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直通车 > 院校概况
  •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校是为适应大连建设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中国软件基地的需要,经大连市教育局批准,培养技术性、应用型计算机、物流、航运人才的全日制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教学地址位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西山湖公园北岸。我校依托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南阳职业学院、大连软件职业学院等多家知名高校联合开办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并配备完善的教学、训练及生活设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另外学校实行 “校企一体”的管理模式,实行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校内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训学习相结合的多种“双元制”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

    海纳百川,含英咀华。学校秉承“培养国家要求的高质量人才”的办学思想,以“培养技能,技术,技艺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职业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实施创新式教学、学习型校园的立校方略,践行“学贯中西,知行合一,刚毅勇敢,同舟共济”的校训,把大连航运学校建成培养爱岗敬业、技术熟练、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扎实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2020-09-04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简介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简介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英文缩写GTIIT)是由享誉全球的知名高等学府以色列理工学院(英文缩写Technion)与汕头大学(英文缩写STU)合作办学的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于2016年12月5日由中国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2017年第一年招生,是我国第一所引进以色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也是目前我国与以色列在教育领域合作的代表性项目。著名经济学家李剑阁、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分别为第一任校长、常务副校长。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将致力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国际公认高水平教育、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大学,全面引进全球知名的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的卓越工程师和科技人才。广东省人民政府、汕头市人民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支持学校的设立。

    2018年,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被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成为入选该项计划的最年轻的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四个学科同时被列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学语言为英语,最终将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和生命科学三个领域的10个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5000人。学校依法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毕业生将获得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位证书。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2020-09-04
  •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简介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简介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省属公办职业院校,隶属广东省教育厅。学院以“明德精业,乐学笃行”为校训,以“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尽职尽责奉献社会”为办学宗旨,以“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为办学理念,弘扬“厚人文、立品行、重技能”的校风、“平等待人、真心爱人、用心育人”的教风和“勤思、多练、善用”的学风。

    学院南北校区占地约900亩,规划建筑总面积34.4477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140000平方米(北校区一期约100000平方米,南校区40000平方米)。南校区地处广州白云区南岭西路,北校区位于清远清新区金鸡岩风景区-省职教基地,北校区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已竣工,可满足4000师生的教研、生活需求。北校区第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学院全部项目竣工后,可容纳学生12000人。

    学院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学制为三年制。主要招收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在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办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和科研技术服务等。学院逐步打造成为立足广东,辅射华南、示范全国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基础,适应相关财会事务、经济贸易、资产评估等行业、企业以及县(区)、乡镇财税、经贸、金融等工作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型实用人才,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和招聘引进,组成了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年龄结构优良、职称和学历层次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1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70人,占34.8%;具备中级职称的教师68人,占33.8%;“双师型”专任教师60人,占29.8%;学历层次高,分别为:博士13人,占6.5%;研究生70人,占34.8%。各专业均配备3名以上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配备3名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双师型”专任教师;此外,聘请57名财经商贸和互联网领域内的优秀人才任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讲授专业课程,指导实习实训。

    学院下设财务会计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金融投资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建院初期开设具有财经商贸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财务管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资产评估与管理等5个专业,并根据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和社会财经商贸类行业企业实际需求,构建具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凸显文、经、管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特色专业(群)布局,逐步开设会计、审计、税务、投资与理财、互联网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艺术设计等专业,建院四年内逐步开设至15个专业。

    学院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科学发展”为工作思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项目建设规律,坚持依法依规、有力有序,统筹推进、全面建设的原则,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客观要求,努力建设高水平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总目标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 2020-09-04
  •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是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学校坐落在古城辽阳,始建于1951年,有着68年职业教育历史,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是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是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单位,是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Web前端开发”试点院校、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现有南、北、西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26万册,报刊297种,电子期刊4280种,中外文数据库14个。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728人,正高85人,副高252人,35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5%。百千万层次人才7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专业带头人10名,辽宁省教学名师11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8个。近三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53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获奖186次。学校另有兼职教师212人,均为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和能工巧匠。
      学校设有土木工程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4个教学研发中心和一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学校设有土木建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财经管理、现代服务五大类41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5万余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及自考学生2000余人。拥有国家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品牌与示范专业31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重点建设对接产业集群5个,并有省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200余门、教材200余部。
      学校的专业结构与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紧密衔接,现代学徒制、卓越人才培养、订单教育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显著成效。校内建有7个国家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训基地,72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电子产品加工中心等10个生产型实训基地具有设计、生产、加工、服务能力;建筑等比例实体模型处于全国建筑类院校先进水平。
      学校重视社会服务与品牌形象,大力开展师资培训、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以及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年均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认证1.2万余人次,是辽宁省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和辽阳市再就业培训基地。校外建有300个实习基地,主要包括中建集团、中铁建集团等大型企业,其中90多家企业为学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取得了“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的人才培养效果,连续多年荣膺“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产学研训联动,与启程集团合作,创建了混合制办学二级学院——启程学院,牵头组建了辽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辽宁建筑设备职业教育集团和辽宁建筑装饰职业教育集团和六个地方校企联盟,建立了企业专家工作站、企业教师工作站,形成了多元化组成、多层次合作、多途径培养的校企深度融合的良好运维格局。
      学校重视对外合作办学,与国外及港台地区20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马来西亚、德国、韩国等大学缔结了学术交流合作和深层次办学协议。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技术实训基地,被辽宁省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
      面向未来,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学校将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培养,以“上善建道,精技筑邦”为统领,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内涵发展战略,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为动力,凝神聚力,奋勇拼搏,建成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2020-09-04
  •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江门市人民政府举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江门幼专”)是江门市人民政府举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是珠江三角州地区唯一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坐落于江门市江海区朝翠路1号,占地面积300亩,校区建设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6.8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4.33亿元、总建筑面积6.9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新建综合教学楼1栋、图书馆1栋、艺术楼1栋、音乐厅1栋、体育馆1座、学生宿舍2栋、饭堂1个和辅助用房数个,均已如期完成并交付使用,路网、供电、给排水等市政配套工程已满足基本需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课桌椅、学生床、智慧校园建设、办公家具、图书馆图书及书架、体育器材、热水、物业、安保、饭堂、超市、医疗室等均已到位,完全满足新生开学所需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必须条件。

