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考生量身打造的如此接地气的试题,怎么会只引发我们联想到“央视”、《新闻联播》乃至社论呢?而《新闻联播》们背后的生活呢?我们作为一个平凡人的独立意义和价值呢?当年,北京没有一篇满分作文,平均成绩创历史最低点,考场作文呈现出一种“假大空”的文风,而这一切能完全归咎于试题吗?对于平凡价值的礼赞,甚至对于我们自身价值的正视,在“老计”这个题面前,考生并没有准备得太好。
2.珍视传统价值
2014年,北京卷作文试题以“老规矩被重新提及且受到热议”为材料命题,是向传统价值致敬,从题目给出的“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老规矩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种群除了国家法律的约束之外,是何以成长为人的。这些老规矩循循善诱,渗透在我们行动坐卧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中,看到它们就如同看到了祖辈父辈的目光,听到了他们的叮咛,令我们在审视来路中走上新的人生旅程……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