华信学院

    郑州华信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学院快速发展,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郑州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2010年学院被媒体评为“在豫招生最具吸引力十大高校”、“报考热度全国第五、河南省第一”;2011年被教育厅授予“河南省优秀民办高校”荣誉称号。

     

    学院位于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市的南郊。这里东临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新郑国际机场,西邻107国道和郑新快速路,交通便利;这里又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建都之地,有着八千多年的裴李岗文化、五千多年的黄帝文化及二千七百多年的春秋战国郑韩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今,这里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

    学院设东西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18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59.44万平方米。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470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3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中外文期刊3058种,CNKI资源数据库专辑6个,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22个,校内实习工厂4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48个,校内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9736万元。学院建有篮球馆、游泳馆、现代化综合体育场,体育设施齐全。学生公寓设施、环境一流,被教育厅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学生公寓;学生餐厅环境优雅、设施先进,被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标准化学生餐厅,其他生活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

    学院设有艺术学院、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和信息工程系、外语系、经济贸易系、基础教学部、公共体育教学部、中专部等6个教学系部,开设本、专科专业79个,已经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医学、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监控机制,突出实践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学院现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点1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重点实验室6个,并建有“建材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等2个科研开发机构;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列为省级教改示范性专业建设点,“酒店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护理”等3个专业被列为市级重点专业建设点,“机电一体化技术”等14个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建设点。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河南省大学生先进制图技能与创新大赛、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我省前茅。

    郑州华信学院秉承“笃诚勤奋,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理论奠基,强化实践,激励创新,重在应用”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学院的改革、建设与发展,正在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

    欢迎天下学子来华信就读深造,这里是您实现理想的殿堂。

    [!--befrom--] 2012-07-12
  •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高校,创办于1988年,具有20多年办学历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任首席顾问。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20强”、“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十大品牌本科民办大学”、“中国就业质量十强民办大学”。

    学院地处郑州市二七区,校园环境幽美,占地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有电教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和文体中心。学院设本、专科专业35个,在校生18000余人,有河南省教改专业1个,郑州市重点专业3个,重点实验室1个,在全省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院校。

    学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能力本位”,坚持“厚基础、宽口径、讲诚信、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重应用”的育人模式,使学生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凭借学院一流的实验实训设备和校外实习基地,学生接受本专科教育的同时与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增重学生就业砝码,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生就业,得到了社会和毕业生一致好评。建校20多年来,我院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各类人才50000多名,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居全省前列。2009年新华社《瞭望周刊》举办“首届民办高校毕业生竞争力调查”活动中,我院被评为“民办高校毕业生竞争力样本院校”。

    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 2009年招收工商管理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在我院学习三年后入奥克兰商学院学习,取得中新两国承认学历的本专科毕业证书;同时为了满足专科生在校升本,经教育厅批准,我院专科生在校期间可套读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自学考试助学本科,毕业生可取得郑州大学等合作院校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

    郑州科技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和就业工程,连续承办三届“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洽淡会”,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办学单位”。随着学院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我院将一如继往地“以学生为本”,做好教育教学和服务工作,为每个有志青年成才提供有利条件。

     

    [!--befrom--] 2012-07-12
  • 黄河科技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位于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郑州市。这里,北依滔滔黄河,南望巍巍嵩山,西接泱泱洛水,东临广袤的黄淮平原。这里,传八千年裴李岗圣火,承六千年大河村文化,诵五千年黄帝史诗,临三千六百年商城遗风。雄浑中原,弦歌不绝。

    黄河科技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高校,创立于1984年10月。1994年2月,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民办黄河科技学院,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学校成为我国自颁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以后,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民办黄河科技学院的基础上建立黄河科技学院,实施本科学历教育。黄河科技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黄河科技学院自成立以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发扬“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精神,艰苦创业、滚动发展,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高校发展之路,已发展成为一所面向地方,服务基层,以应用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本科高校。

    目前,学校设置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理学等八个学科门类;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英语、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护理学等36个本科专业,以及法律事务等18个专科专业;建有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医学院、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体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以及社科部、数理部等7个公共基础教学部(教研室);建立了民办教育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等5个科研所。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642人,其中本科生14143人,专科生5499人。现有专任教师1072人,聘请校外教师158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9人、副教授17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30人;外籍教师8人。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41.1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6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0.44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面积7.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04亿元;馆藏图书256.8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60.59万册,电子图书96.30万种。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创立了“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德育模式。以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职业适应性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在没有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下,为国家培养了六万多名本、专科毕业生。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内外有关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教育交流与文化合作,重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更新办学理念,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十四年来,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以质兴教,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曾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全国诚信自律先进单位”、“黄炎培优秀学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以及“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瞭望》周刊、新浪网等众多媒体曾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事迹。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校长胡大白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荣膺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等多种荣誉称号。