    学校按6000人规模设计,初期办学规模3000人,今年招收大专新生1100人,分别为学前教育900人,音乐教育100人,美术教育100人。今年虽然是首次招生,但受到了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生源质量较好,高分段生源较多,学前教育专业文科投档分339分,理科投档分303分;文科、理科的最高投档分均比本科投档分高;音乐教育专业投档分377分;美术教育专业投档分304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一次性满档。美术教育专业第一次投档接近满档,经一次征集志愿后满额完成录取,为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办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省,服务“一带一路”人才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师德和敬业精神,朝着“为全省学前教师教育提供示范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目标迈进。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0-09-04
  •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以国土资源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是我国唯一以地质命名的高等职业院校,是辽宁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多年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特色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的办学理念,聚焦产教融合,牵头成立了辽宁地矿职业教育集团,促进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形成了“面向国土资源行业岗位群,以资源类专业为主体,以服务地方发展其他专业为辅助”的专业格局。
    学院占地面积3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高职在校生7234人。设有资源系、测绘工程系、机电系、建筑系、环境与生态系、动画影视学院、经贸系、基础部、体育部、思政教研部等10个系部。开设矿产地质与勘查、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25个专业。其中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3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矿产地质与勘察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
    学院教职工总数24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7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2%。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丹东市百名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3人,丹东市科技评审专家28人,院级专业带头人25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6%。
    学院建有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创新创业、技术服务”五位于一体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1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电工电子、动漫设计与制作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6个,校内实习实训室156个,校外实训基地80余家。
    学院积极推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实施辽地院式导师制,实行“35+10”授课模式,不断完善“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获取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率达98%,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近年来,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300余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26%,居省内前列。
    学院坚持服务国土资源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学院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培训基地、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人才培训基地、丹东市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基地、丹东市第八职业技能鉴定所、丹东市珠宝检测中心,学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辽宁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辽宁省五一奖状、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秉承“厚德笃学,崇实求新”的校训,紧紧围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凝炼特色,提升内涵,科学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国土资源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2020-09-04
  • 深圳技术大学简介

    深圳技术大学简介

    办学定位

    深圳技术大学是广东省和深圳市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建设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筹建深圳技术大学。2016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的通知。2017年7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的通知。2017年9月、2018年9月深圳技术大学(筹)依托深圳大学分别招收了226人和807人。2018年11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学校独立招生,标识码为4144014655,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2019年9月,学校首年独立招生录取807人,招生的六个省份均高于一本线(高优线/自招线)录取;其中,广东省理科投档线进入前十。

    学校充分借鉴和引进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一流技术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致力于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成一流的应用型技术大学。

    办学特色

    •   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 根据《中国制造 2025》和深圳、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急需设置学科专业。

    •   弘扬工匠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教授负责制”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即进入实验室,跟随教授学习专业技术。课程设置秉承“来自实践、面向应用、立足本地、放眼全球”理念。

    •   坚持开放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 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体制和师生评价体系,与国外高校及机构开展共建二级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引进师资力量,共建实验室、联合成立测试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

    •   坚持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积极与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将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研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   全球揽才建设专业化高水平师资队伍。 从德国、瑞士等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专、兼职高水平教师;从企业、产业界引进高水平技术骨干,致力于打造一支既有突出教学能力、又有丰富技术开发及应用经验、有技术大学特色的师资队伍。

    学科规划

    着力建设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并按计划分布发展和优化学科布局。

    目前设立了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工程物理学院、质量和标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商学院、药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体育学院。已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光源与照明、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工业设计等高度契合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的专业。至2022年,学校拟开设专业39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5个学科门类。
    深圳技术大学 2020-09-04
  •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装备制造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于2006年建立的一所公立普通高职院校,由省教育厅主管,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是 1982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于2017年1月并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0.89亿元,固定资产总值3.9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3.6346万册。 学院注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了综合数控实训、柔性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多个现代化实训室,建成了机械加工、控制技术等多个实训基地。 学院配备了高端智能化实训设备,包括用于公共实训的GDH1630五轴龙门加工中心、CIOTA301510三坐标测量机以及14台三轴数控加工中心等,用于数控技术等专业实训的工业级柔性制造系统、高精度3D打印机、精密加工中心等。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7个学院、1个实习实训中心及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辽宁技师学院)。学院共开设44个专业,9个专业方向,其中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和9个省级财政支持建设专业。

    学院师资优良,拥有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材料加工专业群教学团队、模具制造课程教学团队等4个省级教学团队。学院积极引进优秀技能人才,建设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智能制造“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人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称号、1人获得辽宁省职业教学名师称号,十余人获得省市级技能大王或技术能手等奖项,百余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被聘为兼职教师。现共有教职工533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1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75人,中级职称262人;双师型素质教师92人。

    学院现有学生16705人,其中在校普通高职7380人、中职1015 人、成人高职101人;不在校退役军人高职扩招生 8209人。近三年来,学生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四十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十项。

    学院针对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工科引领的专业群建设,建设高水平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校大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教育有效对接,与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等十余家政府部门合作开展非学历培训,多次承办大型赛事,积极服务社会。

