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有一篇文章《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常常存在矛盾,领导人首先看重的是国家独立,不再挨打,老百姓首先关注的是多子多孙,不再受穷;在某些特殊时期,领导人与老百姓着眼点会有冲突,“领导人有责任使小市民谅解到‘与国同休戚’,谅解到对国家有利的就对家庭有利,反之亦然”。
当代中国,对内对外面临的很多问题,一般老百姓的体认未必很深。强调个人发展与国家、时代发展的关系,强调“四个自信”,强调“讲政治”,是国家战略不能回避的。由此看来,北京卷作文命题的“价值观立意”,是身处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必然选择与无悔选择。
(二)能力素养立意
文以载道,语文试题尽管承担着培养价值观的任务,但它毕竟是语文试题,考生要凭借个人的语文素养来完成命题赋予的任务。在我看来,高考作文试题对考生能力素养的要求,可概括成“两个半字”——半个字是“读”,两个字分别是“思”与“写”。说作文试题中的“读”是半个写,是将其与古诗阅读、散文小说阅读相比较而言的,作文试题的阅读难度不会达到阅读试题的水平。这“两个半字”中,分量最重的是“思”——读题择路,要靠“思”;下笔成文(“写”),也要由“思”来保证,它是“思”的结果。就北京卷而言,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