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值观立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课标要求,也是国家级大考根据社会现实对考生道德人格作出的衡量。近年北京卷作文试题的外在面貌虽在不断变化,但对核心价值的考查是不遗途力的,这种价值观的导向,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正视平凡价值
2012年,北京卷作文试题以铁路巡道工老计为材料命题,其引发的思考耐人寻味。很多人看到了老计的“劳模”身份,以为命题要引导考生去歌颂更多劳模;也有人注意到老计是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中推出的人物,以为命题要引导考生关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由此可见,一些受众在领悟高考作文试题上表现出的特殊敏感常常带有某种偏狭——他们第一关注的往往只是试题素材表面的色彩与出处,而很少去想材料的深层价值——老计为什么能进入《新闻联播》、命题者为什么能看中《新闻联播》中的“这一个”以及“这一个”在我们的生活时代中有着怎样的象征性代表性……老计是铁路战线上的普通员工,他长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一线;虽不为很多人所知,但他依然有着自己的存在意义,像老计这样“沉默的大多数”正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脊梁。我想这才是命题者选用这个材料的意图所在。如果受众能由此认识到“老计”所代表的平凡者的价值、意义,领会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也是由普通人参与书写的;那么,这个作文试题的主角不就是千千万万个扎根现实、默默无闻却自有意义的你我他了吗?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