    学院已发展成为全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领域一所知名品牌院校。学院现为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发改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学校”、中央电教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和“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拥有智能制造技术、自动化应用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等3个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2020-09-04
  •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风光秀丽、钟灵毓秀的大连市大黑石旅游度假区。占地10万余平方米,背倚青山,面朝大海的欧洲花园式海景校园,为培养莘莘学子具有海一样豁达、坚韧、拼搏的品格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子们理想的求学之地。学院设有财经商贸系、工程技术系、旅游与交通服务系、学前教育与公共管理系和中职部等“四系一部”,开设财经商贸、宝玉石、工程技术、计算机、旅游与交通服务、学前教育与公共管理等六大专业群共37个社会急需及热门专业,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学院为满足学生提高学历的要求,在校期间可不延长学制多渠道升本、读研,出国留学,三年内即可完成专本科的学习。除毕业证书外,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全方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含金量。发展到今天,学院已日见影响力,是全省民办教育公认的先锋、模范。学院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学校”、“省级平安校园”、“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优质特色院校”、“大连市先进党支部”、“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大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全国民办高校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等。

    学院办学理念超前,人才培养模式独特,学院以“提高质量、创建品牌、建设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为办学目标,学生成功就业为目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实施“态度+素养+技能+知识”教育工程,通过各种形式将学生的素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特长得到了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成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企业抓就业。形成了“教、学、做、创”一体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开专业办公司,以专业促产业,以产业兴专业”的方式,实施校企合一,产学融合;采取“引企入校,校企共建” 等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毕业生以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实践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高达97%。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受到上级领导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也受到了家长和行业的认可。通过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了根据社会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专门成立了“创业学院”,其模式为:创业中心+创客空间+学生创办公司+大师工作室,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就为未来创业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学院推行“师师为导师”,鼓励教师带头、带领学生一起创业,实现学生带着项目毕业。

    学院通过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实训、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梳理、改革、突破,使学院办学思路更加明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站在我国职业教育及大连区域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背景下,枫叶也必将伴随着更大的机遇,立于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凭借对职业教育的忠诚与热爱,勤奋耕耘,矢志不渝,一定能作为一面旗帜,在民办职业教育道路上,后程加速,领跑前行!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2020-09-04
  •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始建于1993年,曾三次获得“辽宁省优秀高校”和“全国文明诚信单位”、“大连市特色党组织优秀单位”等多项殊荣,被社会广泛誉为IT工程师摇篮、职业经理孵化园。

    学院坐落于大连市西山湖公园北岸,风景如画,环境秀美,是莘莘学子汲取知识、勤修德行、乐练技能、放飞梦想的一方沃土。

    学院开设软件技术专业——培养软件工程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信息管理工程师;计算机信息管理(小微企业管理)专业——培养职业经理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培养平面设计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画制作)专业——培养动画制作师;计算机网络技术(WEB网站开发)专业——培养网站工程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物联网工程师;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电商企业经理人;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物流企业部门经理;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高级营销师;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旅游企业经理人;旅游管理(涉外导游)专业——培养涉外导游员;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五星级酒店部门经理等高职和应用本科专业。

    学院师资雄厚,尤其是“双师型”中青年教师达到60%以上,拥有比较完备的实训设施和项目研发团队。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针对高职特点,突出能力培养,创新教学工作”的办学思路,明确“立足大连、直面国际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办学定位,以“外语强、技能硬、综合素质高”为人才培养目标。长期以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就业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 2020-09-04
  • 辽宁何氏医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何氏医学院院校概况

    这是一所颠覆传统教育的大学。

    我们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身份的转变,赋予学生探索能力并发现问题之间联系和解决办法。

    追求学生人格的心理、道德、审美等要素统一和协调。培养学生们人文精神、感恩情怀、艺术积淀、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价值观,注重学生们的专业实践、专业教育、专业基础、专业导入,赋予他们沟通表达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创造能力。

    打造完善的荣誉体系,让学习成绩不再是获得奖学金的唯一标准。设置学术奖学金、人文素养奖学金、社会责任奖学金、共建校园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等,培养热情、勇敢、诚信、正直的学生,肩负责任与使命,服务于社会,并成为未来的领导者。

    这是一所深度医教研产、医艺工融合的大学。

    我们致力于培养以视觉科学为特色,跨界、融合、协作的大健康领域应用型人才。

    通过设置教学、科研、医疗和产业转化单元,实现医教研产一体化,并打造“医学、艺术、工学”相融合的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借助沈阳眼产业技术研究院智库作用,拓宽学生知识广度,实现多学科融合、跨界,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建立国际科研合作以及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实验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卫健委防盲治盲培训基地、眼基因库、辽宁省眼科干细胞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根据学生科研机构和成熟公司中实战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转化,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这是一所拥有更多创新创业机会的大学。

    我校位于由国家教育部、工信部等九部委提出建设的沈阳眼产业特色小镇中心,小镇将被打造成为集精准医疗、精准营养、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立足东北、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流生态小镇、人文小镇、科技小镇。

    随着小镇将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与生态相融合的科技创新、眼健康发展、国际合作交流的示范基地,这里的10余家研究院所和30余家创业公司,与学校多家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实习医院一起,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这是一所真正国际化的大学。

    始建于1999年的辽宁何氏医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风景秀美的沈阳市棋盘山风景区,拥有国内外在校学生10000余人。

    我们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聘请近百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两院院士为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名誉院长。聘任著名科学家为学科带头人,曾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为学生教授开学第一课。

    目前已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意大利比萨大学(University of Pisa)、匈牙利森梅威斯大学(Semmelweis University)、法国里昂第一大学(Université Claude Bernard Lyon 1)、日本国立九州大学(Kyushu University)、匈牙利罗兰大学(Eotvos Lorand University)、南非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Cape Town)等国外大学长期深度合作。此外,与匈牙利NutriPharma International公司的全面战略合作被正式纳入一带一路“16+1合作”项目中。

    目前学校已为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培养大量眼健康领域的医学、公共卫生人才。同时学校作为国家卫健委防盲治盲培训基地,从2018年起召开每年一届的“中非眼健康发展论坛”,向以非洲为主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眼科精准扶贫模式。

