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性
高考,是绝大部分考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最后一次教育。高考命题必须要体现国家意志,它关系到国家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所以,利用国家级大考对考生进行应有的思想、道德、人格、价值观教育,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恢复高考四十年来,作文试题的教育功能从来没有缺位过,一些特殊时期,这种关乎考生成长方向的教育甚至成为命题的首要指向,决定了试题的基本面貌。当下,教育部提出高考命题总框架“一体四层四翼”中的“一体”,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思想核心的。缺失了这个思想核心,作文试题乃至整个语文试题是没有“魂”的。
2.陌生性
既是考试,就要维护公平,所以作文试题必须要具有一定陌生度。命题者与应试者并非共谋关系,尽管偏题怪题不可取,但学生老师“没想到”的、与平时教学风格思路相悖的试题的出现,亦是考试应有之态。考生(包括老师)由此造成的一时脑力不逮、语多梗塞也是正常的。试题让考生感到亲切当然好;“拒考生于千里之外”,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坏。试题的陌生性,对于临战应变、公平选拔有促进意义。熟也好生也好,顺也好阻也好,它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未来境遇的一部分。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