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试题目前主要有两类。
其一,单一勾连式,即课外一文勾连课内一文或一诗,主要由课外文言文向课内诗文勾连。如2014年第13题: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课外诗歌向课内诗文勾连,如2015年第19题: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其二,复合勾连式,即课外一文勾连课内两诗文。如2017年第17题: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勾连为突出诗文在意象、情感、主旨、手法等方面的异或同,或异、同兼顾。考查的直接目的就在于:由课外文本回扣课内教材,内外结合,相互比对,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帮助学生夯基固本。这种命题背后真正的考量,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强力突出: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