    对开设的26个本科专业、14个高职专业和5个留学生专业,我们采用学部制与学院制管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开展留学生教育,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东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锦州医科大学等院校合作,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

    学生来自国内24个省市以及国外的14个国家。我们重视他们的不同背景、文化和经历,尊重、支持、理解、鼓励和包容学生的多样化,实现学生们各种思想并存和融合,并为社会做出独特贡献。

    我们,以“梦想、感恩、学问、坚毅、结果”为校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培养的学生,将会是具备理性思维、独立人格、拼搏精神、知行合一的民族复兴人。
    辽宁何氏医学院 2020-09-03
  •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渤海船舶工业学校,徐向前元帅、杨成武将军曾先后为学院题写校名,先后隶属于国家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国防科工委,2001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与葫芦岛师范学校、葫芦岛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目前是我国北方唯一一所以培养船舶工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办学水平 “优秀等级”院校。2014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7年,被中央军委、教育部批准为海军士官定向培养院校。2017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辽宁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学校。

    学院地处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东侧,占地面积728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97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50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200余人。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船舶、面向军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面向船舶工业、军工行业、机械行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师范教育等开设了5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辽宁省示范专业3个、辽宁省品牌专业7个,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为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技术、船舶电气技术、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五大专业群,均属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集群范围。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辽宁省精品课程10门。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了54门优质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建设了54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了与岗位核心能力配套的54个教学软件包(包括课件、课程仿真软件、网络课程、习题系统、考试考核系统、课程评价系统),合作编印出版了专业教材61部,开发网路课程82门。

    学院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新校园建设,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完善了学院软硬件建设,建成了虚拟化数据中心、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系统;现有11个虚拟仿真实训室、293个多媒体教室、3个录播教室、7个电脑型语音室、5个数字化教室以及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化学习中心,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2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1人,副高级职称20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20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以上专家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1人;“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90%。

    学院依托“校企合作董事会”“葫芦岛区域政校企校企合作理事会”“环渤海船舶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三个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构建了“三结合、六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建有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工程技术中心、141个实训室。校外建有11个教学型实训基地。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级船舶动力装置实训基地”、“国家交通部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国家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船舶建造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基地”、“辽宁省产业集群与高校合作对接研究基地”、“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基地”、 “葫芦岛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葫芦岛市职业培训定点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院面向国家和地方建设需要培养人才,几十年来为国家的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国防军工输送了数万名合格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不断开发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形成了以船舶行业为特色、多行业并举、全国沿海沿江地区为主就业的格局,打造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就业率高的船院品牌。学院与大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江南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广船国际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船舶、机械、电子、冶金行业300多家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建立了120余个毕业生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6%以上,企业对毕业生评价满意率达95%以上。

    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近10年来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先进集体等30多个荣誉称号。学院被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评为“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和“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连续多年被中国教育报、腾讯网等媒体评选为全国知名高职院校十大就业典范、全国综合实力十强高职院校、全国十大最具特色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2020-09-03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的历史名城辽宁省锦州市。是省属公办独立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辽宁省石化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位居全国1300余所高职高专百强,辽宁省50余所高职高专十强。

    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由辽宁省教育厅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联合办学,将始建于1952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辽宁省石油化工学校与锦州石化公司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将始建于1956年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院校——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并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使学院占据了国家第一产业——农业和国家支柱产业——石油化工两大行业背景优势。

    学院现有3 个校区、8个教学系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5000余人。专任教师 231 名,其中教授、副教授 148 人,硕士、博士 174 人,辽宁省及行业教学名师、辽宁省及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万”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二级工程师、高校教师培训专家、通过国际创新方法应用能力三级认证等近30人;首批国家级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个;学院现有专业27个,其中全国高职院校骨干专业6个,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7个,特色专业5个;“双师”比例达92%,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

    学院拥有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其设备均按企业真实生产装置以一定比例缩建而成,建设水平一直引领全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方向,柴油加氢装置、石化安全HSE体验馆、HSE应急演练中心、自动化仪表综合实训中心等均为自主研发、全国独创。其中清净剂磺酸盐仿真工厂填补了国内精细化工实训装置空白;高低压供配电装置与西门子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技术先进性相当于目前企业最高水平;罗克韦尔自动控制实训室,接受美国罗克韦尔公司捐赠设备,实现了国际化接轨。

    在重点打造实践教学条件同时,学院全面进入信息化教学时代,完全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远程教学。现为教育部第一批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辽宁省数字化石油化工实训基地项目牵头学校,拥有教育部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数字化学习平台、录播中心、智慧教学运行控制中心、智慧图书馆、智慧教室。在东北首家引进上海曼恒3D虚拟现实LED屏显示系统,人机互动技术国内领先。

    学院紧贴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与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老师、师傅在企业生产装置上同步讲授、操作、指导。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开展合作交流,为学生成长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确保学生厚基础、高技能、宽视野、强素质。在校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大赛中,过关斩将、摘金夺银;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更是屡获殊荣、捷报频传。不仅以上手快、肯吃苦、善学习、执行力强而深受企业青睐,以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成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更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质成为大国工匠。

    据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权威机构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显示,近四届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均高于全国骨干校、全国高职平均水平。规模及以上特大型企业一次招聘毕业生可达300~500人,很多学生同时被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争相录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领先的实践教学条件、素质优良的“双师”教学团队,使学院成为了莘莘学子立德强技、就业乐业的摇篮! “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打造世界级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和四大炼化基地,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2020-09-03
  •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始建于1984年,为国有公办干部培训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为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院校,辽宁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近600亩,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藏书51万册。现有财经学院、商贸学院、管理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干部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院系,拥有财经商贸类、公共管理类、工艺美术类、应用工程类共计30余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年均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省内就业率在85%以上。现有教职工5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400人、“双师型”教师近300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2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1个,校内实训基地(室)1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200余个,专家工作室、教师工作站100余个。建有辽宁金信学院、顺丰流通管理学院、俄速通数字商贸产业学院等3个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成绩显著。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大赛奖项67项,省级、国家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07项,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奖项27项。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高职)综合排名全国第123名、全省第3名。