    黄河科技学院二十四年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已步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学校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黄河科技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一流民办本科高校。
     

    [!--befrom--] 2012-07-12
  •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系我省唯一的一所公安高校,具有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学校创建于1949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60年来,学校为公安机关培养了大批人才,涌现出以任长霞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民警察,被誉为“中原警官的摇篮”。学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等十几项省部级荣誉,目前正在努力申办本科公安院校。

    学校位于郑州市文化路北段,占地35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占地1000余亩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学磁针为全目制专科学校,学制三年,设有侦查、经济犯罪侦查、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刑事技术、 交通管理、警察指挥与战术(技术防范方向)、刑事技术(司法鉴定方向)、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软件设计与应用方向)等十五个专业。学校现有高级职称104人,中级职称146人,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学校设有刑事技术实验室、法医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实验室、警体训练场、汽车驾驶培训基地、射击馆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教学实验实训练场、图书馆藏达60余万册。学校拥有防爆排爆、步示追踪、文件检查、语言分析、交通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专家,刑事侦查程度、安全防范技术等四门课程分别评为河南省和公安部粗品课程,刑事证据学、道路交通管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根据国家规定,学校设立有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助、补、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学生毕业后实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具备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参加全国、本省招警和其它类公务员考试以及航空公司、港务局、海关、边防等安全保卫人员招录。均取得较好成绩,录用率较高。

    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校三大支柱之一。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近几年来加大了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在校党委领导下,图书馆强化政治思想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育人”服务宗旨。与日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馆藏,增加开设时间,成绩斐然。

    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27人,中高级职称10人。

    馆内设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技术部、信息部、馆舍建筑面积6136平方米,设有公安专业书库、基藏书库、文学书库、综合书库和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自修室。书库均实行藏阅结合的全开架服务方式,周均开放84小时(教育部规定周开放70小时)。

    创新开拓 甘做奉献的图书馆人

    图书馆各类藏书近60余万册,期刊743/823(种/份)报纸112/132(种份),基本形成了以公安专业文献为主体的馆藏文献体系。图书馆使用《现代电子化图书馆文献管理系统》,采访、编目、流通、期刊、WEB公共检索、电子阅览室管理、行政业务管理等工作已全面实现自动化;拥有《警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等文史哲、政经法、教育社科和电子与信息4个专辑,总量达800G;安装了《美国文摘》、《生物文摘》、《美国政府报告》等外文期刊数据;拟购《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等。同时,又集中了人力对馆藏公安期刊文摘进行数字化处理1千多条,案例、公安参考175条55万字,制作作素质教育视频文件699个,制作出公安情报资料十大经典案例网站侦查提示、案例评述等,共计11万字;建成“3.30警察影视库”,精选经典影片和优秀歌曲供文大师生点播,《颂歌献给常》、中国百部影片库》、《百部公安影视专题库》等深受广大师生的厚爱。

    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十分注意职业道德的修养,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共发表论、译文近百篇,独著或参编图书12部,主持或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级项目10项。

    实验中心

    公安技术实验中心是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验教学单位和实验室管理部门,下设计算机实验室、刑事技术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室、校园网络管理室等部门。现有教育仪器设备4476台(套),价值2521余万元。

    公安技术实验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8名,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11名,担任着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管理、技术保障和对外技术服务等繁重任务。

    近年来,公安技术实验中心的同志们在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编、参编教材(或专著)11部,发表论文56篇,拍摄教学专题电视片23部,主持、参与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1项,获得各类奖项30余项,多次出色完成全国、全省等大型会议团体拍照任务。2002年10月顺利通过了“河南省普通高校基础实验评估”验收。

    [!--befrom--] 2012-07-12
  •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工、管、理、文、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3万多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河南教育品牌大型调查中,被评为“河南最具公信力的十大教育品牌”学校。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设有土木系、环政系、规建系、建能系、建管系、测绘系、计算机系、电气系、交通系、化工系、生物系、工商系、数理系、外语系、法律系、艺术系、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软件学院等20个系(部、院)。设有42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涵盖七大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城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全日制在校生17300多人。