    面向区域发展需求,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决策咨询、干部培训、高校社科联、辽海讲坛、国际交流合作等平台,为辽宁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 崇学 精业”的院训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担负起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的法定职责,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辽宁,服务全国,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建设质量卓越、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20-09-03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工科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65年,前身是国家重点中专辽宁仪器仪表工业学校,2002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学校。
         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体,机电类和仪器仪表类专业为特色,全日制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科研技术服务并重发展”的高职院校。现有浪头和仪表园两个校区,校园占地572亩,总建筑面积19.04万平方米。
         学院设有自动控制系、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华孚仪表学院、黄海汽车工程学院、北方黄金珠宝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等12个教学单位。现有智能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装备制造技术、材料成型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汽车工程技术、珠宝加工、制造类服务业等9个专业群,32个招生专业。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员工48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6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85.19%。拥有首批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1个,国家“双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建设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校教学名师9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拥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1人,万层次人才3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担任教育部、机械等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
          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818.06万元,拥有7个中央财政、12个省级财政重点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公共大型实训基地、10个创新型实训基地、150个校内实训室和135个校外实训基地。近三年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40项,创新创业类比赛奖项4项。
          学院有国家师资培训基地重点建设专业点4个,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各类国家考试站点5个,开设鉴定考试工种26个,年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考试20000人次。设有1个大学科技园、4个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11个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装备服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国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近三年开展技术服务项目300余项,获得专利134项,技术服务到款额1300余万元,荣获“辽宁省优秀服务机构”荣誉称号。
         学院与省内2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就业单位涵盖了航空工业沈飞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大连恒力石化公司、大连一重加氢公司,渤海造船厂集团公司等省内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7.48%、98.11%、98.72%,学院连续四年作为高职院校代表在全省就业工作专题会议上做典型交流发言。
          学院致力于走“区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的特色发展道路,先后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合作创办黄海汽车工程学院,与丹东中金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北方黄金珠宝学院,与丹东华孚集团合作创办华孚仪表学院,通过“政校企”合作共建区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丹东新区创新创业学院。学院牵头组建的辽宁仪器仪表职业教育集团,被省教育厅确立为我省首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黄炎培优秀学校奖”“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平安校园”“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省先进团委”“省高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学校”“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20-09-03
  •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是隶属省教育厅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为国内广告专业学院之首创,占地面积425499平方米,建筑面积127887平方米。教职工总数419名,在校学生5000余名。馆藏图书36.41万册,学院在沈阳北郊,与辽宁大学(文科校区)、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学院、沈阳工程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共同营造沈阳北部高校文化圈。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建于1993年,是一所以广告专业为主的大专院校。设有专业: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广告营销与策划、广告经营管理、商务管理、商务经济与代理、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服装工艺技术、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编导等22个专业,18个培养方向。

    学院专建8000平米实训大楼,设置模拟广告公司、多媒体实训教室、模拟会务中心、形体活动演示厅、录音室、实训声像反馈厅、雕塑场、工艺车间、成果展厅、摄影棚、图像绘制场、图文印制场、服装成制场。有多种智能实训设施:电脑设施、动漫教学设施、线型编辑非线型编辑设施、音像录制设施、电脑雕刻设施、电脑喷绘设施、铜艺加工设施、不饱和树脂成型设施等。多年来,学院已经走出一条智能实训的教学之路,学院于2010年创建了九鼎视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学生实习与实训提供新的平台。并于2011年3月成为中国移动集团辽宁首家创业孵化基地。近年来,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订单教育协议,2014年新生将实现全额订单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的就业率连续十余年达到95%以上,在辽宁省所有高校中名列前茅,并荣获沈阳市创业就业先进单位。

    高凯征教授,曾任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现任任辽宁广告职业学院院长,辽宁大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美学家教育家,荣获沈阳市优秀专家称号、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文学会理事长,第十二届全运会评审专家组成员。

    学院采用“二元互导”的管理模式,即以老师为主导的管理者为一元,以学生为主导的被管理者为一元。让学生加入到学院的管理工作中,两者相互合作,积极参与学院民主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根据我院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为了更好地听取广大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尊师、敬学、重教”听证会,这是辽宁广告职业学院丰富的学生活动中的一项,是“二元互导”的具体体现,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五十期,收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解决了同学们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问题。同时为更好的建设学院提供了智力支持。辽宁广告职业学院校园听证会曾被评为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

    为了贯彻“三点一线”的指导思想,突出智能实训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院一直把教学改革做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

    2009年度学院首先进行了考试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笔答考试模式,综合使用研讨式、谈话式和笔答式的考试方式。

    其次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包括案例教学和创意教学两部分。案例教学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分别是案例的实训功能、案例与文化知识讲授的关系、案例教学的方法、案例的收集、案例教学的目的性及案例教学的整体连贯性;创意教学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分别是联想机制、联想实训设计的原则、联想元素的收集与开发、非视觉课程的创意教学思路、创意案例的分析的使用。教改过程采取的是研讨会和观摩课相结合的方式,边研讨边实施,使案例教学和创意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进行艺术类专业的工作室建设和各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调整,用市场需要的人才标准培养学生,把市场引入学校。

    我院也将一如既往地贯彻“面向市场,开发潜能,学以致用,自强自立”十六字方针。扎扎实实工作,兢兢业业教学,勤勤恳恳钻研,为成为国内一流院校而继续努力!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2020-09-02
  •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坐落在我国重工业基地辽宁省省会沈阳市,是一所以服务轨道交通业为特色、以服务装备制造业为主体,全日制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应用性技术服务并重发展的高职院校。2012年,学院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学院在六十二年的办学历史中,先后举办过中专、本科和专科教育。多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辽宁省职业教育示范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比赛、“文明风采”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占地面积512亩,建筑总面积19.2万平方米。现有皇姑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校区,皇姑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沈阳市皇姑区怒江街170号和152号,开发区校区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轨道交通工业园十三号路17甲5号。学院设有铁道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数控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文化基础部、体育部共九个教学单位,开设相关专业29个。其中,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是原铁道部优秀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是辽宁省品牌专业、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是辽宁省省级中职示范专业。
      学院现有全日制中高职在校生4000余人,办学六十余年来,为铁路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了5万余名高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道德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教职员工总计322人,其中专任教师236人,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69人,教师中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115人,多名教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家职教名师”、“全路火车头奖章”等荣誉。学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中级以上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100%。
      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21万册,数字化电子期刊2300万册(篇),电子图书5万册(篇)。校园网络由双核心、双链路的主干万兆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构成,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均全面覆盖整个校园。建有相关实验、实训室及实训基地43个。学院是辽宁省中小企业技能培训基地。学院内设有辽宁省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初、中、高三个级别22个职业(工种)的职业鉴定资质,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2000余人次。学院承接沈阳铁路局等多家企业的员工在职学历教育,承接社会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新技术应用培训、社区培训等任务,年培训服务8000余人次。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质量管理为中心,建立了基于“双闭环控制”原理的学校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学院牵头组建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集团”,成为全国唯一在民政部门注册为民办非企业的职教集团。学院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行学生“认识实习”和“3+2”的跨区域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政校企”三方合作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构建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深化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和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实现职业教育内涵的发展,使得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院推动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改革,实施系统化育人工程,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全过程,实现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融合”和“四个统一”。“服从,肯干,诚信,明礼”成为学生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学院办学特色之一。同时,学院是省级教育规划科研基地,目前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每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学院秉承“建校走市场,办学为企业”的优良传统,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修业,创新”为校训,注重人文关怀,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了激发潜能、不断进取、共同发展的平台,打造了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精于研究、能打硬仗、敢于胜利的学院精神。
      展望未来,学院将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加快专业建设发展,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以服务轨道交通业为特色,以服务装备制造业为主体,具有培养模式先进、教学模式创新、办学模式多元、教学内容领先、教师素质优良、管理模式科学、学生择业抢手、校园文化繁荣等多特征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内涵与外延建设协同发展的,具有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特征的高水平、示范性、现代化的职业院校。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2020-09-02
  •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院校概况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院校概况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职业本科高等学校,行政业务归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全国统一招生,国家承认学历。

    学校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国家级开发区滨海新区大学城内,校园占地49万m2、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3400万元、图书49万册、校内实训室119个、校外实践基地83个。

    学校下设5个分院3个教学部共8个二级教学组织,有装备制造、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现代服务5个专业群;10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学校有在校生5330人,14届毕业生13234人,连续十二年就业率96%以上。2019年初次就业率全省排名“第三名”(在全省本、专科110所高校中排名)。

    学校有专职教师308人,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70%,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职教师35.3%。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政治建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创新兴校、文化铸校、安全护校、创建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以“国家放心、社会满意、学生向往、教师乐业”为办学目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实现质量、规模、层次同步发展。

    十七年来学校“自强不息、循序渐进”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果: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开展专科层次职业教育;2010年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学院”;2012年顺利通过辽宁省教育厅人才培养水平合格评估;2014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中共辽宁理工职业学院委员会分别获得中共辽宁省委和中共锦州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2018年被评为“锦州市五一劳动奖”;2019年获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被评为“辽宁省2018年度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2019年我校在全省110所“本、专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总排名位居第三。

    2019年12月26日经教育部批准,辽宁理工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校名称暂定为“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本科)”。这次获批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只有6所,该校为辽宁省唯一获批学校。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正向着大学卓越的宏伟蓝图不懈努力!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2020-09-02
  •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

    在中国东北经济文化中心,辽宁省省会沈阳,有一方高技能人才的沃土,一个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她,就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春去秋来,1.6万余名师生在这里朝夕相伴、教学相长,一代代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向社会,让梦想起航。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己任,为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与智力支撑。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辽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单位、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和谐。这片学子汇聚的育人沃土总占地面积609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主校区占地面积528亩,建筑面积21.08万平方米,体育馆建筑面积5352平方米,实训室168个,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高职高专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2个,央财、省财重点支持实训基地6个,是辽宁职业院校师资、院校长培训基地,辽宁省出国劳务培训基地和沈阳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和区、县(市)的员工培训基地。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门类齐全,教师队伍业务精湛。学院涵盖了二三产业十个专业大类63个专业。学院拥有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及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机械类示范专业点2个,教育部仪器设备装备规范贯标示范专业1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个,省品牌(示范)及教改试点专业20个,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24门。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7人,教授44人,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85人,占教师总数的54.46%。学院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专业带头人8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名,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学院师生获国家、省技能大赛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0项,省技能大赛一等奖64项。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以支撑辽宁产业升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承担省市应用技术项目,综合科研实力位居辽宁省同类院校前列,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与华晨宝马集团、德国博世集团、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米其林沈阳轮胎等200余家知名企业结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实施全新职业教育项目。学院为沈阳中德产业园提供人才保障的中德学院采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辽沈经济发展输送更优质的高技能人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每一向度,都是倍受瞩目的魅力风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沈阳日报》、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我院发展建设的辉煌成果。“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创优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全院师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建设高水平现代化一流院校为己任,清晰描绘装备制造业的炫美蓝图,必将为高职教育的广阔发展致以非凡的力量,必将为加快实现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0-09-02
  •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院校概况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座落于辽宁省会沈阳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两校均始建于1951年,拥有68年的办学历史,办学经验丰富,特色鲜明。2018年8月,根据辽宁省十二届省委常委会第103次会议精神,两校合并,组建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原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址),北校区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原辽宁水利职业学院校址)。校区总占地面积5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实验林场林地面积6.1万亩。