    学校秉承“厚德、唯实、博学、慎思”的校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念,认真抓好党的建设、人才建设和质量建设三大工程,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平顶山市。这里自然风光秀美,名胜古迹众多,不仅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还有重峦叠嶂、山峰挺拔的尧山风景区,以及宋代大文豪苏轼父子的陵园、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叶县县衙等。学校主校区面对千年古刹香山寺,濒临碧波荡漾的白龟湖,校园建筑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宜人,2008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园林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730亩,建筑面积61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4亿元,馆藏文献130多万册,各类中外文文献数据库16个,各类运动场和体育馆8.5万多平方米。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00多人,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30多人,教授65人,具副高职称的教师238人。有省管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43名。还聘有40余名国际国内著名学者、院士、专家等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教学质量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取得了突出成绩。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 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门省级精品课程,82个实验室(中心)。近年来,完成省级教改项目、教育教学研究成果21项,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9部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60.8%,考研录取率25.7%。五年来,在国家和省级大学生英语、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竞赛以及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各项比赛中获奖265项。

    科研实力

    学校一贯重视科研工作,长期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着眼服务建设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开展科技创新。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6项。获得5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和13项国家专利。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33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280篇。

    [!--befrom--] 2012-07-12
  • 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创建于1987年的南阳理工学院,现已发展成为:千亩校园,万名学生的规模,成为豫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理工类本科大学。
        学院现有10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土木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商学系、外语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建筑系;4院??软件学院、仲景国医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2部--数理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此外,还拥有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中心、南阳中日文化交流中心、南阳减污降耗服务中心、中 奎一语言研修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所、雕塑艺术研究所和高教研究室等多个教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29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5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人员176人。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紧密跟踪专业研究领域的前沿,许多人已经在国内同行中崭露头角。 
     

    [!--befrom--] 2012-07-12
  •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是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公办本科高校。学院具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学院依托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煤炭行业和纺织行业,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学院地处轩辕故里——郑州新郑市龙湖镇,郑州市区内有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668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各项建筑均符合现代化办学标准,校内滨湖公园、休闲景观、绿化带与现代建筑错落有致,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学院现有在校生23000多人,共开设27个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管结合,人文社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并形成了轻工纺织、电气信息、机械、环境安全、地矿、工商管理、艺术等7大学科专业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现有专任教师1023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648人。学院具有完善的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028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1.1万册,电子图书1900GB。共有128个校内实验室,1个附属教学实习工厂,164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多媒体演示室、计算中心、实习车间、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体育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广开就业渠道。与国内近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构建了毕业生就业平台。每年定期组织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全国各地均建有就业基地,为富士康科技集团、雅戈尔、海尔、格力、中国铝业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迪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2010年就业率达96.2%。
    良好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为学院的进一步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河南工程学院正积极抓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2
  • 安阳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安阳西依巍巍太行,壁立千仞,东临茫茫平原,沃野千里,地理位置优越;京港澳高速、京广铁路、107、106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是岳飞故里、周易发祥地、甲骨文的故乡和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所在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安阳工学院始建于1983年,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学校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办学条件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现占地82820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3492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568.85万元,图书馆藏书133万册,电子图书2000GB,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7735人,教职工1060人,16个院、部。开设39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7个学科门类。校园内建筑设计匠心独运,花草树木争奇斗妍,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是学习读书的良好场所。

    学校的定位是:立足河南、辐射全国,重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学校以“明德修身,立风养性,博学致知,笃行建业”为校训,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较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加强学习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5%以上。

    目前,安阳工学院正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科研实力为支撑,以完善硬件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安阳工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学校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

      学校网址:http://www.ayit.edu.cn

      电子信箱:aygxyzb@163.com

      招生热线:15037228660、15037228661、15037228662

      15803728631、18738282060

    [!--befrom--] 2012-07-12
  • 新乡学院

    新乡学院

    新乡学院是2007年3月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豫北历史名城、原平原省省会新乡市,由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新乡市教育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占地面积1708亩,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50万元,馆藏图书170余万册, 电子图书36万种。学院建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电教大楼、学生公寓和标准体育场等,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木秀花馨,景色宜人,是市级园林式单位。