    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教育部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辽宁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辽宁省“双高”建设院校、辽宁省高校创业教育示范校、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文化育人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辽宁省生态环保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辽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17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143人;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357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全国行业教学名师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8人,省级青年科研骨干4人,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团队4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443人,设有林学院、农牧学院、园林学院、水利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木材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建筑学院、环境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12个二级院和基础部、思政部、体育教学部三个教学部。共开设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水利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生态旅游、建筑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工程测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63个专业和16个专业方向。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专业2个,全国行业重点专业2个,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3个,辽宁省示范专业8个,辽宁省品牌专业6个,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7个。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训基地4个,辽宁省重点实训基地11个,校内实训基地及各类专业实验室和标本室156个,其中生物技术(园艺)实训基地、家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立项建设项目,校外实习基地350余个。

    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520余万元,图书62万余册。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理念。11人获全国行业“十佳毕业生”荣誉称号、58人获全国行业“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先后获全国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00余项。

    学校学生工作活跃,文化生活丰富。建有爱心社团、巧匠俱乐部、绿叶协会、E时代社团、明理学社、摄影美图协会、篮球、足球、乒羽等各类学生社团43个,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学校有体育馆、室外灯光球场等设施,满足各类活动和大型集会。

    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在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打通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搭建就业平台。与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三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双汇集团、圣象集团、希尔顿全球酒店集团、上海迪士尼乐园、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等5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年为近4000名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2000余个,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居全国职业院校前列。

    多年来学校办学成果显著,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林业部先进学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辽宁省文明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辽宁省“平安校园”。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2020-09-02
  •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简介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概况简介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6月2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当年9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是辽宁省第一所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涵盖石油化工、医学护理、农业技术、汽车工程、财经管理、艺术教育、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等九大类多个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高职院校。她先后合并了原辽宁广播电视大学盘锦分校、盘锦市师范学校、盘锦师范专科学校、盘锦市卫生学校、盘锦市财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等5所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70年盘锦垦区师范学校(盘锦市师范学校前身)。于2013年8月,学院顺利实现了由市区搬迁至辽东湾新区。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她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影响力,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学院坐落于充盈着活力和希望的“七彩城市”、“湿地之都”、“魅力滨海新盘锦”的辽东湾新区。占地面积465亩,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可容纳万名师生。学院现有教职工503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31人,讲师173人。下设四分院五系(师范教育分院、医疗护理分院、建筑工程分院、继续教育分院、石油工程系、化学工程系、财经系、机电工程系、旅游管理系),三部(基础部、马德教研部、体育工作部),三中心一馆(实验与计算中心、实训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2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200余人。全日制毕业生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在90%以上。

      学院先后被授予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企业科技事业档案规范化管理AAA级单位、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科研先进集体以及市文明单位、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未来,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重大历史机遇期,正朝着“立足盘锦,辐射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宏伟目标,为加快建成一所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新的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而奋勇前进!

      获得荣誉:

      ★ 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

      ★ 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先进集体

      ★ 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

      ★ 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盘锦市文明单位

      ★ 盘锦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盘锦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2020-09-01
  • 辽东学院院校概况

    辽东学院院校概况

    辽东学院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坐落在素有“英雄城市”“北国江南”美誉的中国最大最美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市,是全省唯一一所具备沿江、沿海、沿边区位特点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和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院校,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企业、基础教育、财经管理、丝绸纺织、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领域输送了近16万一线人才。



    学校办学发轫于1912年私立安东三育国民高等学校(园艺学校),高等教育始于1948年安东省立农业专科学校,陆续有丹师、绸校、财校、卫校、职工大、师专、丹大、大医分校、财专、纺专、丹东高专、职院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院校调整合并,于2003年4月组建辽东学院,2010年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分为临江和金山两个主要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287亩,建筑总面积40.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7亿元,纸质图书近111.25万册,电子图书近5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688人,专任教师971人,其中具有正高级、副高级职称教师50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5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7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11人。学校实施中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人才梯队建设工程,遴选第三人才梯队48人次,“双师双能型”教师492人。现有本专科在校生13985人。



    学校设立14个有全日制学生的二级学院,设置48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招生,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现有3个国家级试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省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个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获批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2项省级教学成果,1个省级虚拟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4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承担了省农村助理全科医生培养项目;被授予国家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省级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获批全国“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第三批合作院校,加入教育部“校企合作创新发展联盟”。



    学校获批功能纺织材料、水环境放射性预警监测技术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一带一路”研究基地、“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地”等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紧密对接地方产业行业,校地校企深度融合,服务县域经济广泛开展,建立纺织服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东港现代农业战略合作平台、凤城硼化工协同创新城市联盟、满药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院以及10个行业企业校企协同联盟等,建成小浆果、杜鹃花、蜜蜂、北虫草等6个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先后加入23个省内校企联盟;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丹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文化社会研究所、边境民族研究基地等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小浆果星创天地获批国家级“星创空间”;201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17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签订横向课题254项,科研经费达到4303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3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31篇,授权专利365项。




    学校一贯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亚洲、非洲地区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并与30多所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其中,与韩国21所高校交流频繁,充分体现了学校地缘优势。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需要、面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产教融合的新要求,辽东学院秉持“知行并重、致用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明德笃学、践履惟新的校训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肩负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发挥特有的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持之以恒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聚焦短板、破立并举,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竞相发展,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着力推进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激发办学活力,着力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辽东学院 2020-09-01
  • 沈阳工程学院院校概况