    学院现设有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等8个学科门类,本、专科专业70余个,其中“会计电算化”、“应用英语”为省级教育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物业管理”、“心理咨询”、“建筑工程技术”5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建有“无机化学”、“教育学原理”等6门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25门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95名,正副教授26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7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2人。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共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9项,8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获得地厅级以上各项科研奖励350余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2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235部,发表论文近4000篇。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把“突出地方性、加强应用性、坚持师范性、发展综合性”确立为办学方针,实施德育厚校工程、质量立校工程、人才强校工程、特色兴校工程,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2004年与英国东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2006年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博士山学院(Boxhill Institute of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分别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外向型人才。

    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半个多世纪的磨砺,新乡学院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充满信心,迈向更美好 的未来。
     

    [!--befrom--] 2012-07-12
  •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兼有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地处十三朝古都洛阳,占地面积2255亩,分3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建有工程训练中心和教学实习工厂等50余个实习基地,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0万册,电子图书55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中国优秀博硕论文等6个全文数据库。
    学院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教授75人,副教授4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7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4人,并聘有包括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在内的1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兴院”,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形成了以工学的建筑材料工程和人文学科的历史文化研究为主的办学特色。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8万人,共设置17个系(部)和国际教育学院、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78个专业,其中“材料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全国教改示范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建材机械基础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训》、《模拟电子技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材机械与设备》、《玻璃工艺学》、《数据结构》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近5年来,学院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0余项。
    学院注重产学研结合,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建材行业与地方经济。学院设立有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培训基地,“硅酸盐材料研究所”等4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和“应用经济研究所”等3个人文社科基地以及28个院级研究机构。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冀东水泥、海螺水泥、洛玻集团等建材龙头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与洛阳市高新科技园区、洛阳市留学生创业园等地方机构进行了大量的合作研究。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市各级科研项目500余项, 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余项,三等奖20余项。学院获得发明专利40余项。
    学院坚持开门办学,与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工艺大学、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等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学院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材料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4个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000人,并接受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
    学院管理规范,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连续三年获得河南省高校行风评议先进单位,教务处两次被教育部授予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称号。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重视素质教育,强调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开拓性和责任感。学院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7项。毕业生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洛阳理工学院将秉承50余年的办学传统,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为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2011年,学校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计划招生8031名,其中本科24个专业招生4831人(含河南省专升本931人);专科 29个专业招生3200人。
    真诚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洛阳理工学院!
     

    [!--befrom--] 2012-07-12
  • 开封大学

    开封大学

    开封大学位于七朝古都开封市的城西新区,是一所公办普通专科学校,是“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学校”、“河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管理科学学院、财政经济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软件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五年制专科部和成人教育学院,共12个教学单位,开设40多个专业,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0000多人。

    学校拥有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各类实验室、实习工厂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众多校外实习基地;学校重视人文软环境的建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个性发展,学术气氛浓郁,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为充分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其创造力、展示其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明德、励学、笃行、创新”的良好校风。

    学校秉承“以德治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的办学思想,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根据就业岗位对专业理论、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各院部聘请行业专家、管理专家、科技专家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起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不断改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完全符合人才市场的需要。学校推广“多证书制”,使学生在获取毕业证的同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学生可在学校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近40种。

    学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确定课程体系,特别重视实践环节的培养,构建了“仿真模拟”及“产学结合”的学习机制;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复合性,突出岗位能力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造就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高水平的实践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适应第一线岗位工作、市场急需的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数十年来,开封大学为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受到普遍欢迎,近三年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办学成果得到了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的高度赞扬,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等权威媒体对学校的办学经验进行了多次报道。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建立起向国外高校输送留学生的多种渠道。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数所高校建立了联合办学的关系。截至目前,通过我校办理出国留学的学生已逾300人。我校还是经过上级部门批准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校。

      咨询电话:0378—3810155381065538101683810668

      传真:0378—38100893857112

      校址:河南省开封市大梁路邮政编码:475004

      学校网址:www.kfu.edu.cn电子信箱:zsb@kfu.edu.cn

    [!--befrom--] 2012-07-12
  • 平顶山学院

    平顶山学院

    平顶山学院创建于1977年,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位于中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兴工业城市、“中国曲艺城”、“汝瓷文化之乡”、“魔术之乡”的河南省平顶山市,依山傍水,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占地面积2000多亩,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资产总值6.625亿元,仪器设备总值7090余万元,馆藏图书15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400多种。学校网络计算中心是河南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平顶山市网络接点中心,拥有河南省首个IPv6实验室,是河南省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示范区,现代化、数字化的校园环境初步形成。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系)和4个教学部(中心),设有69个本(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小学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当代文学史”、“小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和“软件工程”等省级精品课程,“文化传媒类专业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省级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2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近10000人。

    学校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实验室为河南省林业部门重点实验室,是平顶山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林业部门三方合作共建实验室。经河南省政府部门批准建立了“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院士工作站”;成立了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陶瓷研究所、“三苏”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墨子学院、陶瓷展览馆、古代雕刻艺术展览馆、汉语国际推广曲艺文化基地、魔术文化体验基地、雅乐文化体验基地、陶瓷制作体验基地等学术机构,召开了伏牛山文化圈全国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歧路灯》学术研讨会和当代著名作家林蓝作品研讨会,编辑出版了《文史知识》平顶山历史文化专号;陶瓷研究所所长梅国建荣获“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称号。

    学校与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近年来先后派出120余名师生到海外访问学习。学校BTEC中心为北亚及大中华区优秀中心。 

    学校确立了“文理渗透,博学专长,教学与实践结合,理论与技能统一”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崇尚科学,崇尚学术,崇尚人文”的大学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独创精神,经过良好的训练的、有知识、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于社会的人”。

    青山巍巍,秀水泱泱,弘开学府,承孔孟之绪,取百家之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多科性大学!

      欢迎报考平顶山学院!

    [!--befrom--] 2012-07-12
  •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在原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职业技术学院、驻马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基础上于2004年合并升格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已有40年的办学历史,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占地2145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形成了功能完善的教学科研区、体育活动区、学生和教师生活区。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8100万元,馆藏图书17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学校网络中心是河南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驻马店市网络接点中心,信息点遍布教学、科研和生活场所,形成了现代化、数字化的校园环境。学校现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科点,6个校级重点学科,8个校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18个校级研究所。

    学校设有17个院系,45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方向),涵盖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8万人,继续教育在学学生1.3万人。教职工11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0多人,博士、硕士550多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管优秀专家、省级骨干教师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0多人,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聘请60多名兼职教授。学校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提升了科研和学科水平,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近3年来,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9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被SCI、EI、CPCI检索论文近136篇,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63项,承担横向课题39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58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学校主办的《天中学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升本以来,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0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6项。人才培养体现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按照“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依托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坚持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载体,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骨干基层挂职锻炼团”等5个学生社团被命名为国家级优秀团队。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互动发展,以“合作、发展、共赢”为宗旨,与国内150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同时,学校重视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国际化程度,与英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8所知名大学和台湾地区4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有近600名学生实现出国留学。目前,学校已形成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普通教育与对外合作办学并重的“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正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战略,加强内涵建设,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努力创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befrom--] 2012-07-12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建校于1949年10月,原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部,现为省部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严谨、求实,开拓、进取”之校训,不断探索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和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管理学科为主,管理学与工学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中的较强优势。学校现已建设成为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科研、生活、体育设施齐全,较好地满足了发展的需要。学校现有东、南、北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 9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设有管理工程实验中心、会计实验中心、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等16个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其中航空制造及装备研究中心、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列为河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工程教学示范中心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27 241平方米,初步建成航空材料、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重点实验室。图书馆现有藏书15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1200多种,各类专业数据库近20个。学校现已建成“核心层万兆主干、汇聚层千兆主干、百兆交换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一个现代化、数字化的校园环境正在形成。
    学校主动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和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突出特色,取得明显成效。现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设有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贸学院、信息科学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外语系、法律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数理系、人文社会科学系(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电子通信工程系、艺术设计系(艺术教育中心)、航空工程系、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19个教学院、系、部,1个软件学院和1个二级学院,45个本科专业和10个专科专业。其中会计学、工业工程、审计学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情报学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档案学、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等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工业工程、经济、财务管理教学团队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师资力量日益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管专家和省级学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1人。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郭重庆、张彦仲等5位院士以及郭道扬、齐二石、毕强等近百位国内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
    学校确立了“德育首位,教学中心,质量至上,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为国家建设各条战线尤其是国防工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2万余名,成为航空工业和河南省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两万多人,在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以及挑战杯等团学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有100余项。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荣获“郑州市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河南最具公信力的十大教育品牌”,2011年又荣膺“2011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为契机,以六十多年的办学积淀为基石,全校师生正以昂场的姿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实现更名为郑州航空大学的光荣梦想而努力奋斗。
     

    [!--befrom--] 2012-07-12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