    沈阳工程学院院校概况

    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47年)合并组建的省属本科高校,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地方本科高校。学校以工为主,工、管、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共建。

    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奋斗,自强不息,不断凝聚发展力量,秉承“明德致知、精工博学”的校训精神,坚持“服务电力、服务辽宁,工程教育、应用为本,产教融合、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发展为路径,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先后培养了十余万毕业生,为国家建设、东北振兴、辽宁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是“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近五年来始终保持95%以上的较高就业率,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评“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高校”。

    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现有主校区、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近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6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生和留学生11000余人。设有研究生部、12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 获批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拥有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2个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资格,开设36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81.3万册、电子图书28.4万种,数字图书馆建设初具规模。校园网以万兆为主干,实现教学区、图书馆、学生宿舍区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构建了校级网络信息及资源共享平台。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020人,其中专任教师566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7人,占比27.7%;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54人,占比62.5%;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77人,占比13.6%;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199人,占比35.2%;“双师双能”型教师262人,占比46.3%。拥有外聘教师141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外聘教师86人,客座教授20人。拥有省级高校各类教学、科技创新团队7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省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各类名师、专家38人。

    学校有1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15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189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96亿元。

    学校坚定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辽沈地区及驻辽驻沈等大型国企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牵头成立“辽宁省能源电力产业校企联盟”,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签订二百余项产学研合作协议,与中航沈飞集团等多家单位实现了“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现有省市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21个。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7项、省市级科技项目534项、横向项目495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近30项;技术专利成功转让2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连续两年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在电网改造、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弘扬工匠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8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056人次,获得辽宁省政府奖学金69人次,获得“市长奖学金”12人次;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竞赛310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25项,参与学生2371人次;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志愿服务超过1万余人次,拓展志愿服务品牌项目12项,社会实践项目荣获团中央表奖,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17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先后与加拿大红河学院、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20多所国外高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合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加合办的红河国际学院历经30年合作办学,已走在辽宁省国际教育合作的前列;能源与动力工程等3个专业引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本科学术互认课程(应用型)。

    走进新时代,沈阳工程学院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积极投身于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之中,正朝着“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
    沈阳工程学院 2020-09-01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院校概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院校概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东北交通学校,是为新中国交通建设而设立的第一所专门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900亩,建筑面积31.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8.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64万册。校园网主干万兆、桌面千兆,无线网络全覆盖。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224人,教职工640人,专任教师475人,正高级职称99人、副高级职称169人,博士后5人、博士29人、硕士391人。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教学名师、模范教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兴辽英才”教学名师1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1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1人、万层次8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名,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名。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

    学校专业布局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主干专业覆盖公路建设与管理、汽车后市场、道路运输与物流、轨道交通等交通行业和工程机械、机电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地方支柱产业。现有专业44个,建成国家重点(示范)专业6个、省级品牌(示范)专业12个、省级优质专业10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5个。设置9系2部1院,分别为道路桥梁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物流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测绘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轨道交通工程系、思政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培训学院。

    牵头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参与6个,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课33门。承担了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代表的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5项、省级改革项目130项。近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83项,省级奖项102项。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技术过硬、身心健康”的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1+X证书制度。与华为、沈飞共建了华为ICT学院和沈飞产业学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宝马沈阳培训基地”、“沃尔沃工程机械东北区能力发展基地”和“长风物流学院”,校企共建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桥梁安全工程技术等7个研究中心。与沈飞、沈阳机床、华晨宝马、沈阳地铁等多家企业和武警辽宁总队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特色化订单班、武警士官班等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年均培养学生1000余人。与加拿大百年文理与应用技术学院合作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办学项目。牵头组建全国路桥职教集团、辽宁省交通运输业校企联盟和辽宁省汽车服务职教集团。拥有国家综合甲级资质的公路试验检测中心、国家甲级资质的监理公司和省级桥梁安全工程技术中心、道桥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是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汽车检测维修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实训培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5%以上。

    学校现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教学管理50强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服务贡献50强院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黄炎培优秀学校。

    学校以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为目标,弘扬“厚德、笃学、实践、创新”的校训,秉承“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方位振兴和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有力的技术与技能人才支撑。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2020-09-01
  • 辽宁警察学院院校简介

    辽宁警察学院院校简介

    辽宁警察学院简介
    学院创建于1960年,1978年建立中专,1985年5月建立大专,1992年被公安部评为A等学校,1995年开始独立试办本科专业,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辽宁警察学院。
    学院坐落在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平路260号,依山傍海、景色秀美。校园占地88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8.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697万元,图书馆藏书67.4万册。现有教职工445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教授41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3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209人,“双师型教师”156人,有省部级教学名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等优秀人才34人。
    学院现设有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网络安全与执法、交通管理工程、监狱学、经济犯罪侦查、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视听技术等9个本科专业和民航空中安全保卫1个高职专科专业。
    2008年7月“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大连基地”在学校挂牌成立,2011年建成公安部“全国公安教育训练网络学院”,2015年“公安部训练科技应用研发中心”在我院揭牌成立,2016年“中国民航空中警察训练基地”在我院揭牌,2018年建成全省公安系统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2012年成功承办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并荣立公安部集体一等功;在2016年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5名教师获个人单项一等奖,学生获团体一等奖。建校以来,累计为全省公安、司法、安全等系统培养输送优秀警务人才3万余名。
    近年来,学院在本科办学的新起点上,坚持服从服务辽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宗旨,夯实办学基础、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实战引领、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校局合作和实战化教学训练,连续开展了创新行动年、创新发展年、创新成果年、创新质量年活动,努力把学院打造成辽宁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培养基地、公安警务理论和技术创新基地、公安民警训练的主阵地,正全力向全国一流公安本科院校建设目标迈进。
    辽宁警察学院 2020-08-31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